摘要:礦產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其開發利用要尊重可持續發展目標,尤其是在管理方面,要注重科學管理。本文針對礦產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提出觀點。
關鍵詞:礦產資源;分布特點;管理
中圖分類號: F426.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3.082
1 礦產資源概念闡析
礦產資源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于地殼內部,埋藏于地下或出露于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并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礦產資源是有限的,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目前,已勘探出的礦產資源有160余種,其中有近一半的礦產應用較為廣泛。根據現有礦產資源的性質、特點和用途,可將其分為金屬、石油、煤炭以及非金屬等四大類。
2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特點
2.1人均占有資源量低
我國地域廣袤,礦產資源豐富,但是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多,因此在人均資源占用量上處于國際倒數位置。如果從人均占有量角度看,我國確實是一個資源相對貧困的國家。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可知,截至2012年,我國銅的儲備量為3000萬噸、鋁土礦儲量8.3億噸、鉛儲量1400萬噸、鋅儲量4300萬噸。其中鋁土與銅礦是我國需求量大的礦產資源,但是儲備量與國際相比卻十分低,屬于短缺或急缺的礦產資源。因此我國對國際上的礦產資源依賴度較大。
2.2貧礦較多,富礦稀少,開發利用難度大
相關調查研究數據顯示,我國的富礦相對較少,而貧礦相對較多。比如應用較多的銅礦,其平均地質品位不到1%,這一數值遠遠少于主要產銅國家。
2.3共生、伴生礦床多,單一礦床少
共生、伴生礦床多,單一礦床少,這是我國礦產資源的一個特點。據統計,我國有近80%的有色礦床中都存在伴生元素,其中較多的礦產分別是鋁、銅、鉛以及鋅礦。有數據顯示,在銅礦中,單一型銅礦所占比例只為27.1%,但是共伴生銅礦占比達到了72.8%,這說明單一型與共伴生型差距較大。
中國有色礦產資源中,雖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綜合回收,可以提高礦山的綜合經濟效益,同時由于礦石組份復雜,勢必造成選冶難度大、建設投資和生產經營成本高的現狀。
3 礦產資源資產管理現狀
3.1產權不明晰,管理混亂
根據我國的《礦產資源管理》規定,礦產資源均屬國家所有,一切個人和集體均無權占有,并且由國家行使主權,因此產權虛置或弱化,各種產權之間的界定不明確,各利益主體之間缺乏協調,最終造成利益糾紛。
3.2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短期行為嚴重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短期行為在全國范圍內均有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礦產資源開發存在不合理性,開發利用率低下,浪費嚴重;二是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的無序性所帶來的環境污染比較嚴重。
4 礦產資源管理辦法
4.1加強法規體系和政策支持體系建設
在保護有限的礦產資源上,政府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最為突出的,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法律和法規,限制和限定一些違法行為的發生。利用法律加強對環境污染不達標的、污染嚴重的企業進行處罰和取締。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源頭上進行把控,減少或杜絕污染企業的建設,利用市場調節手段明確企業和消費者的責任。另外,相關部門要對礦產資源作深入研究和詳細了解,從實際出發,遵從可持續的發展觀,有效抑制礦產資源的過度消費,不可使用未來的資源來圓今天的夢。對于污染的企業要采用高稅收,并強制實施高耗能品的淘汰政策。
4.2樹立可持續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是注重長遠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最早于1972年提出,它滿足于當代人的發展需求,同時不損害后代人的滿足需求,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之一。
對于礦產資源而言,由于其數量和產量的有限性,在人類開發和利用中將逐漸減少,對后世的發展是存在隱患,不利于國家的長期經濟發展目標,所以在開發利用中一定要樹立長遠目標,遵循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李素礦,楊昌明.論循環經濟與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6,(03).
[2]李巧玲,呂欣,周曉山.以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我國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J].西部探礦工程,2006,(04).
[3]石莉莎,吳合濤,鮑再勇.保障礦產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的思考[J].中小企業科技,2007,(05).
[4]程偉,許評,楊昭,朱超,韓可琦.基于循環經濟的煤炭資源開發技術及應用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9,(05).
[5]王永生,蔡永青.循環經濟——我國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J].資源·產業,2002,(06).
作者簡介:季宏偉,洮南市國土資源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礦產資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