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醒
論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存在問題及對策
文/王醒
會計工作隨著經濟發展及事業單位規模的持續擴大,其工作內容也在發生著相應變化,工作具體內容會做調整,本文主要針對事業單位會計工作存在問題進行系統討論并提出優化改進策略,以加強本事業單位的會計規范管理。
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經營管理
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經常包涵以下內容:即填寫整理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的制作、日常財務報表的匯總等。在更大范圍上來講,總量考核、定員定制管理、量化管理等事業單位管理中涉及到的概念也可被認為是會計工作的內容,其工作的內容十分寬泛。
(一)會計核算基礎比較薄弱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系下,特別是在科技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歷史時期,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越來越復雜,而且“關聯性”也越來越大,目前很多事業單位對這方面的認識嚴重不足,不愿意深入開展相關核算工作,也不愿意在事業單位內部進行公開,由于目前很多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缺少透明度,因而其會計信息的基礎數據十分薄弱,即使事業單位要加強會計核算工作和建立比較完善的會計制度,也無法很快的投入運行,目前大部分的事業單位無法建立更有效、更持久、更有價值的會計核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會計核算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會計監督機制不夠健全
在事業單位的經營管理過程中,應注重會計監督工作的系統開展,只有完善健全的會計監督體系,才能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趨向規范化和高效性。由于事業單位隸屬國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決定了其會計工作的敏感性,而這一性質更決定了它必須接受內部及外部的會計監督。由于目前大部分的事業單位涉及到的會計事務較少,且都是較為基礎的會計工作,所以在會計處理上不重視,主要表現在對原始憑證審核上存在一定隨意性。長此以往容易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脫離正規,影響了會計信息真實性及準確性。
教育的常識是讀書,學生的本分是學習。因此,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在專業規劃基礎上,必須首先著力于課程及資源建設。由于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學生通常以自學為主,因此高質量的印刷教材與數字化資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它們既是知識的載體,又一定程度上承擔著教師的指導角色,因此編寫、制作難度更高。高校需要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不能簡單搞全日制課堂搬家。此外,在課程設置方面還必須突出立德樹人,必須嚴格按照“專業思政,課程思政”的理念進行專業課程設計,把馬克思主義作為高等學歷繼續教育的“鮮亮底色”。
(三)會計信息化管理手段滯后
當我們從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論進入“學生是否畫得應該像老師”這個問題時,首先要將老師和學生假定為國際貿易中的交易雙方,然后探討為什么很多學生畫得像老師這一問題。因為繪畫史的發展告訴我們畫得像老師的學生已經存在,而且不在少數。
本文所指的“師傅型”師資是在跨企業培訓中心負責傳授主要專業范圍的技能、知識和能力的培訓并使學徒符合資格要求的專業人員。教師需具備將職業綜合能力的培養滲透到知識傳授過程中的能力,起傳授緘默知識和技能經驗、示范職業素養和傳承企業文化的重要作用,承擔學徒管理、檢查培訓條件、制定培訓計劃、培訓準備、培訓實施、培訓考核指導、企業文化傳承、職業發展顧問等職責和使命[2]。
(二)強化會計核算監督
進一步強化會計核算信息完整性,配強配齊工作人員,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和努力,夯實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基礎工作,選擇正確的會計核算方法,適合事業單位會計事務的處理,并把會計核算工作放到重要位置,擺上重要日程,積極開發適應事業單位自身實際的會計核算管理軟件,著力提升會計電算化水平,充分利用網絡技術和價值鏈管理理論,推動會計核算工作向網絡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一)夯實會計核算基礎
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系統信息化程度還比較低,隨著會計核算系統的發展,未來的會計核算系統將會支持會計核算的多元化需求。當前傳統的會計面臨著諸多挑戰,比如單一的核算方法、落后的信息系統等等。隨著會計核算使用者的需求日益多元化,會計的理論、目標和核算方法都需要需要更新,目前很多事業單位都沒有普及會計信息系統。單一的會計核算處理系統讓信息的處理時間延后,信息靈敏度和靈活性不高,多元化的會計核算系統已經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實現會計核算系統多元化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
隨著人類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活性炭作為一種炭質吸附材料,被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煙氣脫硫、脫硝、脫汞、氮/氧分離、變壓吸附以及液相凈水等領域[1]。活性炭之所以具有很大的吸附能力,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豐富的孔隙結構和巨大的比表面積,因此,活性炭的孔結構特征和比表面積直接決定著活性炭品質的優劣。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活性炭生產國和出口國,年產量達40余萬噸,出口量20余萬噸,但95%以上都存在灰分高、孔容小、微孔分布過寬、比表面積小和吸附性能差等不足[2-4]。
會計監督工作可分為事前、事中、事后這三方面進行監管。通過強有力的內外部會計監督體系來實現源頭及過程的雙重管控。在事前預防上可以設定一系列的會計預警標準,針對容易出現的會計風險數據進行系統的判斷,例如資本情況、壞賬等,做好基礎的會計信息數據的整理及分析反饋,從而保證后續的會計工作能有序正確的進行。而在過程監管上主要是針對事業單位在具體的經營管理過程中對業務狀況進行系統監控。事業單位的經營目的并未盈利,所以在考核標準判定上可以側重對會計憑證的審核及會計工作處理效果上,并把具體的責任劃分到相關的部門,并具體到相關的負責人。第三則是事后處理,針對會計監督的具體考核標準,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進行。針對沒有達到審核標準的,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對于表現優異的,要予以表彰獎勵。
(三)優化會計信息化管理手段
會計信息化系統中的內部牽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如需要將具體業務分給不同負責任,要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會計核算管理體系,并保證體系的嚴密性。體系中包含了兩重制約,制約了上級和下級,部門和部門的權限,不同工作都交由不同的人負責,讓各負責人之間有相互制約,避免出現紕漏。在系統初始設置階段,會計信息系統的權限控制生效,即使通過系統管理人員或者系統的維護人員根據工作人員和范圍等信息將相關信息輸入。不同崗位的人員運用口令密碼,根據不同的權限對系統的不同范圍進行工作,但必須嚴格遵守所授予的權限,不能超出授予的權限范圍。而且還要分離、制約業務決策人員和經辦人員的權限,而且做出重要決定的權力和執行決策的權力交由不同人負責,并讓各權限相互之間進行制約,減少制度的漏洞。
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目的,是對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情況和以往的經濟活動進行梳理,通過對會計信息科學地研判,使事業單位的工作趨向規范化。綜上所述,會計工作是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嚴格按照規章制度去完成相關的工作,為事業單位經營管理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保證長久經營與發展。
[1]華清君.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設計[J].揚州大學學報,2014(05).
(作者單位:遼寧省氣象局財務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