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璐瑜,楊 懷,陳俊國
(1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2 第三軍醫大學訓練部醫學教育研究室,重慶 400038)
?
某三甲綜合醫院血透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危險因素及直接經濟損失
湯璐瑜1,楊 懷1,陳俊國2
(1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2 第三軍醫大學訓練部醫學教育研究室,重慶 400038)
目的 了解某院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發病情況、危險因素及所致直接經濟損失。方法選擇2012年4月—2014年9月在該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840例,調查醫院感染發病率及相關危險因素,以及醫院感染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結果共納入840例血液透析患者,其中89例患者發生醫院感染104例次,發病密度為4.27‰。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低齡與高齡、合并多種疾病、透析時間長、兩個及以上置管部位、置管時間長、住院時間長均為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OR=1.123~2.325)。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組患者床位費、診療費、檢查費、治療費、化驗費、護理費、藥物費和其他費用均高于未感染組(H=49.6~1 038.9, 均P<0.01);其中藥物費的差值最大。結論低齡與高齡、合并多種疾病、透析時間長、兩個及以上置管部位、置管時間長、住院時間長是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醫院感染的發生增加血液透析患者的經濟負擔。
血液透析; 醫院感染; 經濟損失; 危險因素
[Chin J Infect Control,2016,15(12):930-933]
血液透析是臨床常用的一種血液凈化方式,常被用于終末期腎臟疾病的治療,能夠起到清除體內毒性代謝產物、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的作用。血液透析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也存在發生多種并發癥的風險,其中醫院感染就是常見并發癥之一,醫院感染可以引起一系列臨床癥狀并嚴重影響透析效果[1]。血液透析是一項侵入性的操作,長期留置靜脈導管為病原菌的入侵提供通道;而透析過程中營養物質吸收減少、氨基酸大量丟失,會進一步增加醫院感染發生的風險[2]。本研究主要研究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和醫院感染所致經濟損失。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12年4月—2014年9月本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住院患者(包括短期血液透析患者),所有研究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治療指征。
1.2 病例組與對照組的選擇 病例組為發生醫院感染的89例血液透析患者,對照組為同期進行血液透析治療但是未發生醫院感染的患者。兩組之間按照1∶1比例配對,有效配對59例,配對率為66.29%。兩組患者之間年齡相差≤5歲,性別、住院科室相同,出院診斷、疾病嚴重程度相近,住院期間均未出現死亡。
1.3 醫院感染判斷標準 參照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并結合明確的微生物學結果判斷醫院感染。同時根據樣本來源部位不同分為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導管相關感染、泌尿道感染、胃腸道感染和其他感染。
1.4 方法和內容
1.4.1 研究方法 采取前瞻性和回顧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回顧性分析階段:回顧性分析2012年4月—2013年6月入組的病例,研究資料主要來源于患者的住院病歷及出院后的電話隨訪;前瞻性分析階段:前瞻性分析2013年6月—2014年9月入組的病例。根據研究需要設計調查表,調查人員由高年資醫護人員組成。
1.4.2 研究內容 主要包括性別、年齡、住院時間、透析時間、置管部位、置管時間、合并疾病數量。住院時間指患者從入院至出院的時間,透析時間指患者實際進行血液透析的日數,置管時間指從開始置管血液透析至透析結束拔出置管的總日數。
1.5 直接經濟損失判斷方法 住院直接經濟費用包括床位費、診療費、檢查費、治療費、護理費、藥物費和其他費用等[3]。
1.6 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感染情況和病原菌計數用發病密度或頻數表示,住院日數采用中位數描述,單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檢驗,住院費用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基本情況 血液透析患者共840例,其中男性563例,女性277例;血液透析置管部位:單部位置管有動靜脈瘺置管526例,股靜脈置管226例,頸內靜脈置管46例,上肢靜脈置管10例;兩個以及上部位置管32例。其中89例患者發生感染104例次,發病密度為4.27‰。感染部位包括下呼吸道42例次,上呼吸道22例次,導管相關18例次,泌尿道12例次,胃腸道3例次,其他部位7例次。104例次感染共檢出病原菌93株。見表1。

表1 不同感染部位分離的病原菌情況
2.2 血液透析醫院感染單因素分析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年齡、住院時間、透析時間、置管部位、置管時間、合并疾病種數不同的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發病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不同性別的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多因素分析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定義為自變量,以是否發生醫院感染為因變量作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分析結果顯示:低齡與高齡、合并疾病種數、透析時間長、兩個及以上置管部位、置管時間長和住院時間長均為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見表3。
2.4 醫院感染所致直接經濟損失 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組患者床位費、診療費、檢查費、治療費、化驗費、護理費、藥物費和其他費用均高于未感染組(H=49.6~1 038.9, 均P<0.01);其中藥物費的差值最大。見表4。
表2 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單因素分析
