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資縣委創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方式,在全縣開展“萬顆黨星我一顆,我為黨徽增光彩”主題實踐活動,團結帶領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念好五字經”“走好五步路”“解決五大問題”,形成了領導帶頭、以上率下、層層立標桿作示范、處處有亮點展特色的學習教育態勢,“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取得扎實成效。
多措并舉 突出抓好“學”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卓資縣委確定了,“念好五字經”“走好五步路”“解決五大問題”“555”的工作思路,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念好五字經,即學黨章、明黨史、知黨規、感黨恩、堅信念;學講話、明重任、知方向、感教誨、堅奮進;做合格、明宗旨、知擔當、舉實招、爭優秀。
走好五步路,即把學習貫徹始終,黨課升華質量,開好組織生活會,開展民主評議黨員,設崗定責作貢獻與立足崗位作貢獻相結合。
解決五大問題,即全縣把理想信念、宗旨觀念、黨性覺悟、組織紀律、道德行為等問題讓黨員對照檢查整改。
在這個總體思路的指導下,為確保學習成效,我們突出了“五學”:
一是領導帶頭領學。黨員領導干部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作表率,重點開展“五個一”活動,即處級領導干部帶頭講一節黨課、參加一次集中研討、開展一次基層調研、幫包扶村謀劃一項產業、為貧困戶獻一份愛心;科級黨員領導干部在包聯村召開一次脫貧攻堅座談會、在貧困戶家吃一頓飯、幫貧困戶理出一個脫貧思路、參加貧困戶一天的勞動、為貧困戶辦一件實事。截至目前,全縣已有4338名黨員與5729戶貧困戶開展了脫貧愛心結對幫扶。
二是豐富內容活學。在認真學習黨章黨規、系列講話的基礎上,我們開展了黨章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書法大賽等活動。為了夯實學習效果,在全縣黨員干部中開展了“兩課一報告”活動,科級以上干部由組織部和黨校牽頭,一般黨員干部以黨總支或黨支部為單位每周一課,開展專題輔導學習,篩選了7名基層優秀黨員組成先進事跡報告團作巡回報告,用他們基層一線服務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營造了“學表率、爭先進”的濃厚氛圍。
三是多種形式幫學。在全縣開展了“紅色導航·一站到家”行動,對外出流動黨員、老弱病殘、行動不便黨員和縣內流動黨員實行“兩結一送”,即支部書記與外出黨員結對,班子成員與行動不便黨員結對,建立愛心連接卡,通過微信群、QQ群和送學上門等方式幫助黨員學習。
四是亮曬筆記促學。全縣各地各部門開展了比筆記、找亮點、評先進、促后進活動,進一步深入推進了此次學習教育。
五是與時俱進先學。我縣將第一時間學習中央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形成制度。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后,我縣及時聘請黨校教授在中心組學習會上進行了解讀輔導,同時組織宣講團在全縣鄉鎮和縣直部門進行全覆蓋式巡回宣講,確保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
以上率下 努力踐行“做”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基礎在學,關鍵在做。卓資縣委積極引導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解決群眾實際困難相結合,通過實實在在的“做”來體現學習效果,并在具體實踐中爭做優秀,具體突出抓好五個“結合”:
一是與黨員設崗定責、開展服務相結合。全面推行黨員示范崗、責任區、黨員掛牌上崗、志愿服務黨員示范帶頭等制度,喚醒了黨員意識,使廣大黨員將所學所思自覺應用到嚴格自律和工作實踐中,進一步發揮了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今年,全縣共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1個、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8個,涌現出市級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駐村干部、優秀支部書記18名。
二是與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相結合。探索建立了“三線五力”工作機制。“三線”即全面提升“三條戰線”抓脫貧攻堅的能力,第一條戰線是通過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選樹先進基層黨組織、建立聯合黨支部等舉措,增強基層黨組織抓脫貧攻堅的核心戰斗力;第二條戰線是通過建立村干部三級輪訓制、村支書分類淘汰制,發揮“第一書記”引領作用,提升基層干部抓脫貧攻堅的能力水平;第三條戰線是通過開展黨員評星定級,建立黨員領辦致富項目專項基金機制和黨員示范服務機制,發揮黨員隊伍抓脫貧攻堅的先鋒模范作用。“五力”就是通過以上率下合力攻堅、交心談話助力攻堅、專項考核壓力攻堅、優先保障增力攻堅、“兩學一做”聚力攻堅來深入推進脫貧攻堅。
三是與“三爭四創”相結合。全面啟動“三爭四創”工程(爭取在2020年前成為國家園林縣城、全國雙擁模范縣城、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縣城;確保在2016年創建成為自治區級文明城市、園林綠化城市、衛生城市和食品安全城市),認真開展黨員設崗定責、承諾踐諾、“四型十好”創建等活動,廣泛開展城區交通服務,小區入戶宣傳、清理衛生,幫助群眾解決困難等活動,使黨員在提高服務水平上作出表率。
四是與改善民生相結合,實施了八大工程。實施百姓安居工程,累計改造棚戶區5773戶,改造農村危房13200戶。實施城區改造工程,通過改造公園,翻修和鋪設人行道,埋設電纜、污水管道、供熱管道等,進一步補齊了城鎮建設發展短板。實施小區整治工程,硬化了路面,新增了綠化面積,營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空間。實施公交改善工程,成立公交公司,開通3條公交線路,方便群眾安全出行。實施食品安全工程,啟動了食品生產加工“在線監控系統”,進一步加強了食品安全監管。實施殯葬規范工程,開工建設了公墓、殯儀館,積極倡導文明殯葬。實施環境治理工程,集中清理交通干線兩側土石方和建筑垃圾、城區積存垃圾,購置城鄉環衛設備,實現了城區全天候保潔制。實施道路暢通工程,形成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區路網體系。
五是與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相結合。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學習調研,集思廣益,提出并實施了“奔騰大黑河、秀美綠長廊、休閑養生地、文化卓資山”的卓資縣發展定位,為全縣廣大黨員提供了建功立業、爭做優秀的廣闊平臺。
躍馬奔騰大黑河,在總量擴張中不斷提升產業層次。主動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增農、穩工、興旅”的總基調,推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打造休閑養生地,在全域開發中有序推進旅游產業。紅石崖、九龍灣、林胡古塞、熏雞產業園(博物館)、富民農莊休閑旅游示范點開門迎客;二龍山農耕文化影視旅游村、藍旗民俗文化園景區正在加緊建設。結合旅游扶貧項目實施,精心打造了全域旅游新格局。
構筑秀美綠長廊,在保護治理中持續優化發展環境,全面構筑起西出東進、南聯北開的秀美綠色走廊。實施村莊綠化,初步構建了綠樹成陰、花果飄香的村莊。實施公園、道旁、機關和小區綠化,構筑起城市林蔭綠化帶和綠色防護帶。實施了大黑河、蘇計河綜合治理工程,完成了110國道城區段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污水垃圾無害化處理等市政工程,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大幅提升。
建設文化卓資山,在多彩生活中全力提升精神文明。創作了一批文學藝術作品,長篇小說《科技活財神》榮獲全區“五個一工程”獎,大型原創民族歌劇《尋夢》入選第十三屆“中國·草原文化節”優秀巡演節目。建成了城鎮老年活動中心、青少年科普培訓文化館、影劇院、全民健身活動中心等公共建筑,建設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讓全縣人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文化福利。
(中共卓資縣委員會供稿)
責任編輯:田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