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營運資金管理作為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反應了整個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也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本文重點總結了我國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一些解決對策。
[關鍵詞]資金管理,問題研究,改善措施
中圖分類號:F406.7;F4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8-0057-01
企業要發展就要離不開正確的經營管理,而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資金管理在企業的生產、經營和投資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它是企業經營和生產的源泉,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資金始終是一項值得高度重視的、高流動性的資產,對企業樹立良好形象、提高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資金預算管理不夠細化
資金管理有章無序,預算沒有成為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活動的法定依據,有章不循,隨意更改,使預算成為擺設;資金的收支缺乏統一的籌劃和控制,隨意性大,挪用生產經營資金從事長期投資的現象屢有發生。有的企業預算不切實際,指標不科學,缺乏嚴密的計量標準和考核依據,成本費用約束軟弱。雖然企業一般都按要求編制年度資金預算,但由于資金預算不具備硬性約束力,因此,每年根據生產經營情況和現金流量情況細化年度資金預算時,一些重大的資金投向和運作留有彈性空間,就很難堅持在“保證重點,兼顧一般,統籌平衡”的基礎上,加強對資金管理的計劃性和約束力。
(二)企業資金管理意識淡薄,管理體系不健全
一些企業領導資金管理意識淡薄。企業有錢時,不知如何規劃使用,沒有錢時就發愁,沒有一種長期預算資金管理意識。在資金的整個循環過程中缺乏科學性和統一協調性,財務管理工作中沒有充分考慮時間價值問題。現金流量是企業籌資、用資的關鍵。一些企業對資金管理認識不到位,片面性追求產量和產值。尤其是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企業應對產品開發和未來風險進行合理評估和日常監控,避免產品占用大量資金和投資于風險大的項目。
(三)應收賬款居高不下,企業資金回籠困難
在市場經濟下,企業的產銷主要依賴市場,使經營風險擴大,而目前有些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為了擴大銷售,擠占市場,便盲目地采取賒銷,忽視了大量被客戶拖欠占用的流動資金不能及時收回有可能形成壞賬的風險性,造成賬面資金來源充足,實際可供調配的資金卻極其有限的尷尬的局面,影響了企業資金的周轉并導致財務狀況惡化。特別是對因信用政策、客戶信譽、結算、管理、金融工具等因素,沒有認真分析并制訂相應政策,因此難以從源頭上控制和規避應收賬款的產生。
(四)企業資金管理手段落后,資金供需沖突大
我國大多企業由于成員企業眾多,地域分布廣泛,資金管理失控,監控缺乏手段,資金使用率低。其突出表現是:企業集團缺少統一集中的資金管理系統,對以財務管理軟件為核心的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不了解,對推行計算機財務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力度也不夠,而且各子公司、各種業務對資金流動的影響沒有形成相關聯的完整信息,難于有效監督,風險較大;部分子公司資金出現缺口,只能向銀行貸款,另一些子公司資金出現富余,但難以跨越管理幅度、地域分布、交通通訊等方面的限制而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從而導致整個企業集團的資金成本上升,資源浪費極大;與多家銀行的無序合作,使得內部交易體外循環,財務費用過高。
(五)企業資金風險管理不足,缺少有效的內外監管機制
企業資金風險管理不足重要表現在財務制度不健全,賬戶管理混亂,資金調撥不按流程和權限辦理,造成企業資金的損失;違規對外擔保或連環擔保,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從而導致企業深陷擔保訴訟泥潭。企業資金的流向與控制脫節,體外循環嚴重,事前控制乏力、事中監督落后,事后控制審計走過場,缺乏可行的監督考核辦法。管理失控導致財務混亂、資金流失嚴重甚至導致企業走向滅亡。
二、企業資金管理改善措施
(一)加強資金預算制度,抓好資金控制
