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滿娘
公立醫院改革的財務管理新模式探討
文/陳滿娘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公立醫院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展,公立醫院管理條例給醫院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當前新的醫療改革模式,針對我院財務管理體系中影響較大的一些問題,提出了與之相適應的一些解決方案,從而有利于降低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能夠有效促進綜合醫院財務管理的健康發展。
新醫改; 公立醫院; 財務管理
我院始建于1938年2月,系公立二級甲等綜合性醫院,現有職工460人,其中高級職稱60人,中級職稱132人,編制床位300張。2015年是我院改革全面實施年。公立醫院改革是新醫改的重點和難點,目前還在試點階段,16個試點城市還在摸石頭過河。一方面我院是交通事故定點救治醫院,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定點醫院;另一方面政府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增加不多,再加上醫院運行成本越來越大,從而導致不少醫院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2014年9月,我院全面執行藥品“零差率”銷售政策并實施醫療服務價格平移調整。建立了科學的“零差率”銷售補償機制,通過醫療服務價格平移、政府補助、醫院內部精細化管理三種渠道對公立醫院實施“零差率”政策進行補償。
(一)政府財政收入縮減,醫療投入不足
我區正處于經濟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資源型財政收入下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增加,而醫療投入資金不足,公立醫院基礎設施仍很薄弱,高端醫療設備少,加上一些歷史性債務,需資金投入多,財政壓力大。截止2015年12月31日,我院長期借款9000萬。其中為期三年的流動貸款3000萬元;本院基本建設項目累存貸款6000萬元。資產負債率55%,因此負債率逐年上升,由于其長期償債能力多數較弱,致使貸款風險不斷加大。
(二)成本價格調整機制不合理
公立基層醫院醫療收費價格成本“倒掛”及十年不變的醫療價格問題突出,藥品價格虛高,長期維持不變,而醫療技術服務項目價格明顯低下,造成患者醫療費用居高不下,而醫務人員收入明顯偏低,與勞動風險不符,嚴重影響醫務人員的勞動積極性。當前我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僅對于各科室的收入及費用實行簡單的統計與計算,并未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而且其核算重點通常放在大型醫療設備及貴重藥品材料的采購上,如西門子螺旋CT,飛利浦彩超等,不利于有效的成本控制與服務定價。當前多數公立醫院成本核算的范圍各不相同,而成本項目的內容也有較大差異,一些醫院進行的是全面核算,包括臨床、醫輔科室、醫療技術等直接成本耗費及行政后勤耗費,而有些醫院則實行部分成本核算,相互間差別較大。
(三)績效考核機制不規范
職工的績效工資與醫療收入及大型儀器設備收入掛鉤,容易造成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增加了病人的醫療總費用。內部財務管理及外部審計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影響公立醫院全預算管理。
(四)財務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從新醫改運行情況來看,我院財務管理人員專業技能不強,全科25人,其中高級職稱1人,中級2人,其他管理人員并不是科班出身,這些情況導致了醫院財務管理工作效率不高,同時沒有按時對醫院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進行繼續教育培訓,對財務管理人員的提升重視不足,所以說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在各種復雜性和多樣性情況的影響下,其財務管理職能未能充分發揮作用,不能適應和滿足新醫改背景下的相關要求和管理機制。
(一)各級政府應加快和提高對公立醫院財政投入的力度
公立醫院實行藥品零差率減少的收入,應通過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財政補助和醫院分擔三個方面進行補償。我院按82%進行醫療服務體格調整,按15%給予財政補助,原則上以2013年公立醫院藥品為基數,補助資金由同級財政負擔,列入對公立醫院的政策性虧損補助,統籌用于保障公立醫院的正常運轉和發展建設。如我院2015年總收入10751.5萬元,其中政府投入916萬元,總支出10366.5萬元,全年實現結余384.97萬元,且在現階段政府投入不可能及時到位的情況下,應繼續給予些政策扶助。2013年起我院通過軟件實行成本核算,使成本核算工作逐漸地體現出了精細化,注重加強財務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多次派人到省級機構培訓財務軟件應用知識,提高財務核算軟件的應用水平。
(二)建立動態的成本價格調整機制
物價部門要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成本價格政策,與縣級公立醫院價格改革同步,按動態成本上升原則進行價格管理,進一步完善基層機構補償機制,建立縣級醫院衛生機構合理的價差動態管理機制。2016年底前,市直三級綜合性公立醫院將實現全成本核算,并設置總會計師崗位。為了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一,實行崗位津貼。我院對院科二級資產管理員實行崗位津貼,科級管理員每月30元,院級管理員每月50元。第二,實行年度考核制度。將管理制度健全、保養到位,延長使用年限、使用效益顯著、資產安全、賬實相符等作為考核內容,每年評選優秀資產管理員進行表彰和獎勵。第三,實行問責制。資產管理納入科室工作的重要內容,對因玩忽職守或違反操作規程造成財產毀壞、損失的按情節追究個人財產賠償責任。
(三)實行績效工資制度“催生”動力
將我院醫療收入10%—14%納入績效基金總量管理,按“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制訂考核方案,將考核結果與醫務人員獎勵性績效掛鉤,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四)加強財務管理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
首先要提高職業道德,提升政治素養,健全法制觀念。其次強化財務專業知識培訓,提高工作應變能力。讓財務管理工作盡早實現信息化、現代化,來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根據新醫改背景下的相關要求,只要我院財務管理工作人員在不斷學習和實踐過程中積累工作經驗,努力應對新醫改政策帶來的各種挑戰,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模式的創新和發展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在新醫改形勢下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建立了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每年初征集全院職工對經濟管理的合理化建議,并在職代會上充分討論,形成我院的經濟管理方案,制定了綜合效益獎、工作量獎“二輪驅動,雙管齊下”的績效考評方案,體現分配公平的績效考評方案的實施,對于控制成本、增進效益,提升管理起到了積極的機制保障作用。
[1]李玲,陳秋霖,張維,陳劍鋒,吳天琪.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及其保障措施[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0.
[2]馬淑梅.新醫改下我國醫院財務管理研究[J].財稅論壇,2011.
[3]張琳,袁晶.新醫改背景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及實現途徑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