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紫檀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1)
淺析流行音樂《悟空》對京劇聲腔的運用
劉紫檀
(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1)
當京胡遇上了電吉他?當梆子遇上了架子鼓?中西音樂的碰撞,會閃出什么樣的火花呢?今天我們以《悟空》為視點一起走進流行樂對戲曲的運用,傳統(tǒng)樂器對西洋樂器的補充。
悟空;戲曲;配器;唱腔
隨著現(xiàn)代音樂的發(fā)展,一些音樂制作人漸漸把傳統(tǒng)戲劇和現(xiàn)代音樂作以結(jié)合,當京胡遇上了電吉他,當梆子遇上了架子鼓。中西音樂的碰撞,立刻閃出了火花。第一次聽結(jié)合京劇的流行樂是臺灣歌手信,演唱的《北京一夜》聽過只有只覺心潮澎湃。在《北京一夜》中,信在副歌大量使用戲曲中的拖腔,京味十足。漸漸的這類中國風的歌曲層出不窮。比如:馬天宇的《青衣》,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黃閱的《折子戲》,他們多多少少都在使用戲曲的唱腔和特色。在我覺得流行與戲曲結(jié)合不再新鮮之時,一首《悟空》重新洗刷了我對戲曲流行樂的認知。
第一次聽《悟空》是關(guān)喆所唱,那時,我還不知道原來《悟空》的制作人是戴荃。越喜歡這首歌就越想去了解他的詞曲人,給我們表達的音樂態(tài)度。最開始覺得,這首歌的歌詞,無厘頭不好理解。比如“幻世當空,恩怨休懷。舍悟迷離,六塵不改”咋一聽文言文,根本不能解詞答意,可越去品味越能體會悟空的不易與艱辛。

從吳承恩寫《西游記》以來孫悟空。一直是一個活潑,善良,大大咧咧,嫉惡如仇的形象。十萬八千里的路程,大家或許都在關(guān)注出現(xiàn)過哪些妖怪,受過哪些神仙的幫助,師徒四人多么的不容易。可誰又體會過“悟空”的艱辛與無奈呢。他是真的想去西天取經(jīng)嗎?他又是真的想保護唐僧嗎?一句“誰叫我身手不凡,誰叫我愛恨兩難”道出了悟空的另一視角。但這首歌中的悟空還是忠心的向善,保護唐僧西去“叫一聲佛祖回頭無岸,跪一人為師生死無關(guān)”。原來這首歌的歌詞也與戴荃本人從小對孫悟空的喜愛而來。戴荃以另一種方式,重新介紹了悟空。他塑造了一個非人非鬼,雖悟一切是空,但已找到根業(yè)魔障。
幾乎從這首歌出世,所有的歌手們都在競相演唱。不同的唱法確實也非常的有風味。原唱戴荃屬于中規(guī)中矩版,單良屬于狂野版,在《蒙面唱將》中“嗑著瓜子的貓”屬于空靈版,我最喜歡當屬關(guān)喆版的了。

在關(guān)喆版的《悟空》,他采用京胡,二胡,梆子,笛子,電吉他,鋼琴,貝斯,架子鼓的運用。特別是副歌前間奏部分,由之前電吉他,鋼琴配器轉(zhuǎn)向京胡,梆子,平行跟進變音電吉他,底層在爵士鼓下有鐃鈸埋伏筆,唱腔的拖音與尖音結(jié)合笛子的轉(zhuǎn)調(diào)給人無比震撼之感。
關(guān)喆在參加《我是歌手》還運用了傳統(tǒng)樂器——塤,作為開頭,繼而一系列民樂搖滾樂,此段的配器復雜但是聽感和諧,不論是民族配器還是搖滾配器,以及和聲部分都與歌者的演唱有著高度的契合。
關(guān)喆演唱時喜歡強調(diào)首字如:“叫一聲佛祖”“佛祖”特別像戲曲念白,“塵緣散聚不分明,難斷”又借鑒戲曲的拖腔。即普通又特別的咬字給人,戲曲流行傻傻分不清楚之感,關(guān)喆的演唱狂妄而又瀟灑,溫柔而又迷離,他還加入RAP的元素,使歌曲的金屬化元素更加強烈,讓情緒勢如破竹。
戲曲作為國粹每一個國人都應該做一個傳播者,我認為這種把戲曲時尚化的元素非常的好,它利于青年人對戲曲的接受與喜愛,也利于流行樂發(fā)展不同的曲風。
[1]朱俊男.一曲悟空唱響好聲音[J].翠苑,2016,(3).
[2]葉舟.流行音樂中的戲曲元素[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9,(4).
劉紫檀(1994—),女,河南大學2016級研究生,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研究方向: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