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
現代教學認為:數學課不應該是讓學生背數學、記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讓學生“做”數學,感受數學的樂趣。而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是學生“做”數學的最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它集圖、文、聲、色、像于一體,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在教學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信息強度,增大信息密度,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人人發展。化抽象為具體,促進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不竭動力,是學生渴望獲得知識的情感意向,是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核心,是學習的強化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能有效的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我們在設計課件這一部分時,采用動畫顯示直線、射線和線段。例如,可以使線段自左飛入,然后按動畫疊放次序播放,射線是線段基礎上一端的無限處長及把線段兩端處長得到直線,這種在原有圖形基礎上的動畫展示過程的方法讓學生體驗到線間的對應關系,加深了對“線”的特征的掌握。
二、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增強信息強度
從信息論的角度看,現代教育技術是信息傳播的載體。傳播信息時,在大與小、遠與近、快與慢、動與靜、整體和部分、外表與內觀等方面相互轉化,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教師可根據課堂教學的需要進行設計和處理。教學中,通過移動、閃爍、顏色、聲音對學生的同時刺激,增加了信息強度。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時,在備課、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上確實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課堂上,只要點按鼠標,就能在短時間里直觀、形象地演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提示概念。如幾何圖形是中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學生在生活中積累了一些感性經驗,但空間觀念是十分抽象的,對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比較復雜的圖形,為了使學生能很快地抓住問題的實質,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圖形的設計,讓圖形的某些部分出現閃爍,強化視覺效果,這樣做形象直觀,生動可感,使學生很容易全能理解所學的知識。
三、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發展空間想象
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計算機媒體則能將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角的認識”教學中,動態演示角的形成:先出示一個點,再引出兩條射線,使學生很容易理解“從一個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比較角的大小時,先出示兩個角,再利用動畫使兩個角的頂點和一條邊分別重合,演示比較大小的方法,學生很直觀地看出哪個角大,哪個角小。教學角的大小與兩邊的長短無關時,計算機上先顯示一個角,動態演示兩條邊無限延長,讓學生觀察角的大小有無改變,從而使學生形象、直觀而又深刻地認識到“角的大小與角的兩邊畫出的長短沒有關系”。這樣設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而動態的畫面與學生的思維活動活動緊密相聯,學生的主動性得到發揮,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得到發展。
總之,利用多媒體輔助進行教學,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使學生的數學知識、能力和思維等智力因素也得到了發展,真正將課改精神落實到實處,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去“做”數學,享受在“做”中學數學的樂趣。同時,現代教育技術又是知識傳輸的有效載體,合理的使用多媒體輔助數學教學,是更新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措施,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從而使數學學習能夠更加生動,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