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阿敏 毛莉莉 (西安工程大學 710000)
手工鉤針編織針法設計對圖案外觀的影響研究
劉阿敏 毛莉莉 (西安工程大學 710000)
鉤針編織圖案與作品有著密切聯系,現在的鉤針編織也有用機器生產的,但是這些對于傳統的手工鉤針編織有不利的因素。同時針法的設計直接關系到圖案最后所呈現出來的效果。本文選取了菠蘿花和心形圖案為例,采用了九種方案手工鉤針的手法來編織,提出了手工鉤針編織針法設計對圖案外觀效果的影響。建議在鉤編圖案的時候多做一些方案來實驗,對最后圖案外觀效果的產生具有一定的基礎導向,避免手工鉤編時通過感覺來掌握圖案的外觀。
手工;鉤編;圖案;針法
一支鉤針能夠將一根線編織成一片織物,從而能夠使所織織物組合或者拼接成服裝、家居裝飾擺設等等。鉤編編織技術不受任何結構的約束限制,織法比較方便靈活。鉤編工藝是一種比較容易掌握、成型較快、也非常實用的一種手工工藝。
手工鉤針編織從1800年代左右開始普及,一直延續到現在。雖然是手工編織小路比較低,但是它有一種機器編織所不具有的特點。例如外觀,有些外觀是機器無法實現的。手工鉤針可以用粗針鉤織,但是機器的生產卻很單一,只能生產一些比較細的蕾絲花邊。手工鉤針編織有很多機器達不到的特點,比如手工鉤編色彩可以很豐富、紗線可以很粗、可以鉤織成任何形狀。比較容易靈活掌握。
手工鉤針編織具有“露、彈、密、柔、活”的藝術風格,(如圖1所示)產品組織結構隨意性強,不拘泥于一種風格,可以達到不同的效果與規格,是任何機械產品取代不了的一種特殊藝術性手工藝品,所以越來越受大家的歡迎。
生活中有許多裝飾性的工藝品,在手工鉤針編織方面也有很多物件,例如兒童鞋、兒童帽、卡通玩偶和花卉。現在有很多機器大批量生產效率雖然高,但是東西看起來毫無生機可言。而手工鉤針編織出來的東西是比較有情感的,充滿生活的氣息(如圖2所示)?,F在很多人對手工鉤針很是喜愛,用途也很廣泛,市面上有開設手工編織課的,還有許多賣鉤針材料包的。許多人自己做手工鉤針編織也并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在享受手工鉤針編織其中的樂趣,不僅能夠打發閑時的無聊,還可以解壓。鉤針產品的創作綜合了多種因素,要有創作的靈感來源、手工鉤針技法以及原材料的選擇。產品創作中手工針法的設計對圖案有很深的影響。本文著重對手工鉤針編織針法對圖案外觀效果的影響做一些研究。
針對以上的問題設計出了一種方案。一個方案是通過實物心形產生的靈感,作為此方案的一個研究圖案。
此次實驗根據愛心(如圖3所示)的形狀和外觀,結合鉤針針法的運用,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心形方案
如方案1到方案5所示,設計鉤編出來的心形圖案外觀雖然都很相似,但是中間的圖案有所不同,都是由不同的針法設計構成的同一種圖案。針法的不同,鉤織出來的圖案也不一樣,給人的視覺感受也不同。整體來說外觀都是比較好的。所以說所謂的圖案與鉤針針法設計是相輔相成的。圖3的心形邊緣是最強烈的。圖2-5因為中間花紋的鉤編而相對心形的輪廓就減弱了。
手工鉤針編織對圖案的全是來自于鉤針針法的設計。以上實驗證明,手工鉤針編織針法設計對圖案的外觀效果有很深的影響。無論創作什么圖案都會有一定的外觀,菠蘿花的外觀傾向于三角形,而其中的花紋組織就要根據它的特點來設計鉤針針法,如實驗所證,菠蘿花的組織要結合實物來設計,外觀形象相似的內部的組織不一定符合。而心形的針法設計就強調花紋與邊緣的相互結合,花紋越是簡單邊緣部分越突出,花紋越復雜,邊緣部分就會相對減弱,外觀形狀就不容易突出。所以綜上所述,鉤針針法的設計對圖案外觀效果的產生有一定的影響。
[1]謝光銀.《裝飾織物設計與生產》.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毛莉莉.《毛衫產品設計》.中國紡織出版社,2009.
[3]段勝峰,彭科星,岑華.《家居產品設計》.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4]沈雷.《針織服裝設計》.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