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隆鳴
我們今天是觀眾,想在北極欣賞一場動物與動物之間血肉橫飛的激戰,用血腥的場面來刺激自己的感官,滿足自己獵奇的欲望。假如哪天,人類不幸成為這個大片中的角色,誰當觀眾呢?
北極熊最初給我的印象,是個冷酷、兇殘且有點愚笨的家伙。這些印象來源于中蘇冷戰期間看的那些諜戰作品。那些作品中,北極熊常是蘇修間諜的代號。那些“北極熊”總是身著淺灰或米黃的大衣,寬邊帽壓得低低的,帽檐下透出碩大的鼻子,鼻子上則是兩只陰森森的藍眼睛。這種印象植根之深,以致到了俄羅斯,看到那些笑容可掬的高鼻子藍眼睛,反而覺得不夠真實。
進軍北極
年前的夏天,我們乘坐俄羅斯“50年勝利號”核動力破冰船進軍北極點。從俄羅斯軍港摩爾曼斯克進入北冰洋,是一條筆直的水道,像一條細而長的繩子,破冰船出了這條水道,進入巴倫支海。再前行一天,又來到法蘭士約瑟芬群島,水面上開始出現浮冰。群島與浮冰的出現,使得單調的北冰洋不但顯得生動,而且充滿夢幻。當日行程表中提示,今晚21點有可能出現北極熊。
豈料中午12點左右,廣播突然響了:船頭11點鐘的方向發現一只北極熊,請大家前往船頭甲板觀看。
“船頭11點鐘的方向”,這是探險隊長事先和游客約定的“暗號”。在北冰洋,不以東南西北論方向,而是以船頭為標準,設船頭為時鐘的12點,11點鐘的方向,就是指船頭左側一點的方向。
仿佛士兵聽到號令,游客迅速穿上防寒服,操起裝備,來到船頭甲板,搶占有利位置,架起“長槍短炮”。我的動作稍慢一步,最佳位置已被占據,只能選擇船頭左側甲板較后一點的地方。放眼船頭11點鐘方向,白茫茫一片。開始不見目標,仔細搜索發現,在一片冰原中,一個極小的灰白色的點在冰雪中緩緩蠕動。
我將單反鏡頭對準這個小灰點,然后拉到最近。呵,看清楚了,一頭北極熊,正在冰雪中慢悠悠地晃著。這是進入北極以來發現的第一只北極熊,地點在北緯80度以上。大家臉上透著興奮,嘴上鴉雀無聲,即便說話,也是耳語,仿佛音量稍大,就會劃碎北極的寂靜,就會驚擾了北極熊。
這頭熊慢慢地朝我們踱來,來到船前,停步,抬頭望望這紅黑兩色的鋼鐵大物,又漫不經心地朝船頭2-3點鐘的方向踱去。
看著北極熊遠去的身影,不知怎的,心里掠過一絲悲涼。
孤獨的北極熊
狼是成群結隊的,大雁是一排一排的,企鵝是一群一群的,而北極熊,卻是孤單的。在北極,北極熊沒有其他敵人,如果有,就是自己的同類。辛辛苦苦捕到的獵物,不時會引來同類的窺視。打斗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來犯者是個彪悍的大家伙,弱小的一方只好選擇棄物逃跑。不過,有的母熊為了保護幼崽或捍衛全家口糧,也會和前來冒犯的大公熊拼死一戰。成年的北極熊都是獨來獨往,很少找同類做伴。春夏之際,它們整天風里來,雪里去,輾轉于浮冰和陸地之間,目的只有一個,發現獵物,捕獲、吞食。這是它們生活的全部。只有積累足夠的營養和脂肪,它們才能度過冬季。而冬季,漫長、寒冷、黑暗,大約有半年時間,完全不見天日,氣溫會降到零下50℃,所有的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只有白茫茫的冰封和四處掃蕩的風雪。這時的北極熊,需要找個地方冬眠,直到次年四五月,天氣回暖,冰雪漸融,太陽露臉,天空明亮,北極熊才又開始活動。
在此后幾天的日程中,我們一下看見了三只熊。那是一只熊媽媽帶著兩只熊寶寶,遠遠走來。小熊像個貪玩的孩子,無憂無慮,走走玩玩,圍繞著媽媽,一會超前,一會落后,這個抬起兩個前肢站起來,那個在冰雪里打個滾兒,或者兩個在冰雪上互相打鬧。后來,一只小熊漸漸走開,遠離了媽媽,站在那發愣,一動也不動。
