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愛紅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二次文獻;圖書館;文獻收集
摘要:隨著我國現代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手機、電腦等終端設備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生活方式,也給二次文獻的應用與開發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如何充分發揮二次文獻本身的作用,方便文獻資源的查找、使用,是圖書館員必須思考與解決的問題,其應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要求,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在二次文獻整理過程中,確保資料收集的完整性。基于此,文章以數字化時代為背景,結合開發應用二次文獻的意義和挑戰,重點探討其開發途徑。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12-0060-03
二次文獻又被稱之為“二級次文獻”,主要是指對一次文獻加工后整理出來的產物,通過對一次文獻中沒有順序特征的模塊進行著錄,如作者、文獻名稱等,或者將文獻資料中包含的內容進行提要,寫出文獻摘要等,使得文獻變得更加有序,可用于檢索文獻,具有系統性、匯集性和濃縮性等多種特點。二次文獻屬于當前應用得較為廣泛的信息文本,主要目的是給一次文獻提供內容梗概,分為索引、目錄、文摘等形式,其中文摘包括指示性、報道性、指示—報道性三種類型。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二次文獻的應用和開發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圖書館員應順應發展要求,加大對二次文獻的重視程度,在保障文獻完整、可靠的前提下,提升文獻資料的利用效率。
1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開發應用二次文獻的意義
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傳統二次文獻的開發與應用受到較大挑戰,但圖書館也不可直接放棄二次文獻,其仍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1確保圖書館文獻資料的完整性
一次文獻是確保圖書館文獻資料完整的基本條件[1],但一次文獻(原始文獻)的信息量大,也無法代表文獻資料的全部,必須要有二次文獻才能構成完整的文獻信息,如果圖書館僅重視收集一次文獻,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文獻檢索的速度。因此,圖書館員應協調好二次文獻、一次文獻之間的關系,并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加強對二次文獻的開發與應用,進一步保障圖書館文獻資料的完整性。
1.2提升研究工作的效率
對于科研工作人員而言,二次文獻與一次文獻處于同種地位,都十分重要,二次文獻作為支持科研人員開展研究的信息工具[2],能夠更加靈活地變換形式,滿足科研人員多層次的需求。二次文獻中包含的資料概述可簡單明了地展現資料內涵,涵蓋科研人員所需知識,有利于激發科研人員的工作靈感,提高研究的效率與質量。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一次文獻的重視程度明顯優于二次文獻,但如果從二次文獻的功能上分析,一次文獻缺少二次文獻的系統性與匯集性,為保障圖書館能更好地服務于用戶,應通過數字化技術,加強一次與二次文獻之間的溝通交流,做到取長補短、共同發展[3]。
1.3實現圖書館的集約化發展
當前圖書館是高校、區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建設,因此,不同等級的圖書館數量較多,圖書館需要根據自身需求引進大量文獻資源[4],在這個收集、整理過程中就必須有資金支持,但如果全部引進一次文獻,將會大大增加圖書館的資金壓力。如果充分發揮二次文獻的作用,促進圖書館朝集約化的方向發展,在確保圖書館資料信息齊全的前提下,合理節省整體開支,實現圖書館的持續健康發展。
1.4弘揚閱讀優良傳統文化
閱讀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沒有電腦、互聯網的時代,二次文獻是用戶查找資料、閱讀資料的基本途徑,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群眾的綜合素質。基于數字化時代下,數據資料的收集與整理也應依靠二次文獻[5],人們必須清楚認識到二次文獻的存在,不僅不會影響到原始文獻的使用,還會更好地幫助檢索文獻資料。
2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開發應用二次文獻的挑戰
