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杰

TPP之死,宣告了特朗普時代的提前開啟,也預示著美國對多邊自由貿易失去興趣。
特朗普勝選帶來的沖擊剛剛開始,美國國會已經宣布不會對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又稱“經濟北約”)進行表決,而白宮也宣布放棄了游說活動。
TPP是奧巴馬最重要的外交遺產之一,在他尚未下臺的時候,這些遺產就被候任的特朗普給清理了。不能不說,奧巴馬還沒下臺,但奧巴馬時代已經提前結束了;特朗普沒有上臺,卻提前開啟了特朗普時代。而TPP之死就是兩個時代交接的象征。
在美國大選結果出來之前,安倍在眾議院全體會議上強行通過了TPP,也是坐等希拉里上臺之后,與美國攜手推進TPP。
可事與愿違,特朗普來了,TPP變成了被“革命”的對象,因為它是美國“就業的殺手”,而特朗普在大選期間不斷承諾要把工作機會搶回來。此外,特朗普并不認為多邊自由貿易符合美國的利益,甚至連北美自由貿易區都要廢掉,重新締結更有利于保護美國利益的雙邊的貿易協定。在特朗普面前,TPP就是出賣美國利益的損招,盡管它是奧巴馬亞太再平衡戰略的核心支柱,就連防長阿什頓·卡特多也次出來為TPP鼓吹。
TPP不僅僅具有經濟層面的含義,更有著確定未來自由貿易規則的制度霸權的含義。當TPP談判結束時,奧巴馬就發出感嘆,終于可以阻止中國來制定規則了。
但奧巴馬自己也沒想到,讓TPP最終破產的,不是談判伙伴或對手,而是“自己人”。自由貿易,并沒有實現財富的公平分配,美國的藍領工人以及中下層白人已經對這一套自由主義的經濟規則厭倦了,因此他們把選票給了特朗普,希望特朗普給鐵銹地帶抹點兒潤滑油,重新煥發生機。
TPP被廢掉,意味著在特朗普任內,多邊的自由貿易協定陷入停滯或者倒退,作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對多邊自由貿易失去了興趣。以TPP談判之漫長和艱難,也沒有哪個國家再愿意做無用功了,包括日本。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美國要從世界市場抽離出來,而是說更“斤斤計較”于相對收益,美國可能更像一個“小店主國家”,因為其總統就是個商人。
美國向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意愿和能力都在下降,在亞太地區,美國可能保持一種相對的“撤出”狀態,因為特朗普要做美國的總統,而不是太平洋總統。大國之間在這一地區的地緣政治的博弈可能會下降,但地緣經濟的競爭可能更多地表現為雙邊之間的摩擦,比如在關稅、匯率等議題上,中美之間也需要更多的協調。TPP之后,中美之間的競爭從“群毆”變成了“單挑”,域內國家也必將面臨對后TPP時代的適應與順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