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滿新
摘要:通過對蘇浙滬三省(市)1985-2012年產學研合作專利的收集與整理,梳理并比較了三地區產學研合作的發展態勢和特點。研究表明:上海市產學研合作穩步向前推動,江蘇省則呈現爆發式增長,浙江省產學研合作的發展與上海和江蘇存在較大的差距。
關鍵詞:蘇浙滬聯合專利爆發式增長
一、引言
產學研合作是實現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創新主體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長三角地區的產學研合作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初,通過學校、企業、科研機構的共同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然成為全國產學研合作創新中的佼佼者。但各地區間由于自身的資源稟賦和發展環境的不同,產學研合作的發展存在顯著的差異。由此,本文通過對蘇淅滬三省(市)1985-2012年產學研合作專利數據的收集、整理,梳理和探索長三角地區產學研合作的歷史進程和現狀,為各創新主體及政府部門制定相關的決策提供定的參考依據。
專利具有創新性、新穎性等特點,可以在定程度上體現研發活動的有效性,也是表征產學研合作知識產出的重要指標,國內外已有許多學者以專利數量為切入點來研究產學研合作情況。Motohashi K(2008)分析中國的專利數據發現,中國的企業更傾向于與高校進行產學研合作,與科研機構的合作逐漸減少。鄧穎翔、朱桂龍(2009)研究發現1998年以后,中國產學研合作比率開始逐步上升,區域創新能力越強的地區,產學研合作越活躍。莊濤、吳洪(2013)利用2002-2011年的我國的專利數據,測度了產學研創新主體問的緊密程度,并認為校企間聯系緊密,而政府的參與度不高。劉鳳朝、馬榮康、姜楠(2011)則是從我國985高校角度出發,研究高校與其他創新主體問的產學研合作網絡結構及空間演化路徑。
由此,本文以長三角地區的產學研合作專利為研究重點,系統梳理產學研合作專利的發展脈絡及專利類別,在豐富產學研合作理論基礎的同時,為該地區產順利推動產學研合作提供現實參考依據。
二、蘇浙滬產學研合作專利分析
(一)研究方法與數據分析
本研究的專利數據來自于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為獲得產學研合作專利數據,參照Hong.W(2008),鄧穎翔、朱桂龍(2009)的相關文獻,采用對聯合申報人字段進行識別的方式,即項專利的申請人中既有企業的名稱又有高校或者科研機構的名稱,則表明該項專利是產學研合作的創新產出。通過人工檢索的方法篩選出產學研聯合專利的數據,再對專利第申請所在省進行檢索,可以得到各省份每年的產學研合作專利數據。
在三種專利類型中,發明專利的原創性最強、技術含量最高,最能表征個國家或地區的創新水平和能力(趙彥云,劉思明,2011)。由此,本文重點研究蘇浙滬三省(市)1985-2012年來的產學研聯合的發明專利數據,通過將聯合專利數據細分為產學專利、產研專利和產學研專利三類,揭示三省(市)產學研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為蘇浙滬三地區產學研的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建議。
(二)蘇淅滬三省(市)產學研合作專利分析
產學研合作能夠整合高校、科研機構、企業三方的創新要素,通過合理配置各方資源促使知識在各主體間快速流動,促進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長三角地區自20世紀80年代初開展產學研合作以來,各主體問頻繁的互動交流加速了產學研合作的進程,三地區產學研合作專利總量在總體上呈現不斷上升的態勢。
從各地區產學研合作專利的發展階段來看,1985-2000年三地區聯合專利數量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增速不明顯。2001-2005年隨著產學研合作在長三角地區的全面開展與深化,產學研聯合專利數量迅速增加,年平均聯合專利數分別為36項、31項和99.5項。2005年之后,三地區產學研合作更加活躍,聯合專利總量均大幅度增加,蘇、淅、滬的年平均聯合專利數分別達到225項、357項和314項,產學研合作在近幾年來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
對比蘇淅滬三地區產學研合作專利的總量和發展趨勢,發現盡管三者總體上都保持著增長的態勢,但是在不同發展階段增長幅度卻有所不同。2000-2005年增長最快的是上海市,江蘇和浙江的增長幅度大致相同。但2005年后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專利呈現爆發式增長,至2012年相比于2005年總量增幅近10倍,總量逐遠超上海市,居于三地區之首,浙江省最末。進步考察三地區產學研合作專利中的產學專利和產研專利的數量發現,兩種類型的聯合專利與產學研專利保持著相同的增長趨勢。江蘇省兩類型聯合專利的增長速度尤為突出,在2006年幾乎呈現直線增長的趨勢,在總量上和增長速度上遠超上海。除此之外,蘇淅滬三地區產學研合作由以往的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轉向企業與高校問的合作,使得產學合作專利數量超過產研專利數量,這與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政策鼓勵校企合作的情況相致。
三、結論及展望
本文基于專利視角比較了蘇淅滬兩省
市產學研合作的現狀深入剖析了各地區聯合專利產出差異的原因。研究顯示:近幾年江蘇省產學研聯合專利無論是在總量還是增長速度上均表現突出,產學研合作取得突破性的進展;上海市有著良好的產學研合作基礎,產學研合作直穩步推進;浙江省盡管產學研合作取得較大進步,但與江蘇和上海仍然存在定的差距。本文的研究視角比較新,但對專利的分析僅停留在描述性統計層面,沒有對專利聯合申請人的類別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如合作網絡的探究。這也為后續相關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