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微課教學模式在如今數字化教學的大環境中,革新了傳統多媒體教學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微課教學使課內外,教與學得到完美統一,促進教學結構,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對實踐操作技能進行直觀的展現,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目的,以期更為全面地發揮微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使之逐步成為現代高職教學嶄新的教學常態,助推高職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關健詞:微課 教學模式 教學改革
微課是以微視頻為主要教學載體,圍繞某個學科教學內容中的知識點或某個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在線或移動視頻的一種新型教學活動,是在教學課件、教學設計等傳統單一的教學資源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將微課作為課程的組成單位,為解決課程學習中某些知識點進行專題講解,學生能夠通過微課本身所具備的直觀性、生動性和趣味性激發自身的學習興趣,真正掌握相應的知識點和技能點。
一.我國微課發展現狀
在我國,微課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再到迅猛發展的過程。2012年,在國家各級教育部門的指導下,微課在全國中小學、職業院校、電大系統、高等院校以及一些民辦教育團體迅速推廣開來,使得微課教學處于開發建設的浪潮中。然而我省處于經濟、教育方面都相對落后的地區,微課教學模式與實踐方面的研究尚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實踐研究更是基本處于空白狀態。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是推進我國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選擇,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有助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轉變教育發展方式。當前,微課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的研究熱點,在長則幾分鐘、短則幾十秒鐘的時間內集中呈現某一學科知識點,通過微問題、微思維、微例題、微練習、微實驗、微操作等各種微教學內容,靈活多樣、引人入勝的解析要點、透視本質、突破難點,借助于它,學生可以充分利用哪怕僅有的幾分鐘時間隨時隨地開展學習,進行探討、交流與合作。課堂內外、學習閑余、教室寢室、食堂公交都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進行學習,有效地突破了傳統課堂教學的單一模式,使課內外、教與學得到完美統一,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目的。這種靈活的教學方式特別適合高職重實踐操作、重自主學習的特點,可以帶來教學方式的重大轉變,成為高職教學的高效途徑。
二.微課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中應用的優勢
在學習層面,能夠滿足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教學層面,通過優質資源的共享共建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也能夠解決目前高職院校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教學互動層面,可以以微課為載體變革現有的課堂教學模式。
微課教學模式在如今數字化教學的大環境中,革新了傳統多媒體教學的單一課堂教學模式,運用微課教學使課內外,教與學得到完美統一,促進教學結構,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理解,對實踐操作技能進行直觀的展現,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目的,以期更為全面地發揮微課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使之逐步成為現代高職教學嶄新的教學常態,助推高職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
三.微課教學模式的主要教學策略
如今,高職教育已逐漸向信息化邁進,所以在充分研究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把微課教學引入到高職教育當中,構建新型的微課教學模式,使微課成為教學的一個輔助教學資源,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深入學到理論知識點和實踐操作技能,其主要研究內容在于:
一是將微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輔助資源,開發、制作系列微課。將某一門課程的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挖掘、制作微課,再將各個知識點的微課按順序排列組合,形成這一門課程的一個系列微課。系列微課教學可以成為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學習情況隨時隨地選擇使用的學習工具,用于學生課前進行針對性的預習,了解知識內容與前后聯系,疏理學習線索、弄清重點難點,課堂上作為教學媒體穿插于講、學、練等環節,展示知識點的教學過程和實踐操作的演示過程,課后通過電腦和手持移動設備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復習鞏固、自主學習和相互研討,為高職學生課堂內外隨時隨地移動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是將微課應用于實習實訓教學中。在實習實訓設備條件跟不上或實訓操作步驟、要求不清楚的情況下,通過微課豐富的實物和原理圖片、現場操作視頻或動畫和文字材料等,學生可以清楚了解實訓目的、步驟、過程與結果,確保實習實訓的順利展開和成功實現。還可通過微課在課后指導學生自主完成。學生可以一邊觀看、一邊操作,使實驗的成功率因而得以大幅提升。
三是將微課與教材緊密結合,開發、制作的微課根據課程中的知識點融入自編教材,微課制作成可掃描二維碼,至于教材中與知識點相對應位置,學生使用移動終端掃描二維碼,無論在家里或在課堂上即可隨時隨地點播相應的微課內容,進行自主學習,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自主學習能力。
四是搭建微課應用平臺。微課模式要達到預期的效果,人性化的微課教學平臺很重要,要能夠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特點,便于學生更好的自主學習,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微課教學平臺是微課資源建設和共享的基礎,建立微課資源平臺可將教學所需的資源集合在一起,形成廣闊的學習平臺,供教師和學生自主選擇和使用,為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提供便利。將微課程結合微信平臺,在龐大的學生群體形成后,學生會擁有更多的學習選擇和更加豐富的交流方式,也可將課程知識點的微課、重難點、操作要領的錄成語音視頻,放到微信公眾平臺,以便學生利用智能手機隨時隨地學習與交流,真正實現學生“學習-操作-學習-再操作與學習-交流-再學習”的并行教學模式。
五是利用微課競賽提高教師制作微課的水平。如今各類微課競賽已如火如荼的在全國范圍內展開,是教師微課制作培訓、提升教師制作微課能力、促進學院微課教學模式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搭建教師教學經驗交流和教學風采展示平臺、豐富教師培訓生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途徑。為提升、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制作微課,將微課融入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以各類微課競賽為載體,通過制訂獎勵措施,有效提高制作微課水平,進而提高教學質量。
六是對進行微課教學模式的利與弊進行分析研究。通過對教師和學生分別進行的調查研究,分析在制作和使用微課中產生的利與弊,是否所有的知識點都適合運用微課教學,是否所有學生都能專注于微課內容不被其它因素所干擾,從而優化微課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促進微課教學改革。
四.微課教學模式運用到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對教師而言,將對教師的傳統教學模式增加新內容,是課堂教學的延伸,給現代教育注入了新活力,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資源應用將更具有針對性和趣味性。對學生而言,將成為高職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教學資源,更好地滿足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自主學習,按需選擇,既可查漏補缺,又能鞏固知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解決重點、難點中的問題,適應了新課改自主學習的需求。
參考文獻
[1]錢抗抗,創新教育模式的理論研究與改革實踐[J].改革創新,2016,第十一期.
[2]蔣詠華,高校微課建設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教學實踐與課程建設,2014,第二十三期.
[3]祖炬雄;萬能;祖智濤,高職微課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創新探索,2016,第八期.
[4]黃小英,高職院校微課教學策略探究[J].信息化教學,2016,第二期.
課題項目: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微課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課程建設中的實踐與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項目主持人:白雪,項目編號:GS [2016]GHB0213)
(作者介紹:白雪,甘肅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技術和高職教育教學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