傳統二次文獻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呈現出發展緩慢等特點,但人們逐漸意識到二次文獻的重要性,從其功能的角度分析,二次文獻不僅能夠直接檢索刊物,還可全面測驗文獻的質量。根據相關部門統計,當前已經出版的不同國家的二次文獻刊物已經超過7,000種;同時,不同性質、規模的出版機構超過2,000家,此類出版機構主要從事分類、引者、著者、年度、主題等索引工作[6],以保障讀者可迅速查詢到信息資料。此外,為實現二次文獻的良好發展,圖書館也正逐步加快二次文獻與數字化技術的融合,但受到工作人員素質、圖書館資金支持等因素的限制,二次文獻在開發與應用過程中仍存在以下挑戰。
2.1二次文獻的檢索速度較慢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可隨時隨地檢索資料,但在利用二次文獻時,必須要在專人的協助下才可完成對應的檢索環節,即二次文獻本身的檢索要求較高。在數字化時代,網絡檢索工具逐漸增多[7],用戶可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恰當的檢索工具,整個過程可獨立完成。與網絡檢索相比,二次文獻檢索的速度慢,且需耗費較多人力與物力,增加二次文獻在開發過程中的難度。
2.2二次文獻的資源更新較慢
在傳統二次文獻的開發應用階段,互聯網并沒有普及,基于這種背景下,二次文獻在應用過程中并沒有設定網絡開發環節,大多依靠著錄集合文獻信息。但在數字化時代,資源庫大多是通過數據庫的方式展現出來,需要應用大量數字化技術,其資源更新速度、工作效率與質量均明顯優于二次文獻,因此,用戶在選擇文件檢索時通常會偏向數據庫。
2.3缺乏二次文獻開發應用意識
原始文獻是圖書館關注的重點,其與數字化技術的融合較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原始文獻的發展速度,部分用戶會直接略過二次文獻而查找一次文獻[8],導致部分圖書館員認為二次文獻并不重要,缺乏基本的二次文獻開發應用意識。同時,當前二次文獻仍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二次文獻的文獻種類、檢索功能較少,降低了二次文獻的應用率。
3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開發應用二次文獻的途徑
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二次文獻也面臨著極大的發展機遇,圖書館員應充分認識到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二次文獻的重要性,深入挖掘二次文獻的價值,加強對二次文獻的檢索、收集,不斷完善圖書館一次文獻、二次文獻資料信息體系。
3.1打造圖書館二次文獻檢索品牌
二次文獻本身可有效保障資源的準確性,因為二次文獻在收集、整理文獻時,通常是選擇特定領域,再根據用戶需求篩選出對應的信息,所以二次文獻展現著某個領域的研究進程,有著自身獨特的品牌影響力。相關管理人員應加大對檢索品牌、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當前部分國家已經開始著手這項工作,注冊國內有權威的、著名的刊物,使其成為唯一的檢索刊物代理商,如《化學文摘》等。
隨著數據庫的不斷發展,二次文獻雖然發展較為緩慢,但仍未被合并或者替代,說明二次文獻也在不斷創新,其也開始應用數字化技術,從傳統的紙質文檔轉變為交流平臺,在很大程度上轉變了二次文獻的檢索方式,其本質并未發生改變。因此,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圖書館的二次文獻應堅守自身檢索品牌,建立健全資源數據庫,確保二次文獻與一次文獻信息的完整性。
3.2整合二次文獻資源,建立完善的分享平臺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二次文獻存在利用率較低、操作程序復雜、檢索速度慢等多種問題,圖書館應充分認識到此類問題,根據用戶實際需求,不斷整合二次文獻資源,建立健全完善的分享平臺,結合數字化圖書館的創建要求,合理篩選二次文獻資料,使用戶能夠更加方便地查找資料[9]。需要注意的是,圖書館員應將整合重點工作選定為檢索,在保障資源形成完整體系的基礎上,創新圖書館二次文獻檢索功能,盡可能使用唯一的檢索口,才能較為全面地顯示文獻資源、關鍵詞和摘要,在加快文獻資源檢索速度的基礎上,豐富用戶檢索資源的類型,更好地滿足用戶不同層次的文獻資料要求。
3.3重視發揮二次文獻資源的優勢
圖書館負責管理二次文獻的工作人員應重視發揮其本身的資源優勢,加強對二次文獻的宣傳,提升二次文獻的整體競爭實力。需要注意的是,在科學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時代背景下,原始文獻的查找速度逐漸提升,二次文獻與一次文獻相比不具備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但二次文獻仍有較大的市場,特別是對于部分研究人員而言,工作人員可著重注意這一方面,利用該特點進行宣傳,引導用戶了解二次文獻的使用方式,使其能夠熟練運用二次文獻查找信息,盡可能全面發揮二次文獻的作用。圖書館員可通過組織實踐活動等途徑,為用戶展示二次文獻的操作程序,同時,可以在圖書館特定位置擺放宣傳欄,以LED或者圖片等方式,詳細為用戶講解有關二次文獻檢索注意事項。此外,圖書館還可借助微信等APP,開設圖書館工作賬號或訂閱號,及時了解用戶使用過程中的問題,逐步改進二次文獻檢索體系與功能,提升二次文獻的潛在價值。
