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童年是什么?是一顆顆甜甜的糖果,吃在嘴里,回味無窮;是一件件玩具,拿在手里,其樂無窮;童年是一串串的歡歌笑語,天真無邪……然而,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看到《童年的秘密》一書時迸發出來了。
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泰戈爾
泰戈爾的這句話直觀的概述了我對《童年的秘密》前半部分的最直觀的感受:孩子的未來如果是一片天空,這片天空沒有留下翅膀的痕跡,而我,已飛過。
《童年的秘密》是由意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的,這本書中,蒙臺梭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他認為,兒童的生長有其自然的規律,兒童的發展有其自然的進程。這就好比孩子是一顆幼苗,幼苗是需要自己成長的,而我們所做的工作只需靜待觀之,需澆水時澆水,須施肥時施肥,而不能拔苗助長。教育兒童就應該遵循這個自然規律,讓他們朝著該有的方向發展。成人應該只是一個引導者,起著催化劑的作用,而不應該幫他們畫好路線。孩子們性格各有不同,我們應該有針對性的給予他們需要的,這和夸美紐斯的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的觀點是一致的。
初讀《童年的秘密》是在剛畢業不久,她如一盞濃霧中的燈塔,曾為我,一個迷茫搜索在通往幼兒心靈世界道路上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時隔八年,當我再讀《童年的秘密》時,一種來自精神的感召和力量的鼓舞,在內心的涌動更加的深刻。如果說初讀為我開啟了一扇門,幫助我端正了對幼兒教育的認識并學會了解觀察和了解幼兒的重要性,那么再讀時,此書讓我對蒙臺梭利的教育觀有了更為全面的了解和更為辯證的態度,并在這種了解和態度中加深了自己對幼兒的尊重、理解與責任,堅定了自己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與追求的信念。《童年的秘密》是一本可以推動我們幼兒園教師課堂教學的好書。
一、愛的智慧(一)
《童年的秘密》中,最打動我的是《愛的智慧》這一章節,最打擊我的也是她隨手寫下的這樣一句話:“社會有愧于兒童”
談到這個問題,蒙臺梭利嚴肅的指出:“即使兒童生活在比較幸運的環境中,他們也被限制在他們自己的房間里,有陌生人照管。他們不可以進入父母的房間。沒有一個地方可使他們感到他們被理解了,可使他們進行自己的活動。他們必須保持安靜,不碰東西,因為沒有一樣東西是他們自己的。每樣東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全部都是成人的財產,結果對兒童來說都是禁物。”
“那么兒童擁有什么呢?一無所有。”
閱讀上述段落,我有一種驟然被擊中的感覺,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內心的某些根深蒂固的觀念被擊打的粉碎。可能在這之前,我和所有的教師一樣,始終認為兒童不僅僅是社會的中心,也是家庭絕對的中心,他們吃穿不愁,衣食無憂,幾乎個個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當我們在換個角度看看,你會發現我們所創造和制造出來的這一切不過就是成人世界準備的一場盛宴而已。而孩子呢?在這個由成人控制的世界,孩子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的。蒙臺梭利給出的答案是:“孩子被放逐到社會的邊緣”。
聯系到我們早前的教育弊端,不禁讓我唏噓不已。在幼兒園反復教育,你不可以和爸爸媽媽頂嘴;老師講話你不可以隨意插嘴;小孩子不可以到處亂跑;你也不可以和小伙伴爭搶玩具……那么多的不可以,弄得孩子四處碰壁。我開始反思,在我的曾經的課堂教學中是否也都存在這樣那樣的不可以。
回想幼兒園的時光,我恍然大悟,在美術活動中,我總是拿出一張張正方形的紙讓孩子在紙上畫畫,有時候,我還會給孩子一些自以為是的啟發,做一些示范畫,而孩子在聽了我所給的啟發及所畫的示范畫中進行一步步的臨摹,那并不是孩子真實的想法,也不是孩子真實的水平。我也反思到我們一邊要求孩子要有創造性,可一邊又給了孩子一張有局限性的方形紙條,那么多來自成人的意識形態的入侵,讓孩子的畫面不再童真,讓很多孩子不再可愛。
教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職業。教師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用自己的心血傳授社會的倫理、生產技能和文化知識。教師,關乎到孩子們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是一個通向未來的職業。正因教師的職責如此重大,才被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喻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孩子們的心理成熟的也越來越快,比起知識、技能或者是物質,我們更應該去關注他們的精神世界。作為幼教老師,我們和孩子們有著很長的相處時間,我們更應該去探索他們的思維,像孩子一樣去思考,才能發現他們想要的,他們需要的。我們應該創新教學理解去適應幼教的改革,去為孩子們提供一個更優質的成長和學習環境。
