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武穎
摘要:在以往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受到計劃經濟體系的影響,其相關管理制度還存在諸多的不足和缺失,人事管理工作的職能有待進一步的改變和發展,進而更好地適應新時期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滿足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轉變。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作為一種新的管理形勢,應用于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促進其職能的轉變,為相關人事部門減輕人事工作壓力,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解放出來,讓其更好地投身到戰略發展層面當中。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外包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職能轉變運用思路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人力資源是其重要的無形資源,同時也是相關工作開展的核心內容。在當前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工作開展中,相關的行政事務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導致了日常工作很難地為戰略方面的管理提供足夠的支持,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相關職能的發展和轉變上存在較大的難度。針對于當前這種工作挑戰,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形式的出現,有效地對這問題進行了解決,促進了傳統管理職能的轉變,這對于提高事業單位的整體發展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下文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形式進行了初步分析,并探討了傳統人事管理職能急需轉型的迫切性,結合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對于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職能轉變的重要促進作用,分析了相關的應用思路,以期更好地幫助事業單位完成人事管理工作的職能轉變,更好地適應新時期的市場經濟發展需求。
一、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形式探析
近年來,人力資源外包的發展思路和理念逐漸得到了更多的認可,并且在很多企事業單位中也初步地得到了應用。在事業單位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自身的優勢的發揮還存在定的限制,其很難全面地實現管理效率的提高、資源配置的優化以及發展能力的提升,并且其戰略的價值也沒有得到有效地體現。作為種新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其發展應用的過程中對傳統管理模式和理念產生了很大的沖擊。人力資源外包主要是指企事業單位對于自身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全部或者部分職能采取外包的方式,通過其他專業機構來實現經營,進而為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者提供更加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服務,解放精力,使他們可以更加全面地參與到企業的戰略發展性工作當中,提高整體管理績效。
二、傳統人事管理職能急需轉型的迫切性
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開展中,傳統工作的相關制度受到了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很多管理工作的職能都具備明顯的計劃經濟特點,相關管理工作與市場經濟不夠匹配,并且管理工作中也不具備相應的戰略化管理內容。戰略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需要關注戰略發展目標和相關管理計劃的實現,而現階段的事業單位相關工作開展中,事務性工作占據了工作的主體,人事管理工作中相關薪酬管理、檔案管理、考核管理、績效管理、職稱管理等工作相互缺乏足夠的聯系,不具備個郊區的完整性,很多工作的開展都不具備戰略發展能力,與戰略發展目標相距甚遠。在以往管理工作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人員的工作主要是以行政性事務為主要的工作內容,基層事務工作量較大,在繁重的工作任務之中,人事部門很難對事業單位的發展給予
個科學的人力資源方面的戰略規劃的支持。傳統人事管理工作中,事業單位的工作涵蓋了多方面的內容,工作類別較多,流程繁瑣,對于人事部門的工作精力產生了很大的消耗,并占據了大量的工作時間。與此同時,人事管理工作開展中,對于行政性事務的處理上缺乏足夠的專業水平,整體效率十分有限。人事部門本身在展開日常工作中,沒有得到全面的監督和管控,在人事任免方面不夠科學,經常會存在論資排輩和任人唯親等問題。在崗位設置上不能嚴格地貫徹因事設崗的原則,人力資源的配置存在定的不合理現象。相關的人事工作流程較為繁瑣,行政性事務處理對于戰略任務的時間進行了占用。采取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可以讓專業機構規模化社會運作,降低事業單位的經營成本,減輕基礎性工作,更關注提高事業單位競爭力的核心工作,實現分工的進步細化,有利于提高整體運作效率,優化辦事流程。
三、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對于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職能轉變的重要促進作用