Table 2 Univariate analysis on HAI i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因素監測例數醫院感染例數發病率(%)χ2P年齡(歲) 12~6116.6714.3560.002 18~285269.12 41~2653312.45 60~892844415.49性別 男5636611.720.5420.462 女2773813.72住院時間(d) 2~266155.6445.2840.000 15~2673312.36 30~2523513.89 60~136552138.18透析時間(d) 2~333206.0154.3620.000 8~2643513.26 15~2033215.76 30~68401742.50置管部位 單部位8088810.8968.5940.000 上肢靜脈10110.00 動靜脈瘺526448.37 股靜脈2263515.49 頸內靜脈46817.39 兩個及以上321650.00置管時間(d) 2~316185.7058.6350.000 15~2603513.46 30~2253415.11 60~311238.71 90~1368562.50合并疾病種數 05535.4510.3650.035 11681810.71 23023511.59 31461812.33 ≥41683017.86
表3 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logistic分析
Table 3 Logistic analysis on HAI i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因素βWaldχ2POR95%CI低齡1.28512.045<0.052.3251.1.694~3.362高齡1.20311.925<0.052.1421.651~3.216合并疾病種數0.85325.736<0.051.6541.354~2.486住院時間1.14416.547<0.051.9471.284~2.753透析時間1.41421.506<0.051.7861.352~2.595置管部位-0.7680.652<0.051.1231.021~1.854置管時間1.08212.952<0.051.2021.091~1.441
表4 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組與未感染組住院費用(中位數,元)
Table 4 Hospitalization expens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HAI group and non-infected group (Median, ¥)

費用項目感染組(n=59)未感染組(n=59)差值HP床位費1093718375114.4<0.01診療費148836549.6<0.01檢查費1024438586120.6<0.01治療費1147962185261773.2<0.01化驗費241913021117457.8<0.01護理費947106841336.6<0.01藥物費13870542284481038.9<0.01其他費用119461557977.6<0.01合計321741490217272852.1<0.01
醫院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本研究中納入的840例血液透析患者,89例患者共發生醫院感染104例次,醫院感染發病密度為4.27‰。醫院感染造成相應的經濟損失,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不同的醫院感染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經濟損失[4]。有學者[5]研究表明,重癥監護病房患者發生醫院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9萬元,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發生醫院感染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5萬元。本研究發現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所造成的床位費、診療費、檢查費、治療費、化驗費、護理費、藥物費和其他費用均高于未感染組,并且藥物費相差最多,人均高達8 448元,提示藥物費升高是造成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所致直接經濟損失增加的重要原因。
醫院感染不僅可以增加經濟損失,還會導致患者腎功能迅速惡化,從而造成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的發生,增加醫院的病死率[6]。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并進行早期預防控制,從而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本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醫院感染者在年齡、住院時間、透析時間、置管部位、置管時間、合并疾病種數等方面與未感染者均存在差異,可能的原因為:(1)年齡較小的患者身體機能發育尚未完全成熟,而年齡較大的患者各項身體機能退化,兩者免疫功能均較低,因此增加了感染發生風險[7];(2)住院時間與透析時間越長,靜脈穿刺的次數越多,置管時間越長,醫院感染的發生率也會隨之增加[8];(3)透析患者普遍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增加了患者醫院感染發生的風險[9];(4)患者同時合并多種疾病時抵抗力下降,也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因素之一[10]。
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的發生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多因素分析結果可知:低齡與高齡、合并多種疾病、住院時間長、透析時間長、兩個及以上置管部位和置管時間長均為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與國內外學者報告[11-12]一致。基于以上危險因素我們針對性的制定了以下干預措施:(1)在靜脈穿刺過程中嚴格遵循無菌原則,注意留置靜脈針的定期消毒;(2)加強置管護理,減少留置管堵塞;(3)針對高齡患者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及時補充蛋白質,提高免疫功能[13];(4)加強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醫院感染可以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并且多種因素影響醫院感染的發生,建議采取預防控制措施,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1] Thomas-Hawkins C, Flynn L. Patient safety culture and nurse-reported adverse events in outpatient hemodialysis units[J]. Res Theory Nurs Pract, 2015, 29(1):53-65.
