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連線·
【本刊訊】近日,國際機器人檢測認證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論壇由國家發改委、質檢總局、工信部、認監委、工博會組委會聯合主辦,研討建立機器人標準檢測認證體系,推進機器人產業有序健康發展,并正式發布“中國機器人認證”標志。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出席論壇并致辭,并與質檢總局副局長張沁榮、工信部黨組成員金書波、上海市副市長周波、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年勇、認監委總工程師薄昱民一同為“中國機器人認證”標志揭牌。
林念修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機器人制造領域,完善質量標準、健全檢測認證、加強社會共治,規范市場秩序,促進公平競爭已成為當務之急。“中國機器人認證”的發布標志著中國機器人標準檢測認證體系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也預示著技術標準、質量規范、章程制度將在未來機器人產業發展進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為發揮好“中國機器人認證”對產業發展的引導和規范作用,營造更加公平健康的市場環境,必須更加注重標準支撐、認證引導、社會共治、制度建設和國際合作,進一步完善標準檢測認證體系。
有關政府部門領導、院士專家,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行業組織、認證機構代表等600多人參與了此次論壇。
(趙平)
【本刊訊】近日,工信部、吉林省人民政府在吉林省長春市共同舉辦“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專題研討會暨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合作框架協議簽約活動。工信部副部長懷進鵬,吉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高廣濱出席會議,并分別代表工信部、吉林省簽訂了《工業和信息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合作框架協議》。

懷進鵬指出,工信部正在積極推動構建“基于寬帶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汽車與智慧交通應用示范”的部省市合作網絡,大力促進寬帶移動通信、電子信息與汽車制造業以及交通運輸服務領域的融合創新和轉型升級。懷進鵬強調,我國已經在5G、智能駕駛、智慧交通、人工智能等領域取得一定研究成果,通過對這些領域的迭代創新,推進不同領域的跨界融合、生態重構,緊緊抓住未來發展機遇,逐步解決產業發展大而不強的頑疾,進而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發展。
懷進鵬表示,通過開展試點應用,有助于整合吉林乃至東北地區的產業、科研院校和政府資源,增強技術、產業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與產業發展。
(高潔)
【本刊訊】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國制造2025》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工信部于近日發布了《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提出,以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市場需求為主線,質量和效益為核心,技術創新為驅動力,高端材料、綠色發展、兩化融合、資源保障、國際合作等為重點,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拓展行業發展新空間,到2020年底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邁入世界強國行列。
《規劃》提出,開展公共云服務平臺和能源管控中心建設,集成企業研發系統、信息系統、運行管理系統,逐步推進工業軟件、數據管理、工程服務、技術標準等資源開放共享和云應用服務。基于加強設備智能化管理、提高產品質量穩定性等需求,建設基因礦物加工、建模仿真、虛擬現實應急救援演練、全流程設備智能管理、產品質量智能管控等平臺。建設具有設備智能維護、產品質量監控、工藝流程優化分析及全流程故障診斷等多種物聯網功能的礦冶及有色金屬加工智能服務云平臺。作為“十三五”時期指導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專項規劃,將促進有色金屬工業轉型升級,持續健康發展。 (程勇)
【本刊訊】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認監委聯合發布通知,部署開展城市軌道交通裝備(以下簡稱城軌裝備)認證工作。通知要求對車輛、信號系統等重點裝備及關鍵零部件逐步推進自愿性產品認證,力爭到2020年實現城軌裝備重點產品認證全覆蓋,對直接關系運營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城軌裝備,依法開展強制性認證。
通知要求,城軌裝備認證檢測機構須具有國家認監委批準的相關資質,具備與從事城軌裝備產品認證活動相適應的認證檢驗檢測等技術能力,嚴格依據法律法規開展認證工作;要建立責任追溯機制,加強誠信體系建設,不斷提升認證結果的公信力;城軌項目相關單位要重視認證結果采信,積極將認證結果應用于供應商質量信用評價、招投標采購、裝備制造和工程建設監督、驗收等環節。通知指出,各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認證認可監督監管部門要為開展城軌裝備認證工作制定完善相關政策,加強監督管理,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確保認證工作規范有序。
此次開展城軌裝備認證,是通過與國際接軌的質量管理方式,促進城軌裝備提質升級、助力我國先進城軌裝備產業走出去的有效途徑。 (劉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