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偉平
淺析建筑企業資金管理與控制
文/趙偉平
資金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貫穿了企業生產的整個過程,近年來,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拖欠款嚴重,導致了企業資金的短缺,因此加強資金管理也成為施工企業刻不容緩的工作,本文針對資金管理過程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一些改善措施。
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措施
(一)對資金管理的認識不足
在當前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中,認為主業是施工,而財務屬于后勤方面的性質,從而在對中高級管理人員及項目經理的考核中,也主要集中在產值、質量、安全等方面,而對資金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等財務指標,并不納入其考核范圍,從而導致了資金管理與施工不能同步進行,致使項目往往出現資金短缺,嚴重影響施工進度。
(二)項目分散、資金難以集中
點多面廣、建設周期長、投資額度大是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施工企業項目往往遍布全國各地,一項工程中標后,都會成立一個項目部來獨立核算,有時,會因甲方要求,在當地開立賬戶,由甲方、施工企業、銀行三方監控,進出款項都經過此賬戶來收付,使企業難以把資金集中到總部,即使實行資金集中管理的公司,由于受限于各種因素,也難以把此類賬戶資金歸集到公司總部,從而形成了資金的閑置與沉淀。
(三)施工過程墊資多、施欠款工程嚴重
由于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個施工企業市場份額在不斷縮小,投標壓力增大,導致施工單位多處于弱勢地位,業主提出的許多不合理條款,施工企業為了生存,也只能無奈接受,這主要表現在:
1.要求施企業交納各類保證金。如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安全保證金、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等等,這些保證金占用資金量大、時間長,一般都有一定的封存期,給施工單位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
2.業主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會設置很多墊資、延緩支付的條款,甚至有的建設單位資金不到位就盲目上馬,目前建筑市場面臨“僧多粥少”的競爭,施工企業為了爭取項目,在不斷降低標價的情況下,再承諾墊資施工,而在工程結束后,工程款又難以及時回收,這些巨額資金的墊資施工,已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資金鏈,加重了企業的財務負擔,造了企業資金流的惡性循環。
(四)計劃不周、監管力度不夠
在一部分施工企業,忽視了對資金流的管理,沒有建立相應的資金管理制度和資金授權審批流程,甚至部分企業還沒建立月度資金收付計劃,個人意志影響較大,沒能做到資金的統籌安排,降低資金的使用效率。
(五)法律意識淡薄,造成額外的損失
目前企業普遍存在資金緊張、拖欠供應商和施工隊款項的情況,而一些企業沒意識到此種情況的危害性, 不積極主動去溝通供應商和施工隊的工作,等對方起訴后,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造成了資金的額外損失,增加企業的財務成本。
(一)加強對企業資金管理認識的重要性
首先,企業應認識到資金管理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對相關人員考核中,應加進對資金管理的考核,如應收賬款回收率、資金計劃偏差率等指標,促進相關人員對資金管理的積極性,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二)加強資金的集中管理
針對一些企業項目分散、開戶較多的情況,企業應逐個排查,該消戶的消戶,特別是一些久懸賬戶,應及時處理,激活沉淀資金,把資金收付最大限度集中到集團總部核算,建立建全內部資金結算中心制度,嚴格控制多頭開戶,避免資金的體外循環,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統一調度和有效監控。
(三)合理規劃資金預算
資金預算是資金管理的基礎,企業應從項目實際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資金收付計劃,如編制月度和季度資金計劃,建立建全資金授權審批流程,并嚴格執行,使現有的資金作用最大化。
(四)加快應收賬款加收力度,減少墊資項目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墊付的資金,在資金周轉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問題,這會對其他項目的實施和開展也會帶來一定困難,所以企業應高度重視應收賬款的回收,再者,企業要科學合理地篩選投資項目,對業主的資信情況進行分析,減少各類保證金的長期占用,提高資金的流動性。
(五)加強法律意識,避免額外損失
施工企業在施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法律糾紛,企業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對可能出現的法律糾紛,要及時去了解溝通,能協商解決的盡量協商解決,因為一旦被別人起訴,法院在劃扣款項的同時,還有一筆不菲的訴訟費用,這些都給全業造成額外的損失。
建筑施工企業資金管理不僅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它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企業要將資金管理與其他各項管理工作有效結合,在實踐過程中,結合自身特點,不斷改善和改進資金管理,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發展。
[1]鄧樂.電力施工企業資金管理與控制[J].財經界,2015.
[2]陳曉燕.淺析建筑企業資金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DB/OL].論文網.
[3]謝素英.淺析集團資金的集中管理難題與管理模式[DB/OL].論文網.
(作者單位: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