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政
什么是地大物博?就是有些人說“難受想哭”,有些人卻說“藍瘦香菇”。
什么是人群差異?就是有些人正在“葛優癱”,有些人的“小目標”卻是“先掙它一個億”。
2016年的中國社會,依然復雜,依然多元。這一年的熱詞,從頂層設計上看,有“一帶一路”“供給側改革”“L型經濟”“股市熔斷”“樓市暴漲”“房市降溫”“工匠精神”;從行業細分上看,有“直播元年”“VR元年”“120幀元年”;從網絡草根上看,又有“洪荒之力”“老司機”“感覺身體被掏空”……
供給側改革
一帶一路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新時代的“一帶一路”將充分依靠中國與有關國家既有的雙多邊機制,積極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在2016年1月26日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二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落實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往,“需求側改革”主要有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而“供給側改革”,則關系到勞動力、土地、資本、制度創造、創新等要素。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L型經濟
2016年1月11日,在中國駐紐約總領館舉辦的“十三五規劃與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專題報告會”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提出,當前中國經濟呈下行態勢且還未見底,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經濟不會呈現“U”或“V”型走勢,而將是“L”型走勢。據他預計,中國經濟將以低于7%的增速持續一段時間。
“L”的長尾,預計將持續20年左右。在這段時期內,社會財富增速在下降,老百姓的購買力也在下降,但中國經濟已經過了盲目追求增速的階段,“L”也不等于蕭條或者衰退。
工匠精神
用8億件襯衫換1架飛機的時代過去了,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高鐵換大米”的新時代。“中國制造”要進化為“中國精造”“中國創造”,一方面講究高精尖領域的突破,另一方面,也講究千百年來的手工藝傳承。2016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肮そ尘瘛彪S之成為年度熱詞,代表著一絲不茍、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產品理念。
葛優癱
在1993年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第17、18集中,葛優飾演了一個到賈家蹭吃蹭喝的“二混子”季春生。有一個鏡頭,是他半癱在別人家的沙發上,大談自己的頹廢人生。這個鏡頭的截圖被放上網后,時隔20多年再度觸到了年輕人的痛點——“葛優癱”乃至“京癱”,被廣大網民拿來形容自己“身體被掏空”的狀態。
老司機
“老司機帶帶我”,“來不及解釋了快上車”……在熟練使用這些“老司機”體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老司機帶帶我》其實是一首云南山歌。而“老司機”這個詞,從原本帶點浪蕩不羈的色彩,逐漸演變成了對各行各業經驗老到者的褒稱。
洪荒之力
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中國游泳隊選手傅園慧以58秒95、排名第三的成績晉級決賽。在賽后接受采訪時,她卻一臉呆萌地搞不清楚狀況,直到記者提醒,才恍然大悟,得知自己闖入了決賽,高興地表示:“哇!我有那么快?!”她的一系列夸張表情隨即成為年度最熱門的表情包之一,而她那句“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更是成為年度熱詞。
股市熔斷
2016年1月4日,滬深兩市低開低走,13時13分,滬深300指數下跌5%,觸發熔斷,13時28分恢復交易,隨即跌逾7%,觸發熔斷最高閾值,兩市逾千股跌停,A股暫停交易至收市。至1月7日,略微回暖的股市開盤后僅交易了15分鐘,再次經歷兩次熔斷,提前收盤。雖然監管層的措辭是“暫?!?,雖然目的是給市場一個冷靜期,讓投資者充分消化市場信息,避免市場價格出現極端變化情況,但“熔斷機制”或將成為中國證券史上最短命而狼狽的重大舉措之一。
優步化
2016年,優步與滴滴之戰打得如火如荼,最終以滴滴并購優步告終。在權威的柯林斯詞典評出的年度十大熱詞里,“優步化”(Uberization)占得一席。不管是優步還是滴滴,都在世界范圍內打造了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共享經濟。業界把所有這種以移動互聯方式直接連接客戶和供應商、去中介、拉平信息不對稱的方式,稱為“優步化”,讓人們看到了連接、協作的巨大能量。
VR元年
2016年被稱為“VR元年”,據統計,僅2016年上半年,VR領域投資就有38起,規模為15.4億元。一些傳統企業如鳳凰傳媒、棕櫚園林、華誼兄弟等紛紛進入VR行業。從可穿戴設備到VR電視,從VR新游戲到虛擬景點游覽,從VR電影到醫學領域,一時間,仿佛無論是專業領域抑或家庭娛樂,都與VR息息相關起來。
吃瓜群眾
曾經,“鍵盤俠”是一個貶義詞,“打醬油”“俯臥撐”也像大先生筆下的圍觀群眾一樣麻木不仁。但如今,“我只是一個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卻慢慢轉了褒貶——圍觀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就是輿論監督的一種。
與曾經的“鍵盤俠”相比,如今更令人堪憂的,倒不是“漠不關己”,而是“社交上癮”。每天刷新10次以上朋友圈,忙著給熟悉與陌生的人點贊……當“生怕錯失他人精彩生活”成為了時代的新焦慮,我們還有時間和興趣去關注自己的人生嗎?
公眾號
“在未來,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機會。”安迪·沃霍爾的這句話,在互聯網時代顯然已經被實現。
與此同時,神州大地又出現一個會員數以億計的“圈子”,叫作“朋友圈”。一時間,“我所有的朋友都去做微信公眾號了”。
百億、千億的估值里,有多少是水分?誰也說不清。但是新媒體“自帶流量”的屬性我還算是親歷過——曾經有個公關找到我們的公眾號,想投一篇軟文,一上來就坦誠相見:“稿子已經編好,閱讀量我自己會買”。如果說“只會發通稿的傳統媒體沒有價值”,那我也非常同情“發通告又自帶流量”背后的新媒體廣告主。
羅爾事件
“自古深情留不住,總是套路得人心?!边@句熱詞的打擊面可真不小。遠到行業大環境,近到羅爾為女撈金。2016年平安夜這一天凌晨,羅一笑去世了。無辜的小女孩RIP,讓網民深感“被套路”的其父羅爾,卻難免依舊站在輿論的風口浪尖。從消極的一面看,這一事件或許將和當年扶老人的彭宇案一樣,打擊的是社會良心。但從積極的一面看,它似乎又相當直接地昭告了這個時代愿意信善、向善的人心。
雪花一代
2016年,世界權威的柯林斯詞典評出年度十大熱詞,其中之一叫作“雪花一代”,指的是80后到00后出生的年輕人,像雪花一樣晶瑩剔透,卻又弱不禁風,抗壓能力比過去世代的人更差。
而在日本,一部名為《寬松世代又如何》的電視劇也在2016年熱播。生于1987年的孩子們被劃為第一撥“寬松世代”,從2002年起日本實行教育改革,學生迎來雙休日和全面的減負。寬松世代的年輕人,不愛說敬語,對事對人都缺少執著,他們沒有太大的人生抱負,也不善于制訂人生計劃,渾身散發出一種無為而治的氣息。
遙想中國的80后,也正經歷了學校從周日單休到周末雙休日的轉變。當這些年輕人踏入社會,成為中堅力量乃至中流砥柱,他們未必不能勝任社會加諸其身的各種角色,然而從“寬松世代”帶出來的個性、心理、思維方式,又顯然迥異于他世代人——
“雪花”嗎?也許。但“雪花一代”并非不堪一擊,只是每個世代回應壓力的方式各不相同。
直播
在2016這個“直播元年”里,大約有3億觀看者,看著30萬個主播的衣食住行,看出了超過150億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