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君誼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民營企業經營范圍與過去相比已經有所擴大,有的已經跨入集團型的管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重要組成部分,資金管理又是財務管理核心,如何優化資金管理,加強企業資金管理與控制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企業不容忽略的問題。本文以X民營企業集團為例,通過對X集團資金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加強X集團資金集中管理的對策及建議。同時,只有通過加強資金管控,充分發揮資金在母子公司之間的紐帶作用,達到財務管理和企業管理的作用,才能為集團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
關鍵詞:民營集團;資金管理;集中管理;集團化
集團型的企業,顧名思義是為了一定的目的組織起來共同行動的團體公司,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由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共同組成的企業法人聯合體。一般意義上的集團公司,是指擁有眾多生產、經營機構的大型公司。民營企業,從廣義上看,民營只與國有獨資企業相對,即非國有獨資企業均為民營企業。
背景:某民營集團屬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成立近20年,主營業務范圍為休閑食品。公司全國范圍內下設15個生產基地,占地2000多畝,建筑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屬于大中型的民營企業集團。公司在成長過程中,主抓生產銷售,在財務管理方面略顯忽略。公司信用政策為:上游供應商給予1到3個月賬期,下游經銷商先款后貨,靠著這黃金守則,在過去近20年間,公司快速增長,同時也帶來了極為豐富經營現金流量。在民營和集團這兩個維度的定義下,略窺出其擁有一些民營和集團組織的通?。航M織架構不明確,管理不規范,機制不完善,文化底蘊不深,人員素質參差不齊,機構龐大,部門內耗突顯,某些特殊領域容易因習慣被隱匿起來,滋生腐敗。
一、在上述背景中,企業集團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資金分散管理,效率低下,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矛盾凸顯
當民營企業僅有單一實體,基本能有某類財務管控流程,但當組織開始龐大,在流程制度還不完善時候,集權和分權的矛盾就突顯出來了。子公司出于擴大當地影響力,傾向于占有更多的資金,或者多報需求,巧設名目,多頭開戶,資金理財和發放貸款等等。而總公司往往傾向于集中資源,統籌調配,集中把控,統一調度。同時,民營企業下設子公司往往是實行某位股東負責制,這種矛盾更多體現了股東與股東之間的協調,大家傾向于口頭約定,缺乏將這些問題制度化,流程化。這種協調的后果:各公司都有閑錢,資金“遍地開花”,大量閑置;同時整個集團內部資金配置不平衡,合并報表上形成存款、貸款雙高,即大量的庫存現金,同時有大量的短期借款,利息支出費用高,企業負擔加大。
(二)“人治”引發的內部控制缺失,導致腐敗和利益輸送
民營企業資金崗位人員設置,往往以信任為基礎,缺乏制度約束和崗位分級管理意識。實踐中常見如出納由公司某股東近親屬擔任,單人單線管理,出納人員直接對老板負責,這樣易導致財務審批制度形同虛設,資金鏈運作凌駕于財務內控之上。同樣,缺乏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制度,資金操作崗位人員資金劃撥的隨意性大和浪費嚴重,易導致腐敗,予權謀私。
(三)資金管理沒有體現資金管理內在價值
民營企業對現金管理往往膚淺的停留在“看住錢”,只是賬上實存的現金進行管理。沒有充分利用資金管理,財務報表分析,沒有充分考慮整個營運現金的時間成本,效益和機會成本,沒有激發資金管理功能,沒能推動和引導整個財務管理和營運活動管理。
(四)歸集的資金,無形中催化了投資的傾向,導致重心轉移
大多數民營制造型企業成長道路一般比較艱辛,原始積累也充滿了各種不易。從經營者個人角度來說,大多懷有突破,更新變革需求。但近些年來實體經濟數據下滑趨勢明顯,唯獨金融資本市場各種投資概念風生水起:產融結合,P2P,互聯網+,等等都是異軍突起,市場無形的手引導資金加快脫離實體,大力進軍股市,樓市。。。這種氛圍下,一個民營企業集團,在沒有做好投資規劃情況下,很容易跟風投資,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企業陷入被動狀態。
二、針對以上的情況,本文也提出幾點管控建議
(一)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
無論是站在集團整體角度,還是站在成員企業立場,都必須以實現企業價值與所有者財富最大化作為財務的基本目標。集中管理是指將集團內資金管理決策權,包括籌融資和擔保管理,賬戶管理權,資金運作權,資金調配權,資金使用權及資金理財等一系列的相關權限,絕大部分由集團公司統一管理。具體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A 集中籌資和融資權利,集團公司對授信、融資和擔保統一管理B 賬戶集中管理,各所屬成員單位的開戶、變更、銷戶納入統一管理C資金余額集中結算和管理,通過資金集中管理平臺,成員單位的資金都集中統一調度,使用,運作,管理D統一風險管理,由集團公司統一組織集團資金計劃,風險分析,風險預警工作,從而實現資金風險的統一決策和風險處理,有效控制企業集團的整體風險。
(二)加強流程和制度管理,建立分級授權制度
A 實踐中應當杜絕由一個人單獨操作網銀付款,建立網銀制單和審批二級授權。B嚴格執行付款審批流程,對大額款項的支付必須堅持集體決策原則。C對結余資金理財存款,在堅持安全穩健原則下,必須進行科學的論證和評價,專人專崗跟蹤,定期反饋。D關鍵崗位設置和流程設計,必須符合內控控制原則:設計有效,運行有效,不相容職位分離,避免單一集權。
(三)加強指標分析,進行績效管理,業績評價,避免資金閑置和浪費
資金自身的價值其實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提高資金價值,這應該從兩方面考量:1.從財務管理鏈條來講,提高資金周轉速度,降低庫存和應收賬款的資金占用成本,更多的利用供應商無息額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同時保持合理的現金儲備流量,節約有息資金的支出。2.做好閑置資金的管理。在保持合理的彈性的范圍內,企業應對閑置資金的進行集中管理,根據資金預算,資金計劃,做好長中短期的資金理財配置,既能合理保證經營活動需要,又能為企業創造額外收益。
(四)對投資項目進行充分論證,投資回收
投資項目評估的準則在于投資項目是否能夠為股東及企業創造財富。這兒主要還是考慮跟財務資金流相關的評估。好的投資項目往往需要經長期的投入才能回收,企業在制定投資計劃時候,需要慎重的考慮未來整個資金層面面臨的壓力和風險,包括未來能籌資的資金規模,銀企合作關系,國家對資金流動性的控制,防止出現資金斷流情況。企業管理者可以根據財務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上的數據得到與企業現金流量、投資和籌資變動等有關的重要財務信息,可以選用不同的財務指標來反映企業長短中期的經營狀況、盈利能力、近期和遠期償債能力等,在數據基礎上,做出財務投資計劃。
三、結束
資金管理在企業財務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它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可以說無處不在,滲透到企業的各個方面,貫穿著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其管理成效如何,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興衰存亡。在集團企業,特別對于層次復雜、龐大的企業集團而言,更需要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只有加強資金制度建設,充分發揮資金在母子公司之間的紐帶作用,才能進一步為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才能為集團化管理打下堅實基礎,最終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王小瑜.淺析資金集中管理在集團企業中的應用[J].時代金融,2008(6).
[2]張茜.民營企業資金管理淺析[J].商, 2013(14):34-34.
[3]胡廣偉.關于加強民營企業資金管理的探討[J].時代金融,2014(24):111-111.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