3.4培養高素質圖書館員
二次文獻指定特殊研究領域,與一次文獻相比,對工作人員的要求較高,特別是二次文獻的編制工作。因此,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圖書館應加大對工作人員的培養,創建一支高素質圖書館員隊伍,更好地開展二次文獻開發與應用工作。首先,圖書館應定期開展員工培訓,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工作人員完成二次文獻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工作,確保文獻資料的系統性和準確性;其次,創建圖書館二次文獻管理責任機制,將責任落實到工作人員身上,提升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計算機技術;最后,培養工作人員良好的實踐能力,開發員工的創造性思維,圖書館還可制訂完善的激勵機制,以激發員工工作的熱情。
4基于數字化時代背景下開發應用二次文獻的發展趨勢
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二次文獻的開發與應用越來越受到圖書館和社會各界的重視,為優化二次文獻的資源整合過程,應把握二次文獻的整體發展趨勢,具體而言,分為以下幾個方面:①逐步建立全文數字系統。在收錄二次文獻時,應按照對應的原則與范圍,將全文數據庫與二次文獻有機統一,進而形成自身的發展特色,拓寬整體生存空間。②資源共享趨勢越來越明顯。圖書館員在集成二次文獻資源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二次文獻的作用,在整合二次文獻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遵循文獻核心與本質的基本原則,通過二次文獻全面反應出一次文獻的內容。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員工應設置合理的顯示字段、檢索內容,協調好服務平臺與二次文獻資料之間的關系。③科學增加二次文獻數據庫的功能。如提供一次文獻的網絡鏈接、網絡資源的鏈接、其他不同類型的鏈接等。
5結語
綜上所述,二次文獻作為讀者在檢索資料過程中的主要手段,不僅能夠全面地提供文獻資料信息,在數字化時代下更可以深入挖掘文獻資料的價值,實現區域間資源共享。受到多種內外部因素的共同限制,圖書館在開發與應用二次文獻的過程中,仍存在檢索速度、資源更新速度較慢等問題,導致二次文獻的開發進展緩慢。在實際開發與推廣的過程中,圖書館應充分發揮二次文獻的自身特征,將數字化技術應用在檢索、收集資源的過程中,以提升文獻檢索的準確率和速度。
參考文獻:
[1]崔平麗.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于圖書檔案資源管理效果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5(24):94.
[2]姚春玉.公共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發展路徑探析:以柳州市圖書館為例[J].柳州師專學報,2014(4):98-100.
[3]胡來華.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做好科技檔案三次編研工作[J].蘭臺世界,2013(S6):69.
[4]祝巍,劉宇.以二次文獻開發為途徑提高外文書刊利用率:以沈陽體育學院圖書館為例[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6):58-60,65.
[5]梅向東.重視二次文獻的開發利用提高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利用率[J].科學與財富,2012(4):119.
[6]王永華.淺談公共圖書館二次文獻的開發與利用:以天津圖書館建國前中文期刊目錄編制為例[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6(8):70-73.
[7]張紅芹,趙乃瑄.下一代圖書館管理系統資源管理功能探討:基于功能映射視角[J].圖書館論壇,2015(7):98-104.
[8]宮昌俊,李媛,徐建華,等.基于感知學習風格的公共圖書館閱讀體驗研究:以江陰市圖書館為例[J].情報資料工作,2016(2):102-107.
[9]丁遒勁,曾建勛.數字環境下國外學術內容運營商發展特征分析[J].情報資料工作,2015(1):97-101.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