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敏
(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江蘇 南京 210000)
大提琴演奏中的不對稱弓法分析
秦 敏
(江蘇省演藝集團民族樂團,江蘇 南京 210000)
作為大提琴演奏技巧當中較為復雜的不對稱弓法,由于其弓速、弓壓與弓段的分配十分不均勻,使弓的運動平衡容易被擾亂,再加上不對稱弓法的練習容易使演奏者出現手臂疲勞、僵硬等問題,由此本文針對大提琴演奏中的不對稱弓法的進行具體分析研究,總結出不對稱弓法的聯系方法,供大提琴演奏者進行參考。
大提琴演奏;不對稱弓法;練習方法
大提琴無論作為獨奏樂器進行演奏還是在交響樂隊中作為中低音聲部,其柔美的音色,可以表現或深沉﹑或含蓄﹑或靈動﹑或活潑的音樂,其聲音可以塑造出多樣的音樂形象。大提琴作為弦樂器家族中的重要一員,長久以來受到了眾多著名作曲家的青睞,為其譜寫了動聽的協奏曲﹑奏鳴曲等種類繁多的樂曲名篇。
弓法的運用是大提琴演奏技巧之中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演奏者運弓的方法是否正確,弓法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確,直接影響著音樂作品在演奏過程中的風格﹑節奏﹑力度等要求,更是會直接影響到樂器本身的音色﹑韻律﹑音質等特征。這些問題都要求這演奏者必須熟練地掌握弓法的運用。
(一)不對稱弓法中弓速、弓段、弓壓分布不規整
在大提琴演奏使用不對稱弓法的樂曲,其每一個音符所運用的弓速﹑弓壓以及弓段的分布都十分的不規整,運弓的平衡感十分容易被擾亂,因此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遇到短音與長音的時候,需要根據節奏的不同對弓速與弓壓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變。
(二)不對稱弓法運弓技巧靈活多變
由于不對稱弓法在不同音符演奏過程中運用的弓速﹑弓壓以及弓段的不同,也就是使得不對稱弓法在運弓技巧方面靈活多變,使得大提琴演奏變得豐富多彩。但是這一情況也十分容易造成演奏者手臂的僵硬﹑酸困的情況,這是大提琴不對稱弓法運用中極易發生的問題。所以在進行大提琴不對稱弓法練習之前,需要將弓段運用的基礎打好,扎實掌握用不同弓段演奏的方法和技巧。
針對于大提琴演奏過程中的不對稱弓法的具體練習方法,本文主要通過以下兩則譜例進行分析指導:
(一)三連音中常用的不對稱弓法

基于以上譜例,作為三連音中常用的不對稱弓法運用,練習的重點就是分弓的短音,通過弓段的分配情況可以看出,短音的演奏速度要遠快于連音,如何掌握好不同的弓速運用是練習的關鍵。這里練習的要領在于弓毛和擦弦點啟動發力時要立即運用手指快速動作,不要使用肩膀的力量。在第一小節中弓根啟動演奏完連弓之后,手臂的重心需要集中在弓停留與準備換弓的地方,同時手指在手臂與身體的重心的作用之下不需要特別用力,只需要快速地朝著弓尖的方向推動,弓身借助慣性安全回到弓根的位置。這里需要特別注意力量的重心應該集中在擦弦點,由于這里的弓壓比較大,手指的動作一定要靈敏并附有彈性,不要過長時間的壓住弓桿使得短音過長,影響慣性。這一時間內,弓毛有可能會離開琴弦,但是要控制其離開的高度,避免其影響到弓速。
第二小節出標明可以使用兩種起始弓法。從推弓開始,演奏的具體方法同上述方法一直,利用手指朝著弓尖的方向迅速推出的啟動弓身,由于運弓開始的位置未弓根,操作起來十分的容易。當弓身演奏完成連弓部分開始演奏短音時,和第一小節運弓的要點相同,使用手指快速敏捷的推動動作之后,利用手臂自重的慣性再將弓身送回到弓根。此時開始拉弓會出現一個小問題,由于后兩個音符為連弓,所以在下弓運行的時候一定要留出一定的弓段來完成連弓的操作,大多數的練習者都會用大臂盡可能大的幅度橫向擺動的方式,來將弓段拉遠一些,這樣會造成手臂酸痛,演奏過程中音符可能會出現虛弱無聲的情況甚至有跳弓的情況。為了避免這類情況的發生,就需要練習者明白,運弓力量的有效區域知識,無論是何種弓法,都要了解弓段的距離與手臂分布的之間關系。也就是說,演奏者需要認識自身在演奏音符時的最佳速度以及最適合的分配方式,將弓身分為幾個弓段演奏區域來運行,而運行所需要的力量也就僅僅適應由這個最佳分配方式的弓段長度,可以將其稱為“運弓有效力量區域”。在這一區域之中,弓段的距離與力量是有范圍限制的,若超出了力量重心的有效區域,演奏者則會出現吃力或是演奏失敗的情況。
需要著重說明的是,當弓速過快的時候,演奏者的手臂自重的重心需要集中在相應的“運弓有效力量區域”之內,在這個相應的弓段區域之內有了強大的力量支撐就可以完成各種運弓技巧了。不對稱弓法的練習者在練習的過程中需要把握好自身的重心力量的有效區域,短音拉出的弓段距離的長短以力量是否能夠達到為標準,避免出現使用較長的弓段。隨著對自身力量重心區域的掌握與熟悉,弓段的長度與力量才會結合的愈加順利。
(二)節奏較快的不對稱弓法練習方法

從以上譜例可以看出,這一類型的不對稱弓法的演奏速度較為快速,練習的重點依然在弓毛和擦弦點啟動的靈敏度與力量重心的運用。難點即為連弓的音符較為繁多,從推弓與拉弓開始,都需要面對弓段較長和力量重心難為保持的情況,并且會造成短音運弓速度慢大提琴音色嘈雜的問題。上文已經提出手臂重心的力量使用有效區域的概念,在此處則可有有效的運用和練習。另外還需要加強左手的靈活程度,當右手的力量不足以支撐過長的弓段時,就需要左右的速度進行配合。
對于演奏者來說,演奏過程中使用較為放松的演奏狀態是將音樂表達完美的重要因素。由于演奏過程當中不可控因素時有發生,這就需求演奏者在日常的練習當中掌握科學的演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在應對突發情況時采取有效的解決手段。舒適的演奏手段不僅僅讓演奏者的狀態提升,更給予了聽眾舒暢﹑優雅的美妙旋律。舒適科學的演奏方法,要求著演奏者在練習過程中必須注重每一細節,不要讓這些小的問題堆積影響整體的發展。最后,演奏者必須擁有較高的素質涵養,只有這樣才能勤奮踏實的進行演奏練習,才能讓演奏技巧不斷的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