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艷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結構的加速轉型,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的現象和問題日愈突出,社會的養老保障受到國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其中,建立完善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是縮小城鄉差距,維護社會穩定,緩解社會矛盾的必要措施。其中,切實分析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繳費檔次,是正確認識城鄉居民的繳費水平的要求,更是提高居民參保積極性和老年風險意識,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必要舉措。 關鍵詞:養老保險繳費水平參保意識 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現狀和影響因素
我國的養老保險制度自2009年以來有了快速的發展,幾年來我國堅持和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采取了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資金籌集渠道,不斷完善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相結合的待遇支付政策,強化了養老風險的安全意識和參保意識,實施了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等制度的激勵機制,建立了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提高了養老保險財務管理管理水平,為參保居民提供了有保障,有利益的養老保險基金。
下面以湖北省和河北省為例,闡述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中繳費檔次的變化與制定。湖北在養老保險制度的實施過程中,實施了多繳多補的補貼方式來促進繳費層次的提高,分別有按絕對數增補和按固定比例增補,這里以按絕對數額的情況為例,也能充分反映該地區的繳費水平,秭歸縣,竹溪縣,石首縣,大冶市,鄂州市分別實行了提高檔增補2元,5元,5元,10元的政策,另外鐘祥市地區經濟較發達,繳費檔次均在1000元以上并且實行分別增補。從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的繳費檔次主要受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限制,居民的收入水平越高,經濟社會發展越好,居民文化素質越高,繳費檔次越高。另外列舉河南省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其中性別,年齡,都對繳費檔次有很大的影響,其中男性比女性跟關注,年齡越大對養老問題越擔心。 二、城鄉養老保險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繳費檔次普遍較低,參保人大都選擇較低的繳費檔次,比如江蘇省在100到500元的檔次基礎上增加了1800,2400,3000元等更高層次的繳費檔次,但在實施過程中,大部分還是選擇的100元,200元以及300元的檔次,之所以選擇低檔次的參保檔次,主要是由于繳費機制對居民沒用充足的吸引力或者激勵作用非常有限。
(二)養老保險隱形債務規模大。我國大部分省、自治區出現養老保險基金收不抵支,有的地方企業繳費率已高達25%,總繳費率到了30%,但養老保險基金仍收不抵支,我國養老金缺口問題嚴重。
(三)與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銜接不合理。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后,一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后,必須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由于和城鄉養老保險沒有合理的銜接,參保人就只有退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四)具體實施中仍然存在城鄉差別。盡管大部分地方實行的是城鄉一體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但由于各種因素,仍有地方將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與農村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分開,實行不樣的繳費標準、不 樣的基礎養老金、不樣的補助標準等,城鄉的差異性嚴重影響人們的參保積極性。
(五)城鄉居民養老風險意識較低。城鄉居民受教育程度和傳統養兒防老思想的影響,居民認為有子女就可以防老,對養老的風險意識不足。 三、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的方法 (一)不斷完善養老保險制度,盡可能的摒棄不合理的制度規定,不斷加強提高繳費檔次的激勵體制;針對國民保障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樣化的社會保障模式。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決定了國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礎性作用,解決國民在遇到收入風險時的基本生活問題,尚無法滿足人們多元化的需求。這樣,補充保險或政府鼓勵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選擇就顯得十分重要。建立多樣化的社會保障模式,一是能滿足不同個體和家庭對社會保障的不同需要,有助于在堅持公平的基礎上促進效率的提高;二是有利于解決低保障、廣覆蓋所造成的公平有余而保障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效率損失問題。多樣化的社會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會救助體系和包括國家強制的最低水平的社會保險、由繳費決定或自愿購買的補充保險在內的多層次的社會保險體系構成。
(二)要加強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堅持公開性,獨立性原則,科學合理進行資金預算,財務管理,加強監督和檢查,有效的規避風險,讓老百姓買的放心;還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讓人人參保。
(三)擴大籌資渠道,實現社會保障基金來源多元化。社會保障基金的籌集,要求實行多樣化的籌資模式,以部分積累制為主體,現收現付制和完全積累制并存,個人賬戶制、捐贈、發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務等形式相結合的多種來源渠道的社會保障基金籌集模式。
(四)讓老百姓感覺的保險的價值和升值空間。一方面,各級財政部門應將養老保險納入財政預算范圍,解決養老保險空賬問題,讓老百姓對保險資金放心,養老保險部門也能利用這些資金進行投資,使資金保值增值,減輕未來時期養老保險對財政的壓力。另方面,為確保養老保險金的保值增值,國家可以選擇將養老保險金投資于國內基礎設施和其它長期投資,只要財政投融資(包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項目選擇準確,養老保險基金的保值增值總能有效果,還能充分發揮投資起到調節經濟的作用,同時還能使養老保險基金得到個較高的回報率,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