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燕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智庫
摘要:圖書館要敏銳地調整服務模式、轉變思路、提升應對能力,努力朝著以科學知識服務科學咨詢,以科學咨詢支撐科學決策,以科學決策引領科學發展的方向前進,走出一條適合時代需要又不拘一格的創新發展之路。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6)12-0089-02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更加成熟更加穩定的制度體系,必須切實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充分發揮智庫在治國理政中的重要作用。
1智庫
智庫(Think Tank),即智囊機構、智囊團,也稱“思想庫”,是指由專家組成、多學科的、為決策者在處理社會、經濟、科技、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問題出謀劃策,提供最佳理論、策略、方法、思想的公共研究機構[1]。智庫作為一種相對穩定的研究、咨詢機構,在提供決策建議、創造思想產品、引導輿論、培養人才、促進外交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智庫在推動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作用越發凸顯,智力資源已成為國家、民族最寶貴的資源。作為國家智慧成長的重要培育土壤,我國各類型圖書館一直為提升國民素養、培養人才、促進國家智力資源的豐富與發展做著重要貢獻。
2擅存還要擅用,做智庫的“參謀”
智庫是由不同學科背景的專家學者組成,針對經濟、社會、軍事、外交等公共事務和突發事件開展研究、出謀劃策、提供解決方案[2],其主要業務內容是政策研究,或是以學術研究為支撐的決策咨詢研究,側重關注各類政策問題,強調時效性、實用性和對策性[3]。智庫需要得到廣博知識和海量信息的支撐,但這種支撐不僅是因為圖書館擁有開展科學情報傳遞工作的物質條件——系統、豐富、全面的圖書信息資料,更重要的是需要高質量、高水平的知識服務能力與情報應對機制。圖書館是知識信息的重要集散地,無論是面對傳統載體還是新興的獲取途徑,基于對知識信息吸收、處理的規范流程,圖書館都能確保特定知識信息集散過程的及時性、對口性與專業性。針對智庫需求,圖書館能有效做到特定知識信息資源建設及情報挖掘,在智庫的咨詢研究活動中發揮知識信息的支撐作用,能充分發揮成果評價與推介的優勢,推動智庫研究成果轉化,并對成果實施效果進行監督評價;還可充分發揮情報搜集、整理、分析、研究的優勢,生產出有翔實資料佐證、直觀的成果,使智庫更具輔助性、靈活性、參與性。
圖書館不僅要著力于對知識信息的搜集存儲,還要在知識信息的運用上下功夫,提高服務層次,做智庫的“參謀”、決策的支撐。作為我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在這方面做了良好的示范。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圖書館一直為中央和國家領導機關提供立法決策服務,摸索出信息聯絡員制度,直接服務于國家領導人的信息報送機制等;1998年率先在全國圖書館界推出“兩會”咨詢服務模式,為“兩會”代表、委員參政議政提供文獻信息咨詢;自1999年起與多個國務院部委合作,建立部委分館,提供觀點摘編、輿情監測、專題咨詢等服務項目;2008年推出了立法決策服務平臺,通過對國家圖書館豐富數字資源的提煉、整理、分析、研究,并全面、及時、有效地為立法機構提供輔助材料。同時,國家圖書館還自主開發了“各國議會數據庫”“國情概況”“國際組織”“省情概況”等專題數據庫,把研究信息、整合信息作為圖書館價值升級和戰略轉變來突破,展現出知識信息服務機構在面對知識經濟和數字時代的機遇與挑戰時做出的積極應變[4]。
3為智庫營造有利于集眾思、善明辨、勇創新的文化氛圍
1975年,國際圖書館協會聯合會(以下簡稱“國際圖聯”)在法國里昂召開了圖書館職能科學討論會,會議一致認為:圖書館的職能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以及開發智力資源。圖書館擁有人類長期積累的智力資源,并對這種智力資源進行開發并提供利用;通過文獻展覽、知識講座、讀書活動、館際互動等形式培育智慧成長的環境,根據不同類型圖書館的主要職責營造不同的文化氛圍;在知識展示、推介等文化活動中,有選擇性地推廣跨學科、跨專業、跨領域的優秀成果;在成果陳列時,將一些有鮮明觀點的,有特別見解的成果放在顯著位置;組織專題學術討論活動時,廣泛邀請專家學者;注重館內環境設計,專設休閑討論區,營造輕松舒適的氛圍,有利于人們分享討論、抒發己見。
4重視資源建設,真正做到按需布局、按需建網
