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玲+錢璐

摘 要:近年來,高校在對青年教師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許多研究學者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然而傳統的解決方法并不能很好適用于獨立學院。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具有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特征,比如,青年教師比重偏大、師生關系因校區搬遷有所疏遠、向應用型高校轉型、肩負服務社會使命等。
因此,本文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為例,根據獨立學院的特征,深入研究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加強對青年教師成長影響力的途徑:
①加強師德建設;
②構建良好師生關系;
③通過指導學生競賽、推行導師制度、培養雙師型教師等方式提升青年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④深化校企合作,提升獨立學院服務社會能力。
關鍵詞: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基層黨組織;黨建;影響力
中圖分類號: D267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1-116-4
0 ?引言
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青年教師的比重日益增加,教師隊伍進一步年輕化。作為教學、科研以及管理等任務的實際承擔者,青年教師在學校發展中具有關鍵性的作用[1]。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傳部、教育部《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黨〔2013〕12號)指出[2],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高等教育事業科學發展、辦好人民滿意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師與學生年齡接近,與學生接觸較多,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影響更直接,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情操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導作用。習近平同志在2012年6月的高校黨建工作座談會上指出[3],高校黨組織要切實把加強青年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問題來抓,關心青年教師成長,及時掌握青年教師思想動態,深入細致地做好思想引導工作,幫助青年教師在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上全面進步。
上述文件以及習總書記的講話為黨對青年教師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基層黨組織作為黨聯系教師的橋梁和紐帶,是全面貫徹落實黨建工作的基礎和關鍵。從宏觀上說,該研究有助于提升高等教育質量、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為社會培養輸送社會主義接班人。從微觀上說,該問題的研究探索,有助于幫助青年教師提升綜合素質,從而使獨立學院在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實踐中有的放矢,在社會上形成更大影響力,為獨立學院的健康發展夯實基礎。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產生的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青年教師是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學院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整體能力水平高、相對穩定的青年教師隊伍[4]。因此,獨立學院較其他高校在研究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更具代表性。且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特征,比如,青年教師比重偏大、師生關系因校區搬遷有所疏遠、向應用型高校轉型、肩負服務社會使命等。目前對于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工作機制的研究也相對甚少。因此,根據獨立學院的特征,如何充分發揮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對青年教師成長的積極作用,是一個值得深思與探討的重要課題。
1 ?近年來高校青年教師黨建工作經驗
近年來,基于青年教師的特殊性,高校在青年教師的黨建工作方面做了不少嘗試,也獲得了一些經驗。根據相關調查顯示,黨在青年教師中的影響力比較薄弱,青年教師對基層黨組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并非很強,因此在對青年教師開展黨建工作的過程中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1]:
一是黨的理論在青年教師群體中的說服力不足;
二是青年教師黨建工作機制創新不足;
三是黨建工作中現代化手段不足;
四是優秀黨員青年教師的模范作用發揮不足。
許多研究學者針對上述不足提出了相應的對策[1,5,6],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1 關心成長,解決青年教師實際問題
相較于高校其他教師,青年教師存在教學經驗不足、收入低等劣勢。基層黨組織有責任也有義務去深入了解青年教師的需求,解決他們在思想、工作以及生活上的困惑,使青年教師切實感受到“思想上有人關心、心理上有人疏導、工作上有人幫助、生活上逐年改善”,對青年教師的成長有著積極作用。
1.2 創新活動,為青年教師提供展示平臺
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本校青年教師的特點,開展培訓、講座、沙龍或研討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或者組織各類教學比賽(例如,優秀課程評比、十佳青年教師評選等),為青年教師提供展示平臺,提高其對黨建活動的積極性。
1.3 樹立典型,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在實際工作中注意培養優秀黨員青年教師典型,并加強宣傳,感召其他青年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青年教師在成長的過程中,會以榜樣為目標,激勵自己的斗志;另一方面,有助于他們發現黨員身上的閃光點,增強對黨的熱愛和擁護[6]。