二、愛的智慧(二)
《童年的秘密》第四章中提出成人在何處阻礙兒童的發展中講到有目的的活動,成人以“效率最大化”這條準則作為行事原則。的確如此,當我看到班里有些孩子用笨拙、耗時、略點愚蠢的方式完成一件事時,總會忍不住上前去幫他們完成。數學活動時、科學探索中、美工活動、自主游戲中,都是無處不存在這樣的事情,為了能讓孩子在成人認為夠的時間中完成任務,成人可以中斷孩子的探索或者直接代替孩子的操作,而此時,還有很多所謂的教育者,并不知道這樣做的危害,其實我們卻在不知不覺中抹殺了孩子身在其中的樂趣,孩子不會去考慮所謂的效率。
看到這里,就讓我想到,在我們班里的趙宇小朋友,她很特別,上課的時候,她是聽得最認真的一個孩子,可是她從來不回答問題,做作業每次都是要等到最后才完成。看到她的這種情況,我向孩子的媽媽了解了一些她的情況,知道她在家是一個非常活潑的孩子,愛說愛笑。為了讓寶貝能大膽的展現自己,上課的時候,我常常請她回答問題,剛開始的時候,她的聲音就像蜜蜂的叫聲,或許只有離她最近的孩子才能聽到。而每次她回答完問題,我會變著法子的告訴她,她有些許的進步。短短的半年時間,寶貝從原先的不愿意親近小朋友到擁有了好幾個好朋友;從不敢回答問題到現在也會偶爾舉起手來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從原先內向的不敢動手操作到現在能大膽的到社區進行舞臺表演。我看到了孩子的進步,她是在我們的一次次的鼓勵下成長起來的,孩子的世界,并不能用我們所認為的“效率最大化”來解釋。
蒙臺梭利毫不客氣的指出:“兒童是什么呢?對于那些更關心自己富有吸引力的工作的成人來講,兒童永遠是一種惹麻煩的根源。”但我所發現的是,在兒童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很多的樂趣,兒童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她們對一件事的專注,他們的天真無邪……
在所有教師中,幼教是最為特殊的一類群體,因為孩子年齡小,判斷力、自制力和自我保護能力都非常弱,我們承擔著更多的責任,而想要給每一個孩子好的教育、引導,真的非常不易。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啟蒙教育,幼兒園是兒童走向社會的第一站,人生最初的幾年,是決定和影響人一生的發展,是道德觀念、行為習慣形成的關鍵期,而幼兒教師是這個時期對其產生影響的關鍵人物,在這個階段老師的語言行為,為人處事,時刻都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甚至對幼兒今后的一生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幼兒園的教育面對全新教育體制的制定、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需要等等許多挑戰,這些挑戰要求我國的幼兒教育必須不斷改革去適應目前整個社會大環境的眾多需要。
我們可以從自身做起,不斷的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多看、多讀一些好書,了解孩子的成長特點,抓住孩子的各個關鍵期,才能使我們的孩子接受到更加優質的教育。工作之余,我會不斷閱讀關于幼教類的專業書籍,研究孩子們的心理,探索他們的世界。在和孩子們的接觸過程中,我看到每個孩子都是色彩斑斕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興趣愛好,我們一直在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打量孩子們,一味的傳遞知識和技能,這其實無視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大程度上抹殺了孩子們的天性和創造性。
有了《童年的秘密》的指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根除潛藏在我們心中的偏見,重新去了解兒童,理解兒童,發現兒童,努力為他們創造一個適宜于他們成長的空間,還孩子一個色彩斑斕的童年,讓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能得到充分的生長。也許有那么一天,我們會驚喜的發現,生命自身的潛能創造了屬于他自己的奇跡!
讀完整本書,我的感覺是它就像一縷清風吹開了籠罩在我心頭的迷霧,也如同一粒仙丹使我茅塞頓開,讓沉寂了許久的思緒打開了翅膀,讓迷失了方向的心靈再一次找到了出口。在生命偌大的坐標系里,找到自己那一點最恰當的坐標,我們的教育才會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