圖書館資源采集是圖書館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直接反映圖書館的發展規劃,影響圖書館的內容建設,關系著用戶的滿意程度。服務智庫的圖書館,要深入了解智庫的定位與發展方向,對館藏做結構性的設計,滿足研究的實際需要。
4.1知識資源與人才資源在智庫建設中同等重要
中華民族自古就是一個尊重知識、尊重創造的民族。以東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曹操為例,有人說他謀略江山有所成就,與其善存智慧、知人善用、唯才是舉密不可分,同時曹操喜愛《墳》《典》和《六藝》之學,在統一北方的混戰中,注意對圖書的保護和搜整;建安五年,曹操擊敗袁紹,下令“盡收其輜重圖書珍寶”;曹操任魏公后,設置了掌管典籍的官吏,廣收在戰亂中散佚的東漢官府和民間藏書,“采輟遺亡”,藏在中外三閣和秘書省,還請蔡文姬講其藏書之事,蔡文姬“繕書送之,文無貽誤”。由于曹操重視國家的文化建設,逐步建立了魏國的國家藏書[5]??梢?,智庫建設是個大概念,不僅是人才的聚集地,還有文化氛圍、知識資源的建設,這些共同發揮著智庫的有效作用。
4.2加強資源采購的針對性,注重特定知識信息資源的發掘與占有
擁有獨特的知識信息資源是許多智庫所追求的,他們不惜重金和心血打造一個只屬于自己的知識寶庫,并對其進行深層次的建設與研究,甚至有的智庫就曾是圖書館。如:美國知名智庫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Revolution and Peace),原是“胡佛戰爭圖書館”。該機構搜集、保存了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形成和發展有關的大量歷史資料,至今共有160萬冊藏書,6萬多個微縮影片文件,4,000萬件檔案和25,000多種期刊,主要服務歷史、經濟、政治和社會學等學科研究[6]。憑借如此龐大、專業的近現代歷史文獻資料,該機構取得了一系列豐富的研究成果,也完成了向高端智庫的成功轉型。
4.3恢復現有資源,積極促進區域資源無障礙共享
為研究更好的服務智庫,圖書館應將自身打造成為能對區域知識信息進行充分掌控、合理布控、自由調控的角色,圖書館可以繪制涵蓋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區域性知識地圖,在圖書館資源不能滿足用戶需要的時候,圖書館應知道這樣的知識信息可以在哪里找到,哪些專家可以解決哪些問題,對知識信息進行高層次的挖掘、開發與儲備;還可以參與高校知識信息共享平臺建設,服務智庫的圖書館可以由智庫的隱性知識資源作為共建共享條件去換取顯性知識資源。
5大數據思維為圖書館服務智庫注入新的活力
技術是推動進步的關鍵因素,思維模式的轉變則是推動進步的潛在動力?!按髷祿奔仁且环N先進技術又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模式。服務智庫的圖書館應該在這場變革中大膽利用技術、嘗試轉變思維。大數據思維給知識信息服務的啟示是:①重關聯、輕因果的大數據思維提示圖書館在開展知識信息服務的時候要重視碎片信息的關聯性。②重整合、輕管理的大數據思維提示圖書館知識信息服務要重視知識網絡、知識地圖的構建。③數據無處不在,大數據思維讓人們懂得知識信息服務要學會用數據說話,服務工作要細化。④大數據之“大”思維幫助知識信息服務洞悉用戶的真實需求,注重知識服務的連貫性、持續性、深度呈現性[7]。
參考文獻:
[1]MBA智庫百科.智庫[EB/OL].[2016-02-10].http://wiki.mbalib.com/wiki/智庫.
[2]呂余生.關于建設社會主義新智庫的思考與探索[J].學術論壇,2009(12):143-146.
[3]中國智庫報告[EB/OL].[2016-02-25].http://www.1think.com.cn/ViewArticle/html/Article_4FFA4A807C07BCF4B4EF9BFBD2 A90C8B_15507.html.
[4]屈菡.隱身圖書館的“國家智庫”:國家圖書館立法決策服務發展歷程及成效[N].中國文化報,2013-09-27.
[5]李玉安,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M].北京: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18.
[6]百度百科.胡佛研究所[EB/OL].[2016-02-25].http://baike.baidu.com/link?url=8foIwao a5-YOW33873LU_ZIG9-mosG0QrHvD6DApq ZDw-V0Ntjv1opWsgbKfY_CzK7wsJOPfWxXvSM zrv97Dwa.
[7]宋海龍.大數據時代思維方式變革的哲學意蘊[J].理論導刊,2014(5):88-90.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