強化資金預算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資金的使用,加速資金周轉,使有限的資金得到充分的利用,減少資金占用,活化并加速資金周轉速度。具體做法為:一是要加強資金集中管理,建立、完善并推廣企業結算中心制度,將銀行職能與企業管理職能有效結合,統一貨幣資金收付。二是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和信息網絡,做到“事先有預算、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將現金流量預算細化到每季、每月、每周,對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實施預算的編制、分析、考核制度,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資金收支納入嚴格的預算管理程序之中;三是將現金流量監控作為重點,分門別類,把好關鍵點,加強對現金流量的分析預測,強化對公司現金流量的監控,嚴格限制預算的資金支出,保證支付能力和償債能力。
(二)建立健全資金的內部控制制度,提升企業資金風險管理水平
強化財務監督與控制,一定要抓住內部管理這個根本。從內控制度建設入手,逐步建立盡職調查、風險評審、授權操作和責任追究等制度,增強投資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實行企業資金管理的程序化、規范化,強化風險管控的持續性和全程化,進一步提高企業資金管理風險的識別、度量和評價能力。理順財務管理關系,建立職務分工控制制度,從組織機構設置上確保資金流通安全。建立內部監督制約機制,資金的管理人員要實行不相容的職務相互分離制度,合理設置會計、出納及相關的工作崗位,職責分明、相互制約,確保資金的安全。
(三)樹立正確的財務觀念,增強企業資金管理意識
首先要強化資金使用時間價值意識。在資金使用中,防止只顧投資,不問回收期的做法;同時,要采取各種方法加速資金的周轉,提高使用效率。樹立較強的時間價值觀念,可使企業的資金運動與市場變化相適應,抓住機遇,減少風險與損失。其次是加強現金流量分析預測。企業要明確現金流量在資金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將現金流量管理貫穿于資金管理的各環節,高度重視企業的支付風險和資產流動性風險,對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進行嚴格管理。在日常管理中要以現金流量監控為重點,加強對現金流量的分析預測,嚴格限制預算的資金支出。
(四)制定欠款回收的激勵制度,加速資金周轉
強化應收賬款的事前授信、事中控制與事后催收的全程管理,重視事前對客戶的評級授信工作,將應收賬款工作管理的重心向事前風險防范轉移。企業應建立健全應收賬款臺賬,對每筆欠款實施動態監控,及時清收。要逐筆分析欠款形成的原因,逐筆落實欠款清收責任人。同時制定詳細的欠款回收計劃,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回收欠款,建立完整的清欠檔案。企業應將賒銷業務與相關人員的經濟利益掛鉤,制定一定期間回籠金額任務,督促相關人員及時組織清收,對提前完成和超額完成回籠任務的給予獎勵;對責任范圍內的賒銷業務,未能按期回籠的,要扣減獎金,甚至暫扣工資。
(五)以資金管理為中心,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大力應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為企業實施資金的集中管理和有效監控提供有力保障。企業資金信息是各類信息的交匯點,也是支撐經營決策的基礎。計算機網絡技術和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是先進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載體,也是實施資金集中管理和有效監督控制的必然選擇。借鑒國內外一些企業的成功經驗,遵循企業信息化發展的一般規律,逐步推進實施ERP系統。
(六)持續優化資金占用結構,爭取效益最大化
合理的資金占用結構是保證資金發揮最大效能的前提。在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的投資主體日趨多元化。有效地發揮投資者資產的最大效能,確保其安全完整,財務部門要積極參與,在投資前進行科學測算,充分論證技術上的可行性和經濟上的合理性,充分研究市場,準確比較項目的投資回報率和籌資成本率,努力做好資金的源頭管理。企業對自有資金與籌集資金、長期負債與短期負債、生產資金與投資資金等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結構安排,對保持企業良好的財務狀況,獲得最大的綜合資金效益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錢明霞、李淑蘭:《淺談化解資金鏈斷裂危機的融資方法》,《中國農業會計》2009年第4期。
[2]厲士兵:《堅持推行以資金管理為核心的企業財務管理活動》,《財稅研究》。
作者簡介:姚波,天津財經大學在職研究生在讀,2014年畢業于天津財經大學財政系,現就職于中國石油集團渤海鉆探工程有限公司財務資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