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波
(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5)
護理基本技術教學做一體化模式研究
林 波
(皖西衛生職業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5)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護理基本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較高,能夠有效提升護生的學習效果,保證護理基本技術的教學效果。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護理基本技術;教學效果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 2011級護理專業學生作為此次分析研究的對象,全部學生的人數為79名,學生均為女性,對學生進行隨機分成兩組,其中40人為研究組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教學,年齡18~23歲,平均21.04±0.22歲。對照組39人采用常規教學方式,年齡18~22歲,平均20.64±0.37歲。兩組學生在一般資料對比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方法[1],而研究組則采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即通過實際的臨床案例開展教學分析,結合理論知識教授學生基本的觀察和操作,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安排合理的學習任務,確保練習中涉及理論知識、實際操作和情感體驗等內容,讓學生通過綜合性的練習獲得更佳學習效果。具體如下。
(1)制定合理的教學設計。首先,教師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并從典型的臨床的資料中,選擇相應的病例作為課堂實例分析,從而制定出合理的教學設計。其次,教師將準備好的教學案例交給學生分析,要求學生根據資料的相關訊息做出相應的概念圖;最后,指導學生從案例中分析出護理過程可能存在的問題,并請學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并列出詳細的實際操作過程,教師則根據學生的表現,提出的操作步驟給予相應的點評。
(2)制定有效的課堂組織形式。課堂組織形式上,主要以崗位工作流程為主,由責任教師來完成教學案例的篩選和編寫,請學生完成相關課堂準備,接著,請學生結合基礎理論知識,根據教師的實際操作內容開展模仿練習,最后,由教師做課堂的評價和總結,以高效完成基礎護理技術的課堂教學。
(3)制定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中應包含有多元的評價方法,①理論知識的評分:學生完成課程的學習任務后,需要參加學校安排的理論知識考試。②技能考試的評分:學生的各項技能考核方式以分班的形式實現,每一班有兩名教師進行評分,一名為校內教師,一名由醫院安排的教師,評分以統一標準考核,技能考核總分為各項分數的平均分。③綜合護理能力的評分:分配學生前往各科室參與臨床實現前,需要通過臨床案例情境模擬形式對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進行考核,考核以分組形式進行,監考教師的安排同技能考試,考核分數以統一評分標準為準,總分為各項考核內容的平均分。
1.3 評價指標
①對全部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操作能力還有綜合護理能力進行評分,并記錄出總成績。②采用我院自制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應用效果評價調查表”在學生中開展問卷調查,分析學生對這一教學模式總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從學生的自我感受出發。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 SPSS13.0軟件對數據統計學處理,用 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x2檢驗計數資料,用P<0.05差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
研究組在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操作能力還有綜合護理能力的評分上均高于對照組,且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s,分)

表1 對比兩組學生的考核成績(±s,分)
組別 例數(n) 基礎理論知識 技能操作能力 綜合護理能力研究組 40 90.31±4.66 89.77±3.87 89.54±4.02對照組 39 83.74±4.48 84.13±3.42 83.06±4.11 T 2.36 2.45 2.69 P <0.05 <0.05 <0.05
2.2 分析學生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評價
本次問卷調查采用不記名的形式進行,發放79份問卷調查表,回收有效 79份,回收率為100%。調查的項目內容包括:①是否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等方面形成良好地促進作用;②是否對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掌握能力和應用能力形成良好的促進作用;③是否對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合作協調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形成積極的影響;④是否對課堂氣氛、學習氛圍還有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形成積極的影響;⑤是否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職業素養和整體護理觀察觀。根據文件調查結果顯示,以上5項調查項目結果為肯定的比例均超過90%,說明大部分對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均擁有較高的評價,且更能接受。
3.1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對教師的影響
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組織和課堂活動,以營造出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2]。這就要求教師掌握充分的課程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還有良好的從業觀,具備足夠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夠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空間;教師具備一定的創新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3.2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
學生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課堂上為重要的主體地位,根據教師的指導和幫助,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課堂組織,并解決相關的案例問題,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提升自我的專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例如:教師鼓勵學生開展合作探究,以小組的形式查閱相關資料,并在課堂上討論后總結出詳細的操作內容,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習慣。并在實踐過程中,鍛煉學生擁有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團隊合作中,形成高效的溝通和交流能力,從經驗的積累中形成創造性思維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職業情感和完善的護理觀。
3.3 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提升整體的教學效果
首先,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制定,需充分結合學生能力和學習水平特點制定出合理的教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實踐操作過程中,理解教師傳授的知識點,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臨床操作上,學會將復雜的知識點轉變為簡潔的、可直觀的應用型知識。其次,教師要認識到演示的重要性,演示要求教師操作實踐時,結合相關知識講解,將枯燥的知識點與實踐相融合,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幫助學生掌握可靠的專業知識。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練習,任何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都不開實踐操作,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和實踐,是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環節。
綜上所述,在護理基本技術教學中應用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綜合護理能力,改善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1]鄧夢秦.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在高職高專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信息,2013,26(07):9.
[2]薛梅.“護理教學一體化”模式探討[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5(04):90.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teaching
LIN Bo
(West Anhui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Lu'an Anhui 237005)
The teaching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basic technology in the application of higher value,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arning effect of nursing students,and ensur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Teaching integration; Teaching model; Basic nursing technology; Teaching effect
:A
10.3969/j.issn.1672-7304.2016.01.062
1672–7304(2016)01–0133–02
安徽省級質量工程項目2014tszy047。
(責任編輯:張時瑋)
林波(1983-),女,安徽六安人,講師,研究方向:護理教育、護理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