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宇
立足區情 揚長避短全面開創林區轉型發展新局面
王新宇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參加黑龍江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打好發展組合拳,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彼蓭X區只有立足林區經濟發展新常態,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科學地審視、分析我們的優勢和短板,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到底“長”在何方,“短”在何處,才能更好地向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聚焦發力,加快建成林區小康社會進程。結合林區轉型發展實際,主要應該在四個方面下功夫。
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就要求我們不但要保護好我們的資源,更要利用好我們的資源,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大興安嶺擁有大森林、大冰雪、大濕地、大界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大興安嶺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我們就應該利用這些長處,發展生態旅游業。近幾年大興安嶺的北部旅游發展風生水起,但南部旅游與我們所具有的優勢相比,潛力還遠沒有充分釋放出來。松嶺區在旅游產業開發上,要結合地區《旅游產業總體規劃》,依托區域內現有資源稟賦,找準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充分整合加格達奇區、加格達奇林業局、南甕河和松嶺區的優勢旅游資源,精心打造以南甕河為中心的1~2條南部精品旅游線路,深度開發“濕地攬勝游、探幽尋谷游、鮮卑風情游、生態康養游等4~5個旅游產品,整體對外宣傳推介,吸引實力較強的戰略投資者開發南部旅游資源,爭取利用3~5年的時間叫響“國際濕地、世界鉬都”旅游品牌。
總書記強調,黑龍江要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得以充分釋放的振興發展之路。林區停伐后,推進林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既是發揮松嶺區優勢補短板,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經濟增長質量的關鍵之舉,也是實現林區振興的題中應有之義。目前,松嶺區新興產業規模還不大,對經濟支撐力不強,卻是大興安嶺發展希望所在。我們要緊緊圍繞地委、行署發展六大產業戰略部署,瞄準方向、保持定力、一以貫之。要充分利用松嶺區豐富的礦產、北藥等資源優勢,大力培育新興產業,要從無中生有,從有中生新,進一步發現和培育新增長點。在生物科技產業發展上,積極支持林格貝集團由新三板轉為主板上市,利用其高科技終端產品招商引資,延伸產業鏈條,吸引制藥企業、食品企業、日化企業投資建廠,形成產業特征明顯、科技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的寒帶生物科技產業集群。在綠色礦山建設上,結合生態功能區建設,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加快推進鉬、巖金、煤等優勢礦種勘查。協助岔路口鉬鉛鋅多金屬礦完成礦區范圍劃界,協調辦理用地預審、土地復墾、項目核準等剩余手續,幫助金欣礦業解決采礦權落地問題。大力支持企業繼續投資建設產品精深加工生產線,形成完整的鉬鉛鋅礦采、選、冶煉及深加工產業鏈,促進礦產業由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型。同時,以綠色礦業為依托,積極鼓勵民間資本發展倉儲、物流、餐飲、旅游等第三產業,真正使綠色礦業成為拉動松嶺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大興安嶺無污染、原生態、純天然的森林綠色食品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近幾年,隨著全民創業熱潮的不斷升溫,我們的木耳、森林豬、野生藍莓等綠色食品產量已經達到一定規模,但效益卻并不樂觀。究其原因,銷售是阻礙綠色食品走出大山的屏障,如何打破這個屏障,就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品牌建設,加快推進“三品一標”認證工作,打響“大興安嶺”品牌。建立質量體系,加強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同時,鼓勵企業和創業者積極融入到當前全國“互聯網+”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發展大勢中,加強電子商務人才培養,建立電子商務銷售平臺,拓寬森林食品產品銷售渠道,以電子商務助推林下經濟轉型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總書記曾反復強調:“我們黨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發點、落腳點都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必瀼芈鋵嵖倳浀闹匾v話精神,必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林區全面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財力再緊也不能緊民生,壓力再大也要保民生,要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特別是在當前特殊的轉型發展時期,要不回避矛盾,不掩蓋問題,妥善安置停伐后轉崗職工。堅持普惠思維,守住民生底線,必須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到一個也不能少,一個也不能漏。在做好教育脫貧、醫療脫貧、兜底保障脫貧的基礎上,更關鍵的是要充分發揮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引導和幫助貧困家庭發展森林畜牧業、食用菌養殖業、北藥種植業和旅游餐飲住宿服務業,在貸款、政策、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以產業化助力精準脫貧。鼓勵種養殖大戶以托種、托養或吸收入股的方式,帶動貧困戶增收。在中幼林撫育、補植補造任務和資金安排上,重點向有意愿且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傾斜,提高貧困人口的參與度和受益水平。根據“二類清查”摸底結果,有序、合理安排貧困家庭從事山產品采集,多渠道增加收入。對于因病、因勞力致貧的貧困家庭,在做好兜底脫貧的同時,引導貧困家庭學習電商、微商,從事林產品、綠色食品銷售,實現脫貧致富。加大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積極拓寬貧困人口就業渠道,鼓勵貧困人口參與家政服務、養老服務、物流配送行業中去,確保貧困人口有活干、有錢賺。
(作者系中共大興安嶺地區松嶺區委書記)
責任編輯/趙嘉賓zhaojiabin@fendouzazhi.cn

《奮斗》雜志由中共黑龍江省委主管主辦,面向國內外發行的綜合性政治理論刊物,是黨的宣傳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在宣傳思想理論戰線的重要陣地。
《奮斗》雜志是黑龍江展示振興發展風貌的重要窗口,是省委指導全省各項工作的重要工具,是黨員干部群眾學習的重要載體。
《奮斗》雜志適合各級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部隊,各級宣傳教育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黨校、干校、大中專院校和社科研究單位以及從事理論、宣傳、思想教育、政策研究、教學工作的同志訂閱。
《奮斗》雜志訂價:每冊10元,全年120元。
訂閱方法:
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也可直接向本刊發行部訂閱。
郵發代號:14—6
地址: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街294號
郵編:150001
電話:0451—53671051 傳真:0451—53671051
雜志是CNKI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
總庫全文收錄期刊;龍源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超星圖書館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轉載來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