(一)降低了整體的交易成本。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其內部管理工作中,人事成本是其中的重要成本之一。在長期發展的需求之下,事業單位自身也要尋求更加高效、低成本的人事管理舉拮。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整體成本相對較高的形勢下,通過采取外包的形式,可以實現對相關人力資源成本的有效控制,這是促進事業單位經濟效益提高,確保經營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拮之。
(二)提高了管理團隊的競爭能力。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其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相比專業管理機構來說整體水平是的差距是客觀存在的。通過對自身所不擅長的領域進行外包,可以讓事業單位對于資源進行有效集中,提高內部整體競爭力和決策能力,進而提高自身管理團隊的競爭能力,更好地適應新時期市場經濟的發展需求。在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方面,事業單位與外包服務商就是
種委托代理關系。事業單位將部分或全部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外包出去,并支付定的費用,代理方外包服務商按照事業單位要求完成人力資源管理相關職能并獲取報酬。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正是這理論在事業單位資源分配方面的實際應用,大多事業單位的優勢不在人力資源管理等領域,而專業的人力資源提供商則擅長人力資源,兩者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則可以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
四、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應用思路
(一)對外包的范圍進行合理劃分
對于事業單位來說,其人力資源管理外包模式的應用,需要對于外包的范圍和項目進行明確,并且通過科學、嚴謹的論證來進行劃分。在外包項目選擇上,要結合單位自身核心內容和機密工作的需求,選擇些相對具有較強基礎性和公共性的內容作為外包項目。在外包范圍劃分的過程中,也要對于外包的目標與項目進行合理的卻行,確保外包行為符合事業單位的長期發展目標。事業單位對于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工作也要進行全面的分析,結合自身的經營發展戰略,樹立長期和短期發展目標結合的內容。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也要對于相關管理內容進行明確,并且對于管理工作也要利用合同管理的方式。另外對于些涉及到內部機密內容、較高戰略價值內容以及較強獨特性較高的內容都不適宜劃分至外包活動范圍之中。
(二)外包后人事工作的調整
對于人事工作的開展來說,職能方面如果應用了外包的方式,那么一些工作任務就可以由接包方來完成。以往人事工作中,相關的崗位工作人員其工作內容和任務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也存在定的失業風險。對于些崗位工作方面與外包項目出現重合的員工,要提前做好相關的培訓工作,讓其可以更好地適應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相關需求。對于些可能會出現失業情況的員工,要提前做好思想方面的疏導工作,并且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對于相關的保障體系進行完善,保護相關員工自身的利益。
(三)合理地對接包方進行篩選
在接包方篩選的過程中,要做好相關評價工作,確保承包機構本身具備足夠的專業資質和能力,并且可以嚴格遵守本單位的相關外包規定。通過盡可能地深入溝通,明確相關工作的需求和任務,力求打造長期、優質的合作關系。人力資源管理外包商自身的專業水平,直接影響了外包業務的開展效果。現階段外包服務機構自身的專業素質也是不盡相同的,如何對于來自外包機構的風險進行有效地控制和規避,這是擺在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面前的個重要的問題。在對于外包商篩選的過程中,要結合其社會聲譽、業務現狀、經營規模、財務狀況等進行全面的評估,全面綜合地對接包方進行篩選。
(四)提高溝通交流水平
事業單位要與外包機構進行全面的溝通,就外包工作開展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并且促進外包機構對于外包業務進行不斷地革新與調整,事業單位本身也要加強跟進工作,對于外包商人力資源管理服務方案進行更好地了解,促進其實施和落實。事業單位內部也要推進內部交流工作的開展,提高人力資源隊伍的綜合凝聚力,并通過提高溝通來對文化方面的風險進行控制和規避。
(五)監管與獎懲
對于相關監管工作要提高重視,并且配合有效地獎懲制度,確保外包工作的開展效果。事業單位與外包商分屬不同的經濟實體,在形成委托代理的關系后,因為信息不對稱而使得事業單位難以掌控外包商的服務情況,如外包商的項目實施經常存在懈怠行為等。事業單位與外包商應該建立起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機制。在外包實施的過程中,事業單位還需采取些外包質量管理措施,建立監控機制對外包商的外包工作進行監控,通過外包效果評定、員工滿意度調查等,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保證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質量,促進外包預期目標的實現。
總而言之,采取外包的形式來展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事業單位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專業性和效率,并且降低了整體管理成本,讓事業單位內部人事部門的工作可以更好地集中在單位發展和人力資源戰略管理方向當中,這對于其人事管理職能的轉變具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在具體外包活動的操作中,我們依然要進行不斷地探索,對于外包形式的優勢進行充分利用,并結合事業單位自身的具體情況,提出行之有效地應對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