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進 吳育軍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大互聯、大數據、大流通已經成為現代商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而互聯網+農業則是農產品流通體制變革的重要途徑。文章依照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指導意見》(2015)的精神,針對貴州省生鮮農產品的特色優勢,結合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發展的短板和瓶頸,梳理出生鮮電商冷鏈物流的基本流程,對全面構建基于貴州省特色農產品冷鏈標準化的電商平臺提出了部分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特色農產品;貴州;冷鏈物流;標準化
1 “互聯網+”對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影響
“互聯網+”代表著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指的是依托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以優化生產要素、更新業務體系、重構商業模式等途徑來完成經濟轉型和升級。“互聯網+”對特色農產品冷鏈物流具有較大的推動和協同作用,促進了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深入及快速的發展。
2 我國農產品電商冷鏈物流發展的基本態勢
我國農產品冷鏈發展處于初級階段,整體運營較為粗放,在冷鏈技術、信息、裝備及標準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設備,不論是“最先一公里”還是“最后一公里”,農產品冷鏈物流的運作水平難以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和品質。據有關資料顯示,近年我國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只有5%,15%,23%,大部分生鮮農產品仍在常溫下流通,而歐美發達國家的肉禽冷鏈流通率已經達到100%,蔬菜、水果的冷鏈流通率也在95%以上。
3 貴州特色農產品發展電商的條件
3.1 貴州特色農產品資源分布
貴州特色農產品受巖石出露面積廣泛的影響,直接受巖石和地質地球化學背景的控制。土壤雖然是農作物種植的主要場所,但土壤中的礦物營養成分,無不打上巖石礦物營養成分的烙印。相同品種在不同的地質環境中種植,其品質有很大的差別。
3.2 貴州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根據調查顯示,貴州省城鎮人口超過千萬。目前,每年消費的生鮮易腐農產品近700萬噸,冷鏈物流率僅3%左右,造成大量損耗,甚至出現食品腐爛變質,構成農產品安全等問題。全省每年銷往省外的生鮮易腐農產品150多萬噸,大部分為常溫運輸,市場競爭力差。有數據顯示,貴州省果品種植面積780萬畝,年產量為200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200萬畝,年產量2000萬噸,產值為230.6億元。但是由于貴州省果蔬采收和流通設施落后,果蔬腐損嚴重,物流成本居高不下。
3.3 貴州特色農產品電商化發展的前提條件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和普及,傳統商品進入電子商務領域已經成常態化。以往局限于農村的小生產借力互聯網接入全球大市場,而貴州省是一個特色農產品非常豐富的省份,但受到地理條件、物流落后等多種因素制約,特色農產品沒能走出貴州,其利用互聯網平臺,開發農產品市場潛力,使農村經濟得到發展,電子商務同時也給農產品市場帶來新的沖擊,讓農產品從生產到銷售各個環節主動適應市場環境變化,形成良性循環。
4 貴州特色農產品電商冷鏈標準化建設的對策
4.1 貴州特色農產品冷鏈標準化體系建設的頂層設計
隨著“互聯網+”的持續推進,政府穩定投資,促進消費政策的實施,貴州省的旅游市場不斷擴大,政府可以結合旅游景點資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以旅游促發展,帶動地方特色農產品走出當地走出貴州。
首先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制度,貴州省將發揮本省特色優勢,大力實施地理標志保護制度,重點扶持一批上規模、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品牌,以加快特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其次圍繞核心農產品以拓展外圍產品和服務,大力開發周圍相關產品,推廣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產品,并建立標準化產品質量體系。最后是加強冷鏈物流系統的建設。要多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合理布局,正確引導物流企業布局和建設冷鏈物流中心,科學設計。
4.2 貴州特色農產品冷鏈標準化發展策略
加大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和物流技術的更新換代。地方政府積極推進冷鏈人才發展戰略,引進和培養冷鏈物流專業技術人才,建立專業技術隊伍;結合地區特點,建立高水平的貴州特色農產品物流中心。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是農產品物流的樞紐,承擔著加工、配貨、儲藏、運輸等職能,建立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網絡。
4.3 貴州農產品電商冷鏈業務流程的優化策略
4.3.1 農產品電商冷鏈業務流程再造
根據生鮮電商及冷鏈物流運作方式,優化和調整其運作流程,如圖1所示。
4.3.2 農產品電商冷鏈業務流程的優化策略
(1)物流信息標準化。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成果,完善貴州地區農產品物流信息化建設,是現代化物流發展的必然趨勢,服務平臺熱線、電子商務、電子結算等在進貨、配送環節的廣泛應用,能提高工作服務效率。
(2)物流人才與技術標準化。冷鏈物流的加工、貯藏、運輸到銷售的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要維持我國西部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正常發展,適應國際農產品冷鏈物流市場競爭需要,必須重視高素質的專業物流人才的培訓及物流人才隊伍的培養。
(3)冷鏈管理標準化。冷鏈管理標準化應該從人員資質、設施設備、驗證、收貨和驗收、儲存和養護、出庫、運輸等方面建立標準化的流程和體系,消滅可能存在的冷鏈斷鏈現象,建立起制度的標準流程,風險的標準流程,運送的標準流程和儲存的標準流程,同時應該引入質量管理風險體系、體系內審、設備驗證等來保證產品的恒溫,進而實現溫控。
4.4 貴州農產品電商的跨界融合
第一,物流問題要著力于建立和完善鎮、縣、市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同時統籌農村物流發展,加強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利用。第二,引進各大物流快遞公司充分競爭共同發展,通過競爭的方式讓冷鏈物流的服務提升上去,同時也加大了冷鏈物流的配送范圍,有利于冷鏈物流的發展。第三,打造電商生態體系,更好地為企業家和創業者服務,政府可以通過打造電商產業園、孵化器、創客空間等,吸引電商及相關配套服務公司入駐,形成資源共享,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氛圍,打造電商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