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一

上榜理由:他用數十年的時間,追尋關公的靈魂;他要把余下的生命,都交給俠義的傳承。人生有起落,義字當先;江湖有風波,勇往直前。“一壺老酒”喜相逢,烈士暮年仍英雄。演活了關羽,從此,他化身關公。
2016年,60歲的陸樹銘馬不停蹄地在各個城市間奔走,為他的新書《我遇關公》做宣傳,他耐心地和每個人合影,盡管疲累,看上去卻極為享受。“人活著是一種精神。雖然我不是每天都念經吃齋,不能稱為一種完全的佛教信仰,但同樣是在弘揚一種美好的東西。”
對于許多觀眾來說,陸樹銘就是“關二爺”,他的一瞥一皺都是那么傳神,真是把關羽演神了。他是迄今為止從身高到外形均符合原著人物的演員。94版《三國演義》播出后,陸樹銘紅遍全國,他塑造的關羽形象深入人心,影響廣泛。他被人們稱為最形神兼備的“活關公”。一臉正氣、威風八面的模樣,加上飄逸持重的儒將氣質,正是他一直被別人模仿但從未被超越的重要原因。
和很多飾演過經典角色的演員一樣,陸樹銘同樣被定義為關公的“特型演員”,也經歷了演關羽后無戲可演的困境。“來找都是讓繼續演關公,不是演關公的戲不找我。”陸樹銘搖頭嘆息。
“為此我苦惱了很多年,那種內心的寂寞與苦楚很少有人能夠體會。”那時,兒子陸維倫剛剛上小學,要交5萬塊錢的贊助費,陸樹銘都拿不出來。一家人在北京租房子住,生活的拮據與窘迫讓四十多歲的陸樹銘焦頭爛額,“無奈之下,也會去給商家開業剪個彩什么的。”
在《三國演義》中,幾乎處處是酒,對于他而言,酒不是一種催化劑,而是主角本身。“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沒有酒,怎么談人生、談情懷,怎么發現人的本心,看到彼此的情義?拿起酒杯,搖晃幾下,他說,喝一點酒,激情就回到身上,其實人生中這樣的時光不多,大多數時候,人都是麻木的,一種心靈上的麻木。”
陸樹銘決定自己拯救自己,他成立了影視公司,利用社會力量拍攝電視劇。但大多都不溫不火。直到后來,他挖掘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潛能,創作出《一壺老酒》《生死百年》《最美四月天》等原創歌曲。其中以弘揚孝道的《一壺老酒》傳唱度最高,讓陸樹銘再次回到了大眾的視野。
此時,他的心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對關羽這個人物的感受和體會也在慢慢改變:從為扮演人物體會關羽的境界,回到一個普通演員怎樣更好地用“關公精神”來鞭策自己、啟迪自己、約束自己。
“什么叫敢作敢為敢說,這是一種境界。只要是對的、是好的就去做,不要顧慮什么,要敢于擔當。我不擔當,誰擔當?我已經年近花甲的年齡,讓七八十歲的人去擔,他擔不起了,腰都彎了;讓年輕人擔,他說不定還沒我這兩下子。這是我今年剛剛感受到的。”
60歲的陸樹銘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精神抖擻。他為母親創作的《一壺老酒》,傳達的是要盡孝道;奔赴各地主辦書友會,身體力行地為年輕人詮釋關公精神。“他已然不再是關公的扮演者,他就是關公再世。”有觀眾這樣評價。
關公的確常常出現在陸樹銘的夢里,他心里確信那就是關公,只是又有一些迷離。他們會進行很長很長時間的對話,邏輯井然,內容深刻,只是睜眼醒來,便又不記得一句。
陸樹銘說:“有生之年主要做一件事,就是學關公,弘揚關公文化和關公精神。這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要弘揚關公文化,不要虛頭巴腦,要一點一滴扎扎實實去做。”
這是60歲的老者對自己的要求,也是一個偉大時代所需要的傳統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