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奧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研究①
劉冬奧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 200438)
目的:觀察16周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方法:上海市寶山區高境二小三年級3個自然班的學生,將3個班學生分為花樣跳繩組、傳統跳繩組、對照組(常規體育課)3組,每組20人(男女各10人)。干預周期為16周,每周3次,每次45 min。干預前后對3組同時進行體質測試。結果:(1)花樣跳繩運動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身高、體重和爆發力素質。(2)花樣跳繩運動相比傳統跳繩運動和常規體育課對學生肺活量的提高效果更為顯著。
花樣跳繩 跳繩 小學生 身體素質
跳繩運動雖然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作為傳統跳繩的升級版——花樣跳繩運動在國內來說還算是一項新興的運動,國內外對花樣跳繩的研究甚少,而花樣跳繩對小學生的影響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筆者希望通過研究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為廣大中小學開展花樣跳繩運動提供理論依據,讓更多的人接受花樣跳繩運動,認識到花樣跳繩的健身效果。

表2 實驗前后傳統跳繩組身體素質指標組內自身比較結果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的實驗對象是上海市寶山區高境二小三年級3個班的學生,因為學生都是在一、二年級沒有接觸過花樣跳繩,到三年級才開始接觸花樣跳繩,學習花樣跳繩的起點相同。實驗前對3個班學生進行身體素質檢測并獲得知情同意,選取同意測試并且身體素質相近沒有明顯差異的學生,剔除之前接觸過花樣跳繩和身體素質突出的學生進行測試,沒有獲得知情同意和身體素質突出的學生也一起上課但是不進行測試。根據實驗前檢測,在每個班當中選取同意測試并且身體素質符合測試條件的學生20名(男女各10名),并將這3個班的學生分為花樣跳繩組、跳繩組和對照組(常規體育課)。
1.2 研究方法
1.2.1 運動干預方案
花樣跳繩組在每周3節體育課上,進行花樣跳繩教學練習,包括個人繩、車輪跳、交互繩、單長繩。傳統跳繩組以速度跳、長繩繞八字等傳統跳繩方式為主進行教學。對照組只是按體育教學大綱進行每周3次普通體育課教學。干預周期為16周,每周3次,每次45 min。
1.2.2 測試方法
3組學生在實驗前后同時進行測試,測試指標包括:身高、體重、50m成績、肺活量、坐位體前屈。實驗前后按照《國家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標準》進行測試。
1.2.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組內前后差異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差異采取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實驗前后3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結果變化
實驗后,通過對3組學生身體素質測試,發現花樣跳繩組的學生在身高、體重、50m成績均差異非常顯著(P<0.01),通過實驗前后的均值比較,身高、體重指標的均值均得到提高,50 m成績指標均值有所下降(見表1),即表明花樣跳繩組學生在實驗后身高增高,體重增加,50m速度成績提高。傳統跳繩組的學生身高、體重差異非常顯著(P<0.01),肺活量也存在顯著差異(P<0.05),通過實驗前后的均值比較,身高、體重指標均值均得到提高,肺活量指標均值有所下降(見表2),即表明傳統跳繩組的學生身高增高,體重增加,肺活量減小。對照組的學生在身高、體重、肺活量、坐位體前屈成績差異非常顯著(P<0.01),50 m速度成績也存在顯著差異(P<0.05),通過實驗前后的均值比較,身高、體重指標的均值得到提高,肺活量、50m成績、坐位體前屈指標的均值有所下降(見表3),即表明對照組的學生在實驗后身高增高,體重增加,肺活量減小,50 m速度成績提高,坐位體前屈變差。
2.2 實驗后3組學生各項指標測試結果
由表4可知:16周運動干預后,與干預前比較,3組學生之間身高、體重、50m成績、坐位體前屈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肺活量顯著性差異非常明顯(P<0.01)。通過3組間均值比較,表明花樣跳繩相比傳統跳繩與常規體育課對學生肺活量的提高效果最好。

表3 實驗前后對照組身體素質指標組內自身比較結果

表4 實驗后學生身體素質指標組間比較結果
該研究結果顯示,花樣跳繩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身高、體重和50m成績。因為花樣跳繩是一項縱向運動,增加了對骨骼生長的刺激,以及小學生處于生長發育期,身高、體重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增長。50 m成績的提高可能是由于,花樣跳繩運動參與的肌群多,每一個動作的完成都需要全身肌肉的協調配合,腿部還要克服自身重量不斷跳躍,提高了腿部力量和全身肌肉的協調配合能力。
該研究結果顯示,花樣跳繩相比傳統跳繩和常規體育課對學生肺活量的提高效果最為顯著。其原因是花樣跳繩是一項全身運動,每跳起一次,全身的各個器官和肌肉都在運動,能量消耗量和需氧量巨大,相比傳統跳繩,花樣跳繩動作種類繁多、繩種豐富多樣,結合了舞蹈、武術、體操等元素,運動量遠高于傳統跳繩和常規體育課。
該研究表明,花樣跳繩運動有利于小學生身高增長、體重增加、爆發力水平的提升,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水平。
[1]楊小鳳.花樣跳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2]楊小鳳,李建國,林承德,等.花樣跳繩對13~15歲少年健身效果影響的實驗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68-70.
[3]焦佳欣,莊潔,丁超.12周花樣跳繩運動對小學生體質的影響[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6(3):279-281.
[4]孫紅英,王德剛.花樣跳繩促進高中女生身體素質發展的實踐研究[J].運動,2013(8):138-139.
[5]康杰,周勇,何曉鋒.跳繩運動結合丙酮酸鈣對肥胖女大學生脂肪代謝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08(2):99-102.
[6]韓延柏.花樣跳繩對初中學生體質影響[J].中國公共衛生,2014 (10):1357-1358.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22
G804
A
2095-2813(2016)12(a)-0122-03
劉冬奧(1992,2—),男,漢,湖南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花樣跳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