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松 須小莉
(上外松外學校體育教研組 上海 200234)
可穿戴設備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SWOT模型的分析
趙松 須小莉
(上外松外學校體育教研組 上海 200234)
該文構思將智能可穿戴設備與日常體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作者從SWOT分析模型角度對可穿戴設備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進行分析,并提出對策和實踐性建議,旨在提高中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SWOT模型 智能可穿戴設備 體育教學 數據采集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可穿戴設備、手機與移動互聯網早已進入大眾的日常生活,日趨成熟的可穿戴設備在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都進行了廣泛應用。從運動訓練研究的角度分析,現階段的可穿戴設備主要通過運動傳感器捕捉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和生理指標等,為科學和合理的運動訓練提供可視化的理論支持。從大眾體育運用的可穿戴設備的角度分析,主要記錄用戶全天的運動數據及睡眠功能等,幫助用戶了解自身的運動情況,從而有利于用戶制定和實施自身的運動計劃。智能可穿戴設備具有交互性、便攜性、數據性等特點,對于學校體育運動數據的收集、分析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以下通過SWOT模型來分析可穿戴設備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前景,其對新一輪的體育教學改革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2.1 優勢分析(S)
(1)構建學生“健康云”數據庫。
體育課程作為從小學到大學的一項常規課程,一直未被外界得到應有的重視,究其原因之一便是體育課堂的學生身體機能狀況變化不能得到一定的“分數”體現,即所謂的量化數據。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出現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建立個人完備的身體狀況數據庫,利用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數據收集并進行分析,通過云端數據構建學生成長的“健康云”數據庫。
(2)科學指導,區別對待。
通過智能可穿戴設備測得課堂學生的身體數據能更加規范化和科學化指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如日常教學中如何達到學生的最佳心率,且將這種最佳心率維持到一定的時間范圍內,從而改變以往粗放式的體育教學模式,同時針對不同學生測得的數據做到區別對待。
2.2 劣勢分析(W)
(1)設備價格居高不下,暫時難以實現中小學全面化覆蓋。
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健康醫生”,不僅僅是一種硬件設備,更是通過軟件支持以及數據交互、云端交互來實現強大的功能,但由于新興的設備和一些科技元素使得智能可穿戴設備價格居高不下,從資金的投入方面看,給在中小學體育教學普遍開展帶來了一定的困難。表1是對市場上可穿戴設備的簡單分類和價格定位。
(2)設備功能不能完全滿足日常體育教學所需。
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智能可穿戴設備適用于體育教學的主要是兩大類,一類是體能類設備,一類是技能類設備。體能類設備較為普遍,技能類設備主要運用于高水平的運動訓練過程中,且價格相對昂貴。體育教學活動是體能與技能教學相結合的活動,就現今來看,可穿戴設備上的數據監測和統計還是基于各個硬件開發商設定的,不能完全滿足日常體育教學所需。
2.3 機遇分析(O)
(1)引導課堂學習和課外體育評價向量化轉變。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念也在不斷革新,信息化技術的不斷進步能更好地協助體育課程改革。作為日前流行的可穿戴設備,學生通過佩戴設備進行課堂學習一方面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 習興趣,另一方面通過課后設備與終端的連接將數據導入,通過數據平臺觀看學生的運動情況,如心率、步數等,這些量化的數據能很好地反映學生在課堂上的運動情況,方便教師或者學生自己設定更為明確的課堂運動數據目標。
(2)促進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校園化”。

表1 2015年度可穿戴設備終端功能、分類及價格范圍
21世紀是信息化技術十分發達的時代,現如今可穿戴設備作為一種時尚,影響著大眾健身潮流,雖然設備較多,但可穿戴設備上的數據統計還是基于各個硬件開發商設定的,卻很少有適用于學校體育教學的設備。
2.4 威脅分析(T)
(1)教師隊伍應用智能設備的能力有待提高。
智能可穿戴設備作為一種新興設備引入校園還存在著很多的不適應性,如設備的穿戴以及終端數據平臺的管理與運用等,教師對設備運用的熟練程度和對學生數據的處理能力有待提高。
(2)合理的課堂教學量化評價標準有待完善。
智能可穿戴設備可通過傳感器測量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后的運動數據,但怎樣衡量學生的這些數據從而能達到體育學習與健身的目的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如不同學習內容的不同評價標準。
3.1 結論
可穿戴設備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應用的優勢:幫助構建學生長期的運動數據庫,幫助教師科學指導,區別對待。劣勢:設備價格居高不下,暫時難以實現中小學全面化覆蓋,且設備功能不能完全滿足日常體育教學所需。機遇:引導體育學習評價向量化轉變,促進智能可穿戴設備的“校園化”。威脅:教師隊伍應用智能設備的能力有待提高,以及就目前來看缺乏合理的課堂教學量化評價標準成為可穿戴設備在中小學開展的挑戰。
3.2 建議
(1)利用智能手環等價格適中的智能可穿戴設備,構建學生成長運動記錄的“健康云”。
近些年由于“云”概念的提出,使得智能可穿戴設備在進行數據收集、匯總與分析方面便利了很多,且可以長久保存。選擇價格適中的智能手環類型設備對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的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同時對學生的課堂運動情況進行更科學的數據收集和處理分析,監測到學生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課堂運動數據,形成每個學生自己的健康運動數據庫,進而形成學生成長的“健康云”。
(2)采集針對性運動數據資源,構建各校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數據分析平臺。
隨著智能可穿戴設備技術的快速發展,搭建智能可穿戴設備的后臺數據分析平臺顯得格外的重要,就目前來看,可通過收集學生日常的運動數據,從而構建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數據分析平臺。
[1]李加寧,張龍,慶賀琴.“可穿戴設備”趨勢下太原國際馬拉松賽的SWOT分析[J].搏擊(體育論壇),2015(12):72-74.
[2]劉樂.比賽數據采集分析在中超聯賽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宋加袁.穿戴設備與體育教學的結合構想[J].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2015(7):44-46.
[4]陳立龍,宋建文,王穎,等.基于可穿戴設備的體育運動可視化管理[J].系統仿真學報,2014(9):2028-203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11
G633
A
2095-2813(2016)12(a)-0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