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在《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年第15期中撰文,分析了政府有效介入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機制構建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政府有效介入下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構建路徑。
校企合作指的是專業技能型在進行專業化教育的過程中,教育部門和學校以及企業在以共同利益為目的的前之下聯合辦學的一種新模式,校企合作是我國現階段教育制度改革的根本要求。
政府有效介入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構應遵循以下原則:第一,指導性原則。為了保障校企聯合辦學,政府應該出面進行科學調解,積極引導校企雙方實現聯合辦學。第二,協調性原則。政府應當成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矛盾的解決者。第三,時效性原則。政府應當發揮領導帶頭作用,嚴格遵循時效性原則。第四,公正性原則。政府應當做好合作過程中的資源分配問題,做到公平公正,不能偏袒任何一方。
基于以上原則,作者提出了政府有效介入下的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構建路徑:第一,構建大職業教育系統觀,職業教育系統的觀點是職業教育必須融入社會大系統中,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政府積極介入校企合作管理體制建設,應該建立各級校企合作監督管理機構。第三,政府有效介入校企合作督查和評價機制建設,讓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實現透明化和公平化。第四,進一步完善政府投入為主的多渠道經費保障機制,包括建立穩定的公共財政投資機制、合理劃分對職業教育投入的財政支出以及不斷增加地方非政府投資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