2 ?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的特征及面臨的問題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產生的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不僅推動著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進程,還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2]。青年教師是獨立學院師資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立學院要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建立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整體能力水平高、相對穩定的青年教師隊伍[2]。因此,獨立學院較其他高校在研究青年教師培養方面更具代表性。
作為一種新型的辦學模式,獨立學院具有一些不同于其他本科院校的特征,如何對獨立學院青年教師開展黨建工作也將面臨新的問題:
2.1 青年教師比重偏大,師德修養有待提升
相較于其他本科院校,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占師資隊伍比重較大。這些青年教師大多數是剛畢業的碩士生,還沒能完成從學生到教師身份的轉變,育人意識略微淡薄,尚不能將育人放到一定高度上,缺乏對教育事業奉獻精神[7],師德修養有待提升。此外,這些青年教師更關注自身教學能力的培養,而不重視對自己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
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比重偏大,他們師德修養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大學生的品德和性格,甚至關系到獨立學院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因此師德修養的提升至關重要。
2.2 獨立學院校區搬遷,師生關系有所疏遠
近年來,杭州高校獨立學院出現“搬遷熱”,陸續從杭州搬遷至周邊縣市(如表1所示)。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早在2010年從杭州市區的文一路搬到了與下沙鄰近的嘉興海寧市,成為省內第一所脫離母體外遷的高校獨立學院。
校區整體搬遷到郊區后,學校確實變大、變漂亮了,但大部分教師仍然住在杭州城區,路途遙遠,上課匆匆而來,下課匆匆而去,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路途上,沒有時間與學生好好溝通學業或答疑解惑,無形中師生的心理距離拉大,師生關系也隨之疏遠。同時高校搬遷擴招后,在校大學生數量急劇膨脹,師生比出現失調,直接影響了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進一步疏遠了師生關系。
2.3 獨立學院向應用型高校轉型,青年教師實踐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2015年4月,浙江省教育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財政廳聯合發布了《關于積極促進更多本科高校加強應用型建設的指導意見》,鼓勵浙江省內高校進行應用型建設試點。從42所高校中遴選確認10所學校作為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詳見表2),其中包括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等4所獨立學院。
由此可以看出,近年來浙江省內各獨立學院已開啟向應用型高校轉型的步伐。一個很明顯的轉變在于青年教師不再以論文、課題數量論英雄,而是根據其教學能力,尤其是實踐教學能力,作為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薪酬激勵的主要指標。
獨立學院的青年教師大多數是剛畢業的碩士生,沒有教學經驗,教學能力有待加強。同時,青年教師大多數缺乏社會經驗,沒有在企業實習、鍛煉的經歷,實踐能力相對薄弱。因此對于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尤其是實踐教學能力的提升,任重道遠。
2.4 獨立學院肩負服務社會使命,校企合作有待深化
新時代下高等院校有三大職能:教育教學工作、科學研究工作和服務社會工作。相比其他本科院校,作為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的獨立學院,其在辦學之初就肩負著培養社會需要人才、服務于社會的使命。
另一方面,獨立學院紛紛向應用型高校轉型,這更需要獨立學院動員起青年教師,圍繞產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進一步提高自主創新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近年來研究學者所提出的關于青年教師黨建工作的一些經驗與方法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基層黨組織在青年教師中的影響力,但若將其應用于獨立學院,仍然容易流于形式,無法真正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因此,本文針對獨立學院的上述特征,對如何提高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在青年教師中影響力的途徑進行探索與研究。
3 ?提高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在青年教師中的影響力途徑研究
3.1 加強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師德建設
師德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獨立學院青年教師比重偏大,師德修養的提升至關重要。
師德建設任重道遠,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應該嚴格按照《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要求,加強青年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青年教師自覺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注重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師德觀,培養他們的敬業奉獻精神,增強他們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塑造具有高尚情操、學識淵博和獨特人格魅力的教師,形成獨立學院青年教師良好形象。
3.2 構建獨立學院青年教師良好師生關系
