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 雙
關于企業財務報表失真與治理對策探討
文/陳雙
當今時代,經濟全球化不斷蔓延,而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也得到進一步確立和完善。在這種經濟環境中,我國企業通過不斷的市場開拓,競爭壓力也不斷增大。要促進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加快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實現企業的現代化管理。其中企業財務報表的管理是企業現代管理中的重要事項,對于企業競爭能力的體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我國企業中的財務報表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不論是在財務報表本身的制度上,還是人為因素方面,都使財務報表面臨失真問題,對企業發展形成較大阻礙。本文主要對企業財務報表失真的表現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探討解決企業財務報表失真的相關治理對策。
企業;財務報表;失真;治理對策
企業的財務報表是企業過往日常業務財務信息的總結,同時也是對企業經營狀況的總體性和具體性分析,能夠為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真實有效的財務報表還能夠讓企業意識到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不足之處,繼而有效規避企業發展風險,實現企業健康穩定發展。因此而言,企業的財務報表相關工作的真實性,是保障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有助于加強企業的風險防范措施,而一旦存在企業財務報表的失真情況,很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信貸風險和內部管理風險等,所以,有必要對企業的財務會計失真情況進行具體的探討,以尋求有效的解決措施,促進企業管理現代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財務報表統計失誤
企業的財會管理人員在進行財務報表統計分析時,由于自身專業素養的不足,或者由于操作不當失誤,導致某一項財務信息的失真,也有可能會影響到整體財務數據的失真。這主要是企業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較差,或者財務管理工作不健全所導致的。另外,在財務報表的審核方面,由于審核機制的不健全,可能導致財務信息的漏報、多報、錯報等現象無法得到及時的察覺。
(二)財務報表被篡改
企業在進行經營計劃制定時,具有一定的目標,要求各項事務需要在既定時間內完成目標任務。而企業任務的管理者為了完成企業目標,又不能影響到負債或者資產的總額,或者超出預算范圍,常常對最終的財務信息和財務報表進行篡改,以造成目標完成的虛假狀況。比如,要反映出資產的流動性,企業可能會將存貨量減少,或者直接增加應收賬款,以此促進企業資產流動比率。這種財務報表的篡改,主要是為了促進企業資金的總體平衡,為了某些局部或者個人利益,增加虛假收入,減少支出,夸大業績。
(三)財務報表上企業收入失真
企業在進行生產經營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數據就是收入,企業的收入與企業最終利潤直接相關,對企業利潤的大小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不論是企業內部還是外界,對于企業的最終評價通常以企業的收入分析為基礎,利用企業收入進一步判斷企業的利潤,甚至企業的長遠盈利能力。因此,企業財務報表中,與企業收入確認相關問題特別多,這部分財務信息也時常被操作和更改。比如,企業會通過將收入確認提前,進行營造企業經營成果十分樂觀的效果,以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另外,企業也有可能會將收入確認推遲,隱藏企業的具體收入情況。如果企業利潤不容樂觀,通常也可以利用這種形式來充實利潤,降低稅款,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四)現行財務報表自身的局限性
在企業現象的財務報表制度中,雖然在成本計價上比較科學可信,但是總體上仍然缺乏關聯性。比如,現行財務報表中,沒有對物價變化進行具體的分析研究,忽視了這個因素的重要影響,以致最終反映出來的企業資產或者負債缺乏真實性和時效性。除了物價水平的影響之外,還有貨幣幣值的變化影響,這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對于企業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和企業的歷史成本都有比較重要的影響。一旦財務報表沒有及時反映出幣值的變化,對財務信息的反映也就缺乏真實性,最終影響到企業的分析結果和經營決策。
(一)優化財務報表流程
加強企業財務報表失真的治理,首當其沖地應該對企業財務報表自身進行改革和完善。企業在設置財務報表流程和體制時,應該以相關法律法規為基本依據,另外,要根據企業發展實際狀況為基礎,建立與企業發展狀況相適應的財務會計體制。一般來說,財務報表要遵循的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為相關稅法、公司法、經濟法等,在此基礎上按照企業發展狀況改進企業財務報表。通常而言,財務報表改進的方向有兩種,一種是進行財務報表的簡化,另一種是進行財務報表的詳細化。前者可以將財務信息和數據簡單化,提供簡化的年度報告,使數據都簡單明了;后者是對財務報表的內容進行豐富化,明確各種賬目關系,增加報告內容與事項。在企業現代化進程中,后者的財務報表改革是一種整體趨勢,符合企業全面發展潮流。
(二)強化財務報表審查
企業在進行財務報表的審查過程中,通常有兩種主要的形式,一種是逐項審查方式,另一種是總體審查形式。一般來說,企業財務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賴企業的總體審查形式,另外,企業的總體審查形式會影響到接下來的企業逐項審查形式。所以說,必須重視企業財會信息的總體性審查,對財務報表中的重點事項進行重點審查,對當中存在異議的事項要進行反復核查,確保信息沒有出錯,一旦在總體審查環節中發現錯誤信息,應當立即上報給上級部門進行稽查與信息的更改。逐項審查要對財務報表中的各個項目和類別進行分開審查。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報表中存在的勾稽關系審查,將審查之后的結果與審查之前的財務報表進行詳細對比,觀察是否存在異常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供之后進行核對。
(三)建立財務誠信約束激勵機制
財務誠信約束激勵機制的構建,需要多個部門之間予以配合。比如稅務部門,要嚴格審計企業的財務狀況,經過審計不
合格的企業,不提供發票,鼓勵企業多繳稅多免稅,制定稅收優惠政策。不合格的企業應該稅收資格進行取消;另外工商管理部門要對企業進行嚴格審計,根據企業財務報表合格程度進行營業執照的辦法;除此之外,財政、發改委等部門也要予以積極的配合,扶持財務報表真實性合格的企業,打擊缺乏誠信的企業。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將約束激勵機制全面構建起來,減少財務報表的失真情況。
(四)完善審計制度,強化政府監管力度
政府還需要不斷完善相關審計制度,擴大企業審計范圍,要求企業自己承擔財務報表失真問題的相關責任。要將審計部門的具體職責明確好,設計財務報表質量審計的主觀部門,嚴格檢查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加強企業審計制度的全面推行。此外,由于企業的數量眾多,審計的任務比較復雜和繁重,審計部門可以展開兩種形式的審計工作,一種是進行部門的直接審計,另一種是采取委托審計的方式,以進一步促進企業財務報表的全面審計。對于一些小型企業,審計部門可以選擇幾個審計能力強和管理規范比較完善的會計事務所進行審計工作的委托。
綜上所述,財務報表對于企業的管理和經營來說意義重大,是企業掌握當前自身發展狀況以及企業發展趨勢的重要依據信息,能夠為企業提供正確的決策參考依據。因此,必須正視當前企業當中存在財務報表失真問題,要切實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先建立起完善的會計工作制度,完善企業內部與外部監督,加強財務報表的審查,真實可行地解決財務報表失真問題,促進財務報表真實功能的體現。
[1]樸春澤.治理企業財務報表失真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13,08:25-28+71.
[2]位書敏.淺析現代企業對財務報表失真的防范與對策[J].民營科技,2015,10:222+224.
[3]張亞芬,楊浩然.淺談企業財務報表失真導致信貸決策失誤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2011,04:109-110.
[4]黃婷纓.國稅視角下的A市房地產企業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3.
(作者單位:泰安市融資擔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