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劍 羅 丹(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
協同創新理念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研究
張 劍 羅 丹
(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114)
依據協同創新理念,融合辦學特色、優勢學科與專業特色于課程教學體系之中。從教學研究、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教學管理、質量監控等方面展開研究,制定課程教學體系,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地區經濟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所需高素質數字媒體專業人才。
協同創新;數字媒體藝術;課程教學體系
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明確指出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戰略思路,高校要積極推動協同創新?!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作出了積極推動協同創新的戰略部署?!皡f同創新”是新時期非常重要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戰略[1]。
面對每年近百所高校培養近萬名畢業生的現狀,如何克服同質化傾向辦出自己的特色,成為各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在改革與發展進程中不容回避的問題[2]。高校協同創新是指高校內部各學科之間、高校與高校之間、高校師生與科研院所和企業之間,投入各自優勢資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務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等的協同支持下,合作攻關,從而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上取得重大進展和突破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活動[3]。數字媒體藝術指以數字科技和現代傳播技術為基礎[4],依托互聯網、移動通訊網、數字電視網等數字媒體進行傳播的藝術形式。它的應用表現形式為借助數字技術或數字媒體來創作的視覺藝術或設計作品。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研究立足于協同創新理念,融合本校辦學特色和專業特色,構建符合數字媒體創意產業發展需求的核心課程教學體系,培養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的高素質數字媒體專業人才。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課程教學體系研究以長沙理工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為例。依據協同創新理念,融合辦學特色。將專業特色體現在專業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安排之中,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5]。本專業一方面從教學研究、理論課程、實踐課程、教學管理、質量監控等方面展開研究,制定專業課程教學體系,對培養地區經濟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所需人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另一方面將推進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理論研究,彌補改革實踐中理論依據的不足,具有理論和現實的雙重價值。
為順利推進長沙理工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體系建設工作,根據專業人才培養需要,本專業將數字媒體藝術教研教改活動納入學校教學工作計劃。每學期初制定了詳細的教研活動計劃,并按計劃在理論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實驗室建設及青年教師培養等方面有序開展了集體教研活動。
數字媒體藝術教育的重點是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6]。近3年來,加大對教學改革方面研究力度,依據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學校、學院辦學理念與相關政策,制定了本專業教學改革的整體框架與激勵機制,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與方法、實踐教學、評價體系等方面的教研教改研究,打造教研教改團體,通過教研教改研究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本專業教師有23名承擔或參加了教研教改項目研究,參加教研教改項目的教師達到了82.1%,共主持國家級視頻公開課1項,主持省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4項,主持校級教學研究與改革項目6項,發表教學研究論文21篇,獲全國多媒體課件大賽三等獎1項,獲長沙理工大學教學成果獎一、二、三等獎各1項,這些教學成果的取得,深化了本專業教師教研教改意識,進而在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水平,更新教學內容、完善課程體系與教學計劃、促進實驗室建設和教學手段等方面繼續深入研究,保證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1)融合長沙理工大學辦學特色及計算機優勢學科,制定了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培養計劃,共設數字影像與動畫、數字出版、數字展示設計3個專業方向。數字影像與動畫方向必修課57門,選修課22門,實踐教學環節13門;數字出版方向必修課59門,選修課21門,實踐教學環節13門;數字展示方向必修課58門,選修課22門,實踐教學環節13門。課程是學校教育的核心,一所學?;蛞粋€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其核心課程設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知識技能結構和綜合素質水平,因為核心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決定著學生的專業發展水平和方向[7]。
(2)本專業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嚴格按照校-院兩級教學過程組織管理辦法執行,主要包括課堂教學、輔導答疑、作業講評和考核等環節的組織。其中,課堂教學環節任課教師認真備課,準備好講稿或講授提綱;輔導答疑環節,任課教師因材施教;作業講評環節要求教師認真、細致、及時;課程考核環節按《長沙理工大學課程考核與學生成績管理辦法》的要求進行,保證考核的嚴肅性。在整個教學過程組織規范,教學秩序良好。
(3)針對本專業課程的特點和改革要求,本專業在教學過程中開展了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并積極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授課方式轉變,推進啟發式、討論式、案例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獨立學習的能力。教學過程基本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學能使課程中一些難于理解的理論直觀形象地向學生呈現,學生能夠更客觀地理解知識點,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實踐能力培養是目前高校人才培養中最薄弱的環節,也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8]。自2010年批準設立長沙理工大學數字媒體藝術專業以來,學校和學院對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實驗室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專業獲得了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建設資金支持,撥款160萬元建設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教學實驗室,并已經于2012年10月投入使用,專業實驗開出率達到100%,滿足了專業實驗教學要求。