[2] 王書會,鄧鈺,李士雪,等. ICU病房不同部位醫院感染的經濟損失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2,31(6):58-60.
[3] 孫吉花,邢敏,張霞,等.某三級醫院醫院感染相關經濟損失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4,30(10):766-767.
[4] Cardoso T, Almeida M, Friedman ND, et al. Classification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10 years after the first proposal[J]. BMC Medicine, 2014, 12:40.
[5] 李海峰,車飛,夏嫻,等. 醫院感染直接經濟損失的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1,30(1):94-96.
[6] 王書會,鮮萬華,王海燕,等.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直接經濟損失調查研究[J].中國衛生經濟,2013,32(3):43-44.
[7] 陳輝樂,徐昌隆,金領微,等.老年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4):911-913.
[8] 毛艷卿.慢性腎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發生醫院感染的臨床特點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2(13):2807-2809.
[9] 王文靜,張燕,唐偉華,等.血液透析患者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6):4004-4006.
[10] 戰榕,陳菁.福建省41所醫院血液透析室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分析[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26(5):351-354
[12] 李慧芳.血液透析患者醫院感染分析與護理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8): 218-219.
[13] Askarian M, Hajiabadi MJ, Kashkooli YA, et al. Improving infection prevention methods in hemodialysis units: a multicenter survey[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4, 42(2):193-194.
(本文編輯:孟秀娟)
Occurrence rates, risk factors an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a tertiary first-class hospital
TANGLu-yu1,YANGHuai1,CHENJun-guo2
(1Guizhou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iyang550002,China; 2MedicalEducationSectionofTrainingDepartment,Thir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38,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occurrence, risk factors, and direct economic losses caused by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HAI)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in a hospital.Methods 84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hemodialysis in this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September 2014 were selected, incidence of HAI, related factors, and economic losses due to HAI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Among 840 hemodialysis patients, 89 patients developed 104 times of HAI, HAI density was 4.27‰.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young age and old age, combined multiple diseases, long duration of hemodialysis, two or more intubation sites, prolonged intubation, long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all risk factors for HAI(OR=1.123-2.325); Fees for bed, consultation, examination, treatment, nursing, medicine, and others in HAI group were 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non-infected group(H=49.6-1 038.9, allP<0.01), difference in medicine fees was most significant.Conclusion Risk factors for HAI are young age and old age, combined multiple diseases, long duration of hemodialysis, two or more intubation sites, prolonged intubation, and long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he occurrence of HAI can increase the economic burde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hemodialysis;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economic loss; risk factor
10.3969/j.issn.1671-9638.2016.12.008
2016-03-25
貴州省衛生計生委科學技術基金(黔衛發[2002]84號-gzwkj2012-1-057)
湯璐瑜(1980-),女(漢族),貴州省貴陽市人,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疾病控制與政策評估研究。
湯璐瑜 E-mail:11510502@qq.com
R181.3+2
A
1671-9638(2016)12-09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