突然,它朝一個方向猛然跑去。北極熊看似笨拙,奔跑起來卻是極快,最快速度可達每小時60公里。不過這只小熊顯然有些力不從心,跑著跑著,在跨越一塊浮冰時,一頭栽進海水里,少頃,爬上浮冰,神情有些失落,抖抖身上的水,悻悻然,朝著媽媽的方向跑去了。
“小熊逮海豹,可惜沒逮到!”一個團友興奮地說。后來看了一個團友的錄像(圖書室有臺電腦,每天都有人將拍的照片和錄像傳上去,供大家分享),果然,那只小熊并非迷路發愣,而是想捕捉海豹。當時那只海豹在一塊浮冰上棲息,小熊發現后,徑直跑過去,而海豹,在小熊跑到之前的一瞬間,滑進海里,小熊也跟著撲向海里,但撲了個空。
隔了一天,又見一只北極熊。它的臉部,以嘴為中心,下巴至兩眼,潔白的毛被染得鮮紅。顯然,這只熊剛剛飽餐一頓,肚里填進一只海豹。一般說來,北極熊很愛干凈,吃飽喝足后,它們會細心清理毛發,把食物的殘渣血跡都清除干凈。但這只熊不,它似乎還不過癮,還在尋找下一個目標。
所有的觀眾都把鏡頭對準它,希望很快、立即、馬上,這只熊就能發現目標,然后,起跑、加速、躍跳、猛撲、撕咬,一頭海豹在它的利爪下掙扎、扭動,鮮紅的血,浸染了白色的冰,先是一小片,后來一大片,再后來,海豹不動了,北極熊洋洋自得,撕咬下一大塊海豹肉,猛地朝天一揚,在白色冰原中劃出一道鮮紅的弧線,恰似英文字母“C”,而那隨之撒落的血滴,猶如書法中的“飛白”……不遠處,最好能有一個熊媽媽帶著兩只熊寶寶,饞巴巴地望著,舔著舌頭,卻不敢近前……
絕好的一張攝影大片啊:動物世界的生存法則。
可惜,這一切沒有在我們面前發生。不知以后誰人有這個運氣。
我們今天是觀眾,想在北極欣賞一場動物與動物之間血肉橫飛的激戰,用血腥的場面來刺激自己的感官,滿足自己獵奇的欲望。假如哪天,人類不幸成為這個大片中的角色,誰當觀眾呢?
達人支招
關于行程
極地氣候多變化,每年都有半年以上的時間處于極度寒冷的氣溫下,只有當夏季來臨才能有短暫的有利于破冰船航行的海況,而且每年海冰融化的時間、區域、面積也是很難預測的,因此一些預定的行程很有可能臨時進行調整。推薦經常旅行的旅游愛好者辦理一張亞洲萬里通積分卡或者信用卡,可以通過這樣的長途飛行和航行獲得額外的旅行積分,其兌換飛行里程按照英里計算,比國內航空公司的公里里程要值錢得多,而且兌換比例也更加優惠。
關于攜帶衣物
除了冬裝之外,還要防水褲(真正防潑水而不是防濺水的那種,因為登船之后每天都要坐沖鋒舟海上巡航或者登陸探險,因此防水褲非常必要,如果沒有是不讓登上沖鋒舟的)。游泳衣、褲也要帶上,說不定可以進行極地跳水這一勇敢者活動,船方還會頒發北極跳水證書。到了冰島泡溫泉也需要穿戴游泳衣、褲。此外,墨鏡、防曬物品要帶上,對于個別人來講暈船藥、護膚品也應帶上。
關于攝影設備
北極地區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動物,而出于對動物保護和自身安全需要,不能過于近距離地接觸它們,這時需要長焦鏡頭,根據經驗最少要400mm以上,否則拍出來很難有滿意效果。佳能5D-2一臺、16-35mm、24-70mm、70-200mm各一支,2倍增倍鏡一支,尼康微單一臺,JVC攝像機一臺,三腳架一支,其他小配件及維護工具若干。還需筆記本一個、1TB移動硬盤一個、多合一讀卡器、一拖四USB、插排以及若干充電器、SD卡、CF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