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王雨凌



地理核心素養包含四個要素,分別是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如圖1所示)。其中,人地協調觀是地理學科中最為核心的價值觀;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研究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由此而來的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是學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過程和規律、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學以致用,是學生基本活動經驗的體現。
為了更好地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這就需要積極地發揮中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只有在中考命題中凸顯地理核心素養的考察,才能更好地讓老師注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筆者在近幾年江西省中考地理命題中,重點考察地理核心概念和核心能力,這與考察地理核心素養的思想不謀而合。本文以2016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試題為例,與同行分享在命題過程中為了凸顯地理核心素養所做的探索。
一、彰顯人地協調觀,考察地理價值取向
人地協調觀具體反映在看待“地對人的影響”“人對地的影響”“人與地如何協調”等問題所持的見解和觀點上。在分析解決各種地理問題時,正確的人地協調觀是我們必須遵照的基本觀點,同時它也為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人地協調觀是地理課程最為核心的價值觀,它包含著正確的自然觀、資源觀、環境觀、人口觀、發展觀等。試題在命制的時候,會將人地協調觀融入到試題情境中,在考查學生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過程中,重點考察學生的地理價值取向,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念。
例如:(綜合題第16題第5小題)巴西有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有人建議巴西政府砍伐林木建農牧場,環保人士對此表示強烈反對。請你說明環保人士的反對理由。
二、運用綜合思維,考查地理基本思維方式
綜合思維是地理學基本的思維方式。培養綜合思維要讓學生能夠從要素綜合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整體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能夠從地方綜合的角度分析區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對區域特征形成的影響,以及區域人地關系問題;能夠從時空綜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現象的發生、發展和演化。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貫穿于整套試卷之中,無論是情境創設、試題立意還是設問作答,均體現了地理綜合思維方法。
例如:(綜合題第17題)絲綢之路是古代亞歐大陸商貿往來和文明交往之路。21世紀初,我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使古絲綢之路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讀“一帶一路”示意圖(圖2)和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兩漢時期,人們把現今甘肅玉門關和陽關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區和中亞、西亞的部分地區,稱為西域。西域多荒漠、高山、高原。
材料二:中國對俄羅斯出口貨物主要有服裝、玩具、體育用品、皮革制品、床上用品、鞋類和家具等。中國的商品在俄羅斯市場受到青睞。
(1)在古代,江西省通過絲綢之路輸出的商品主要有 。
(2)與陸上絲綢之路相比,海上絲綢之路運輸方式的優點是 。
(3)圖2中①地區出產的瓜果特別甜,原因是 。
(4)為什么我國的服裝等輕工業產品廣受俄羅斯人歡迎?
(5) 結合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地區自然環境特征,推測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途中可能遇到的困難。
三、注重區域認知,考查地理核心能力
區域性是地理學科的重要特點。區域認知不僅體現為對地理事象的空間分布與空間結構進行認知,而且要對地理事象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進行闡述,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象的空間運動與演變規律,強調培養學生的不同尺度區域空間觀念。具體表現為通過分析區位條件、總結區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機理,比較和揭示區域差異與地域分布規律,探討區域之間的聯系,評價區域開發的條件與方式,探討區域協作和交流的機制,促進區域的發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掌握區域地理要素分布、特征及其邏輯關系的認知方法至關重要。2016年江西省中考地理試題重視考查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方法與技能,凸顯學科區域認知能力的考察。
例如:讀亞洲某區域圖(圖3),完成10~12題。
10.與喜馬拉雅山脈形成相關的板塊是
A.亞歐板塊、非洲板塊
B.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
C.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
D.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
11.青藏高原上獨特的地表景觀是
A.林海茫茫 B.溝壑縱橫 C.雪山連綿 D.黃沙遍野
12.小紅一家計劃暑假期間到青藏高原自駕游,下列建議,可采納的是
四、踐行地理實踐,考查學生地理探究能力
地理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的地理實踐力主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關系狀況,學以致用。學生具備地理實踐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能力、發現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地理實踐包括實踐體驗與社會參與,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地理,在生活中實踐地理。在中考命題過程中讓學生通過探究地理問題,獲得切身體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和解決現實地理問題的能力,是中考地理測評學生地理實踐力的重要方式。
例如:(綜合題第18題)地理探究:北京的城市發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
讀圖4、圖5,完成下列探究。
(1)簡要分析北京市與河北省協同發展的優勢條件。
北京市的優勢: ;
河北省的優勢: 。
(2)為什么本世紀初首都鋼鐵廠會從北京市區遷出?
(3)從城市職能考慮,北京市今后應側重發展哪些產業?
綜上所述,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已經是今后地理課堂教學最主要的任務,它將引導地理課程改革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代,成為今后地理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更好地發揮中考這根指揮棒的作用,將地理核心素養融入到中考試題中,做到以考促學、以考促教,讓地理核心素養能夠在課堂上“落地生根”,這已經是今后中考命題改革的重要使命。
(作者單位:江西省教育廳教研室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學)
□責任編輯 陳海燕
E-mail:3729383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