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余青 顏紫怡(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視覺傳達專業工作室教學模式比較
——以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和湖南師范大學為例
吳余青 顏紫怡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隨著中國設計教育不斷發展,與學生創業需求,設計教學中的實踐環節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的設計教育者一直在探索加強實踐教學的模式——工作室教學。文章通過比較分析中澳兩所大學的視覺傳達專業的工作室教學,來探討在中國當前國情下工作室教學模式的發展。
課程設置;工作室;教學模式
視覺傳達設計是實踐性較強的學科。而大眾對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解是:門檻比較低的一個專業,就業比較廣泛,從打字社到高端的專業設計公司都需要這方面的人才。這樣的理解,也進一步說明視覺傳達設計應用比較廣泛,對相關人才要求動手能力強,因而實踐能力的培養是視覺傳達專業的重中之重,工作室教學正是培養實踐能力的課程。本文通過湖南師范大學與維多利亞州的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比較,來探討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創辦于1887年,是澳洲最成功的職業教育機構之一,其豐富的課程種類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學校能夠根據企業的需求定制、不斷優化課程設置,來滿足社會各界對各種人才的需求,其畢業生的就業率位居全澳榜首?;始夷珷柋纠砉ご髮W課程有著高度實用性,并與企業界緊密聯系,使學校的學生有大量機會參與實踐學習,使畢業生具備專業技能與廣闊視野,能夠滿足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同時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努力適應各種工作環境,為畢業成為優秀人才做好鋪墊[1]。
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視覺傳達專業的本科學制為3年,3年內需要完成總學分288分,每1年平均為96分,每年必須選擇2門選修課,選修課12分到24分不等。課程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傳播策略、思維概念、設計過程、媒體、出版、品牌戰略、排版。學生也可以進行其他課程學習,如媒體、視覺傳達設計項目、設計選修課或其他跨學科項目。學習活動包括:工作室、工作項目、講座、教程、課堂討論、個人和群體活動等,這門課程使學生能夠從事視覺傳達設計一系列的領域與行業[1]。
在澳洲高等設計院校的學分制教育中,工作室教學模式是主要的教學模式,視覺傳達工作室課程的學分占到了總學分的50%。以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為例,在3學年(見表1)中,第1學年主要以視覺傳達基礎課程為主,視覺傳達工作室課程只占到25%。第2學年和第3學年中,分別設置了4門課程。其中有1門理論課程,其他3門為實踐課程,工作室課程占2門。

表1 皇家墨爾本大學視覺傳達設計課程
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設計學院視覺傳達專業的課程設置上來看,第1學年主要以理論課為主,但工作室課程代表的實踐課程,也占有25%的比重。在第2學年和第3學年中,以工作室課程為主,理論課為輔。實踐操作的課程得到相當地重視,通過工作室課程讓學生參與到設計項目中,以此更快速、更深層次地掌握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常識與材料。學生在工作室課程中通過團隊合作,專業交流,提升自身的專業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并且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為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必須閱讀大量國內外書籍、文獻。課程結束時,文獻讀后感、實踐報告和設計作品將一起作為成績評估的內容。
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是湖南省最早的設立設計專業的學院,經歷了工藝美術—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概念過渡的歷史階段,和中國這一專業歷史發展同步進行,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良好的口碑。在這30年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名稱更改,課程西化、學生擴招等,最后在2008年開始實施工作室教學模式。但因為學生人數過多,和教學體制的限制,所執行的是“模擬工作室[2]”教學模式。教室經過了重新設計布置,沒有了講臺,桌子也改成了大的工作臺,教室里有了無線網絡,和國外的工作室外觀無太大差別。
但在課表上并未出現工作室這類的教學課程名稱,但這并不意味著實踐就不會出現在課程中。一般來說,專業設計課程由教師(專業教師身兼兩職:一是教師,二是傳授技藝的師傅)為主導,將學生引入到設計項目中。其中一種方式是在課堂引入“中標”設計,如在品牌設計(一)課程中,教師向學生提供與課題相關的設計項目的訊息——“XXXX雙年展”LOGO征集,在課堂上分析征集標志的文字內容,講解這類投標設計的過程,以及評選方式,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2次PPT講解,第一次介紹自己的設計過程與方案,第二次,全面講解最后的標志設計結果。以最終投稿作品為本課程成績的主要評估內容。課程結束時,已有2位同學的作品進入了征集評選。另外一種,是直接帶入項目設計,還是在品牌設計(一)課程中,教師將某公司標志設計項目直接交與學生來設計,請公司負責人來課堂講解他們需要什么的標志,然后教師輔導完成項目,教學過程和第一種方式一樣。
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也屬于實踐教學,不妨稱之為“模擬工作室”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也給學生提供了參與實踐設計項目的機會,并且在操作項目的過程中,老師能針對項目中學生遇到的不同問題,進行相應的解答。學生通過大量參與設計比賽的教學模式,既能迅速獲取專業理論知識,專業技能,也能憑借作品獲得學分和獎項,一舉多得。
3.1 理論課程的輔助任務