師生關系因校區搬遷有所疏遠,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有責任也有義務去維系和構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這不僅有利于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也能通過增強學生與青年教師間的紐帶關系,來提升青年教師對職業的熱愛程度。
①提供免費住宿,簡化入住手續,吸引一部分青年教師住宿在學校。教師減少了舟車勞頓,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學,同時增加了師生交流接觸的機會。
②在信息時代,可以構建“立體型”師生交往渠道,引導師生參與積極有益的網絡交往活動,將師生的現場實時交往與虛擬、網絡交往相結合,使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可以組織青年教師行政坐班,多開展師生交流、學生社團活動,并安排青年教師在學生機構中任職,充分接觸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另一方面可以組織科技活動、社會實踐,讓青年教師作為指導老師參與進去,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了解。
③充分利用青年教師專業知識,開展幫扶活動,安排青年教師與在學業上有困難的學生進行一對一的溝通;針對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程度的不同開設分層次輔導班;分擔班主任工作,進寢室指導學生,豐富教學方式的同時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3.3 提升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實踐教學水平
3.3.1 ?指導學生競賽,實現教學相長
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可以根據獨立學院及其分院的特色,舉辦能夠吸引廣大學生參與的學科競賽,如電子商務大賽、數學建模大賽、服務外包大賽等。青年教師通過帶領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項學科競賽,容易發現學生在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上存在的不足,繼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設計教學方案和組織教學實踐,摸索出適合學生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巧,提升教育教學的水平。
3.3.2 ?推行導師制度,提升教學水平
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能夠充分利用其本部以及外校雄厚的教師資源,依據獨立學院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的需要聘請一批學術造詣高、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效果良好、工作責任心強、熱愛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的教授、專家作為青年教師的指導老師,要求青年教師旁聽老教師課堂教學、積極參加教學研討活動,迅速提升青年教師在敬業精神、教學方法、業務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從而促進青年教師教學水平。
3.3.3 ?重視應用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
獨立學院較其他本科院校更重視應用能力,要求青年教師既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有熟練的專業操作技能。為進一步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基層黨組織可以安排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以累積該行業工作的經驗,彌補專業實踐能力的不足。企業掛職鍛煉能讓青年教師接觸真實的企業,在實踐中逐步累積技能、經驗與應用能力;能了解企業的真實需求,從而重新審視專業課與技能教學,形成新的職教理念。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為例,近年來先后推出舉措,一方面不定期組織青年教師到企業(如東忠集團服務外包產業園)觀摩學習,另一方面安排部分青年教師深入生產第一線,接受一段時間的企業實訓鍛煉,提高實際操作能力,有利于青年教師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設計出受學生歡迎的應用型課程,進一步促進其實踐教學水平。
3.4 提升獨立學院服務社會能力
作為直接服務于地方經濟建設的獨立學院,其在辦學之初設立的專業和學科基本是與當地社會經濟建設相吻合。因此獨立學院基層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將青年教師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提高自主創新和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為例,在海寧市統計局和商務局的支持下,安排青年教師帶隊分別前往鹿耳、老莊和永福三個村落進行電子商務調查,通過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探討未來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實現企業、學院、青年教師三贏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陳林.高校黨組織加強對青年教師成長的影響力研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4(03):1-3+32.
[2] ?關于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
見[EB/OL].教育部門戶網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5/152333.
html.
[3] ?習近平.高校黨建要繼續堅持和貫徹好正確的指導原則[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6/20/c_112262126.htm.
[4] 黃振華.獨立學院青年教師隊伍建設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
[5] 劉嵐,王正海,謝月恒.提高黨在高校青年教師中的凝聚力和影響力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2013(05):61-65.
[6] 蔡仕魁.提高黨組織在高校青年教師中的影響力研究[J].學理論,2014(15):109-110.
[7] 吳志鵬,劉艷.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宿州學院學報,2015(04):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