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雪
摘要: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眾多社會問題 ,凸顯了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相關問題也亟待解決。但是,現有企業對會計社會責任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對社會責任的披露也不充分。本文通過對會計社會責任的界定,闡述了會計社會責任的范圍,并對社會責任的規范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會計;社會責任
會計是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出來,如環境污染、舞弊現象、假冒偽劣產品等。企業滿足自身的需要同時,還應承擔對員工、對社會、對環境的責任。在這種背景下,會計社會責任應運而生。
一、會計社會責任概念
會計社會責任是企業出于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考慮而承擔的社會責任,可以更好地維護人類可持續發展,實現社會凈貢獻最大化。
二、會計社會責任產生的原因
(一)企業形象的建立與維持。企業形象的建立離不開社會責任會計,社會責任的履行是樹立企業信譽的前提。公司形象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伴隨著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而產生。
(二)發展市場經濟。會計報告作為信息傳遞工具,會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效率。會計報告的內容影響了利益相關者的決策行為,會計信息成為人們決策的重要依據。因此,考慮到會計信息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要求會計主體站在廣大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上承擔會計責任。
(三)為履行政府職責提供條件。各種政府職能的行使離不開會計信息,如稅收的征管等;社會發展的預算規劃,也以會計信息為依據。規范的會計信息,有利于監督企業依法經營,遏制腐敗現象,促進國家經濟健康發展。履行會計社會責任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重要前提。只有認真履行社會責任,才能更好地承擔其他職責。
三、會計社會責任的主體
在目前的經濟條件下,會計社會責任的主體一般包括:
(一)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接受企業委托,承擔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
(二)主要負責人:對企業各部門的經營管理活動負最終責任。
(三)會計人員:編制會計信息,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負責。
(四)外部審計部門:在保持獨立性的前提下,對企業出具的財務報告進行鑒證,出具審計報告,合理保證企業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提高利益相關者對財務報告的信賴程度。
四、會計社會責任的內容
會計社會責任的履行,需要進行適當披露,主要包括以下信息:
(一)承擔的環境保護責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企業不可避免的會排出三廢污染物,對環境造成污染。企業有責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環境的污染,對環保設備支出、環境恢復措施等情況的履行應進行披露。
(二)資源利用情況。由于資源的有限性與不可再生性,節約能源成為企業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提高資源利用率在節約成本的同時,可以減少能源的消耗,提升經濟利益。
(三)對人力資源方面的貢獻。員工的招聘與錄用、人力開發、人員培訓、工資薪酬都屬于人力資源方面的信息。企業應制定合理的用人機制,加大人才培養,完善福利保證體系。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組織安全生產培訓,保證員工的人身安全。
(四)產品質量及服務信息。企業提供的產品在使用效能、安全信息、環保信息等方面應符合要求。同時應披露與產品相關的社會責任信息,根據公眾的反饋情況,企業可以進一步改進產品,以滿足廣大使用者的需求,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更好地為消費者服務。
五、保障會計社會責任履行的措施
加強會計的社會責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立法,建立社會責任履行機制,嚴格會計社會責任執法。不可避免的,社會責任的履行與企業經濟利益之間存在一定沖突,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在履行社會責任時難免有所保留。因此會計社會責任的履行需要國家和政府的強制力量。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提高會計人員的規范意識,通過法律手段維護社會利益。加強立法,保障社會責任會計履行,有利于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規避會計舞弊現象。
(二)明確企業社會責任的披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員工權益。人力資源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構建和諧的勞動關系,維護員工切實利益,可以保證職工隊伍的穩定發展,促進企業建設。員工權益包含許多方面,主要有員工培訓、合理的薪酬分配體系、社會福利、職業健康與安全以及良好的工作氛圍。此外,還應為員工提供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以保障員工的人身安全。
2.生態環境。企業應選擇符合環保要求的供應商,推進環境管理體系建立。主動承擔環境恢復、環境治理的職責,加大環保設施的投入,改進能源利用效率,實用新型環保技術。
3.誠信經營。誠信是企業的立業之本,是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必要條件。企業應保證產品質量與做出的承諾與宣傳的一致,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債務償付。
4.消費者權益。企業的目標是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包括產品質量與售后服務以及承擔的社會責任等。
5.社會公益。企業用于公益事業的支出,如教育、慈善支出,基礎設施、公共醫療和社區建設等方面的支出。在對這方面內容進行披露時,除了使用貨幣計量外,還可以使用勞動量、系數或比例等多種方法。
六、結論
社會責任的履行是會計職責的要求,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的要求,同時也是企業持續發展的要求。只有充分履行會計社會責任,才能稱作真正滿足會計工作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好會計工作。
參考文獻:
[1]沈洪濤.公司社會責任和環境會計的目標與理論基礎——國外研究綜述[J].會計研究,2010,03:86-92+97.
[2]韓平.關于會計社會責任的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4,09:107-108.
[3]賈成營.企業會計的社會責任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35:49-50+53.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