在澳洲設計院校的視覺傳達教學中,實踐排在首要地位,理論課程幫助學生了解和理解社會和文化背景,從專業理論知識上進行更深入的了解設計的歷史與發展。在工作室教學模式中,學生主動參與到設計項目的制作與生產中,自主汲取相關專業知識。此外,工作室教學模式的教學場所并不局限于教室,由課堂內延伸到課堂外,通過社會調查、與客戶溝通,延伸到市場中,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深入地了解設計項目在社會市場中的運行過程。
在中國綜合性大學的設計教學中,以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為例,4學年總學分為89分,其中理論教學的分值為17分,設計專業課程的分值64分,繪畫基礎課程的分值為8分,理論課程與設計專業課程分別占總學分的19%和72%。理論教學基本和專業設計課教學不相聯系,因而在理論指導學生了解文化背景和市場方面基本沒有作用。但對設計史的了解,是符合教學大綱和計劃要求的。
3.2 教學目標的不同
在澳洲大學的設計院校工作室教學中,教師將教學目標放在完成設計任務上,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以學會實操過程為目的,授課過程中以解決學生遇到問題為教學重點,其授課過程尤其復雜與專業,每一位學生在設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不可能都一樣,因而在授課過程中,會更多地關照學生的學習困難,針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專業知識的傳授。這樣的教學模式針對性強,也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技能,可以憑借在項目過程中的優秀表現,直接進入公司實習,最終提高學院的就業率。
在中國的綜合性大學設計專業教學中,專業教師自覺與社會實踐接軌,在專業課堂教學中自發的引入社會設計項目,這樣的情況導致教學效果的不穩定,有經驗的教師、設計項目比較多的教師,對課程的實踐效果把握程度較高。反之,教學中的實踐就非常有限與局限,因而實踐效果非常難以控制和把握在同一水平上。當然,湖南師范大學美院在實踐課程中,也考慮了許多的方法,比如允許聘請行業里有名的設計師(數量較少)來輔助設計教學,這一靈活的機制,使課程中學習優異的學生也獲得了一定的就業機會。
3.3 工作室建設的不同
在皇家墨爾本大學的視覺傳達專業課程設置中,工作室課程貫穿始終,學生的大部分課程都在工作室完成。該校的工作室擁有豐富的專業設備,也有完善的工作室制度,并安排有專業基礎及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為學生提供專業咨詢服務,使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完成課程與設計作品。同時,參與工作室課程的學生也不限于一個專業,其他學院的學生也可申請來學習,這也同時為其他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實踐的場所,不同專業同學間的互相交流,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湖南師范大學的視覺傳達專業課程設置中,工作室以實驗室的方式出現,因為學生較多,實驗室教學場地有限,因而,即使設備較為完善的實驗室,也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在實驗室完成一項設計作品的主要場所。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踐課程的最終效果。
4.1 工作室教學是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能力培養的主要教學模式
就業難,成為全國所有高校本科畢業生的問題,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本不應該出現這樣的狀況,前面我們也提到大眾對這一專業的看法,因此,就業難的問題,最為容易解決的方式之一是加強本科教學中的實踐性教學,而工作室教學是重要的途徑之一。當然,就業不是最為主要的目的,同時,還得兼顧學生的全面素質能力的培養,因而高職院校的培養方式顯然也不適合在綜合性大學中推廣,但實踐課程方面可以借鑒。
4.2 工作室教學是有助于大學生學會交流,與人交往的教學模式
在工作室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師徒關系可能變為朋友關系;與長輩交往,與同事交往,與客戶溝通,是工作室教學中另外一種教學內容。如何做PPT,如何講解,如何說服客戶,如何響應客戶提出的設計要求,是工作室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重點能力培養方向。通過參與設計實踐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奉獻精神、合作精神和平等精神。在工作室教學中,教師也賦予學生一種教師的角色,“教學相長”和同學間互教的學習模式。學生在團隊合作中學會轉換角色,學會多角度思考問題。這不僅能讓學生獲得專業技能,也能使學生在情感上,與老師、同學產生共鳴,增進友誼,和諧共進。
在中國綜合性大學里推廣工作室的教學模式,有非常大的壓力,從教學資源、生源以及招生規模來看,是無法與澳大利亞相比較,但可以綜合各大學具體情況,建立有自己特色的實踐教學模式。加強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方法很多,比如設計項目引進課堂,項目競標,課程與項目融合,聘請資深設計師進校園授課,而不是僅僅來講座等等,但這些都需要大學的教學制度給予變通與大力支持。
[1]劉甜甜. 中澳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之比較研究——以湖南省與維多利亞州為例[D]. 長沙: 湖南師范大學, 2015:26-32.
[2]王凱.工作室教學模式是藝術設計教學改革的必由之路[J]. 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6): 72-73.
[3]鄧倩蓉.中國與澳大利亞大學之間藝術設計視覺傳達專業的課程設置比較——以湖南師范大學和莫納什大學為例[J]. 教育教學論壇, 2013(10): 158-159.
[4]吳余青, 李文軒. 關于高等設計教育現狀的幾點思考[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5(5):138-140.
湖南省社科規劃辦項目(編號:12YBA230)
吳余青(1970-),女,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博士。E-Mail:123076857@qq.com顏紫怡,女,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設計系研究生
2015-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