圖1 實踐教學體系圖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實踐實訓教學內容與體系設計合理,有完整和系統的實習計劃、實習總結;本專業可開出30項實驗項目,其中“三性”實驗達80%,實驗開出率為100%。依托本專業實驗室,學生開展了大量創新設計實踐活動,承擔大學生創新性實驗項目國家級1項、省級4項、校級15項,并積極開展數媒相關專業設計競賽活動,國家級獲獎13次、省級獲獎34次。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辦學過程中十分重視實踐教學,通過加強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具體方案與做法是:
(1)構建多層次實踐課程教學體系(見圖1)。專業實習環節:數字影像與動畫方向為認識實習(第2學期)——專業設計實習(第3、5學期)——綜合設計實習(第6、7學期)——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第8學期),這樣安排的目的是使學生做到先認識、再學習、后應用與總結。
專業課程設計環節:數字影像與動畫與數字出版方向為數字媒體藝術綜合設計(一)(第5學期)——數字媒體藝術綜合設計(二)、數字藝術競賽專題創作(第7學期);數字展示方向為數字展示設計(一)(第6學期)——數字展示設計(二)(第7學期)。這樣,實現了實踐環節的教學四年不斷線,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設計實踐能力。
(2)充分利用現有實驗室條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在部分課程設計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求學生根據設計大綱進行自主設計,獨立完成設計過程,以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3)加強校外實習基地建設。目前,本專業與湖南瀟湘動漫文化有限公司,湖南華視坐標傳媒動畫有限公司等簽定產學研合作協議,為數字媒體藝術研究、人才培養和畢業生就業創造了良好條件;而且與湖南鑫達銀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凌華印務有限責任公司進行了2輪學生專業實踐培訓,通過專業考察、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畢業設計(論文)等實踐教學環節來培養學生認識社會、了解數字媒體藝術發展情況,并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設計創作實踐,解決創作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香港理工大學、廣州美院、復旦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武漢理工大學、南京藝術學院等進行廣泛交流,參加了數字互動設計國際論壇、意大利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暨國際兒童插畫節、世界美學第十八屆大會、當代藝術發展研討會等。
(4)采用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科技創新能力。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生投身到科學研究中,本專業10余位教師指導81名學生開展了“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研究工作,共20項目立項(國家級1項、省級4項、校級15項),并積極開展數媒相關專業設計競賽活動,國家級獲獎13次、省級獲獎34次。
(5)鼓勵、支持、幫助學生積極參與社會設計服務工作。近幾年,有30多位同學參與社會設計服務工作近20項。
建立和實行了基于教學目標責任制的教學管理制度。探索實行了教學質量社會監控制度,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如聘請校外資深專家對本專業的辦學條件、教學質量、人才培養質量等獨立地開展監督和管理工作;經常與相關就業單位座談交流,了解地方經濟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需要,建立與就業單位進行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的協同創新機制,從而使得本專業培養的人才始終能適應社會需求不斷發展的需要。
(1)健全的教學管理隊伍以及教學機構。學院在院長全面負責教學的前提下,下設教學副院長崗位與院教務辦,配備了2名專職教務干事(其中主任干事1名),負責全院的教學管理工作,系(教研室)主任全面負責專業教學。
(2)嚴謹的教學管理制度。制定了教學目標管理評價指標體系及質量監控與評價方法;實行教師聽課制與網上評教制;建立了新任教師試講制、輔導答疑制、教師任課資格認定制、新開課資格認定制、畢業論文指導教師資格認定制、學生評教及教學信息反饋制度等等。
(3)完備的教學監督制度。為執行好學校各種教學管理制度,學院成立了專家組,通過聽課、檢查教案、講義、學生意見反饋等對常規教學工作進行監控,同時對畢業論文命題、教研教改課題立項及教學專著申報等工作進行嚴格檢查,有力地保證了我專業教學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
針對本專業特點,通過建立具有科學、系統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及符合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各主要教學環節的質量標準,完善了教學質量自我監控體系,構建了校、院、系實行自我監控的內部三級質量保障體系。領導、專家、同行、學生作為教學質量監控主體,共同對本專業教學管理、教學運行和教學質量水平進行了嚴格的監控和評估,使得本專業教學質量水平始終保持良好。
學院高度重視考風學風建設工作,成立院系兩級考風學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對考風學風建設情況進行全面監督與檢查。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樹立誠信之風。同時,通過加強課堂考勤管理和課堂教學秩序管理、規范形成考核成績評定措施加強日常教學管理,嚴格教學過程監控。課程考核過程中加強對命題質量、考試紀律、監考巡考、閱卷上分等環節的檢查與監控,嚴格考場紀律加強考試過程管理。在整個教學過程監控措施得力,效果顯著。
[1]胡錦濤. 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 中國高等教育, 2011(9): 4-6.
[2]張劍.地方高校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特色人才培養研究[J]. 藝術與設計, 2013(10): 175-176.
[3]李忠云, 鄧秀新. 內外兼治破解高校協同創新困境[N].中國教育報, 2011-09-12(07).
[4]楊虹. 數字媒體藝術的呈現研究[D].株洲: 湖南工業大學, 2010: 39-42.
[5]王紅玉. 浙江林學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與實踐[J]. 藝術教育, 2010(5): 52-53.
[6]李四達. 數字媒體藝術教育探索[J]. 裝飾, 2008(11): 100-101.
[7]易凌云. 我國數字媒體專業本科核心課程體系研究[D].武漢: 華中師范大學, 2008: 4-5.
[8]顧愛萍. 論協同創新理念下的工科大學生培養[J]. 淮海工學院學報, 2012(19): 26-28.
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編號:XJK01 4CTW020);長沙理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JG1353);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編號:XJK012BTM005);湖南科普計劃重點項目(編號:2015ZK4001)
張劍(1972- ),男,長沙理工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數字媒體藝術系主任、副教授、碩士。E-Mail:304031627@qq.com
20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