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花》(昆劇)
作為首屆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的閉幕大戲,由施夏明和單雯主演的昆劇《醉心花》在南京人民大會堂上演。江蘇省昆劇院打造的這部原創作品堪稱“大膽”,在昆曲舞臺上再現了莎翁經典,用東方古老的戲曲形式講述《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中外經典的交融,讓觀眾對這部戲充滿了期待。《醉心花》的出爐,是臺灣制作人林愷的創意。他說,“400年前,湯顯祖、莎士比亞兩位戲劇大師相繼逝世。今年,全國很多戲曲院團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湯莎會,向大師致敬。我當時就萌發了一個念頭,如果把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背景移換到古代中國,對原著進行東方化、古典化、戲曲化改編,這樣的創新一定會給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感覺。”《醉心花》的創新不是“莽撞”的,它是在嚴格遵循曲牌格式的基礎上進行適度的創新創造,在實踐中張揚昆曲程式之美。
《卡門》(西班牙舞劇)
《卡門》是當今世界上上演率最高的一部歌劇,該劇在其作者法國作曲家比才死后才獲得成功。但西班牙舞劇的《卡門》是當下最值得一看的卡門版本之一。世界頂級的藝術品質、國際一流的舞美制作以及最富戲劇性的舞蹈編排,由著名的西班牙馬德里弗拉明戈舞劇團掀起來自西班牙陽光海岸的狂熱舞蹈旋風。西班牙馬德里弗拉明戈舞劇團所帶來的《卡門》融音樂、舞蹈、歌唱、器樂于一體,整部作品節奏感強,舞姿奔放熱情,舒展而優美。在整個表演過程中,演員們的舞臺表現極具感染力。舞劇《卡門》獻演至今,在西班牙和世界各國的舞臺上演出了2500場之多,久演不衰。
《虎門銷煙》(音樂劇)
由著名音樂人三寶作曲,金牌編劇關山創作的原創音樂劇《虎門銷煙》,借鑒世界經典音樂劇《悲慘世界》的方法,采取“大背景、小人物”的創作思路,講述了道光十九年,林則徐在東莞虎門銷煙的歷史故事。在旋律方面,三寶特意融入了“彩云追月”、粵曲小調等廣東音樂元素。三寶說,雖然歷史事件很“主旋律”,但是他沒有用大而空的手法,特別是林則徐,不戴官帽,不穿官服,這與畫像上、雕像上的林則徐不一樣。該劇的一大亮點是融入了配角阿忠和倩娘的愛情戲,“愛是音樂劇永恒的主題,通過這對小人物的愛情折射出了時代背景和人生百態。”為了給觀眾一個更自由的想象空間,在人物造型和舞美設計方面運用了寫意手法,讓林則徐從雕像中走出來,“達到了扮演林則徐的演員往那一站,他就是觀眾心目當中的林則徐的效果。”
《睡美人》(芭蕾舞劇)
馬修·伯恩爵士被譽為英國最受歡迎、最成功的編舞和導演,曾五次獲得奧利弗獎。他在古典芭蕾名作基礎上進行顛覆性創作的“重編經典”系列成為他最具代表性的“藝術標簽”。《睡美人》首演于2012年底,作為由馬修·伯恩親手創立的“新冒險舞團”成立25周年的特別之作。馬修·伯恩說:“《睡美人》是我最值得驕傲的作品之一。”無論喜愛古典芭蕾、現代舞、音樂劇還是戲劇的人,都會對這部芭蕾愛不釋手。馬修·伯恩的作品為高雅藝術與通俗藝術搭起了一座神奇的橋梁,煥然一新的敘事手法更是讓各個年齡段觀眾都大呼過癮,這部《睡美人》非常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