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詩雨
摘 要:黃菁作為當代廣西數(shù)一數(shù)二的畫家,創(chuàng)作出許多令人驚嘆的作品。一提到黃菁,大多人腦海里浮現(xiàn)的便是他一幅幅美輪美奐的油畫風景,他以他獨特多變風格的創(chuàng)作手法完美的詮釋出了中國南方風景別樣的美和中國民族文化的特質。本文通過對西方油畫進入中國后,融入中式風格所形成的中國意象油畫,來解讀黃菁的油畫創(chuàng)作中所產(chǎn)生不一樣的美。
關鍵詞:黃菁;油畫;中國風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015-02
一、中國意象油畫的解讀
自油畫傳入中國以來,便在中國不斷地發(fā)展創(chuàng)新,形成了中國本土化的油畫風格。隨之出現(xiàn)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致力于中國意象油畫創(chuàng)作的優(yōu)秀畫家。但我們要知道的是,中國意象油畫它傳承的是民族特色的審美心理、中國文化精神,不僅僅只是單純地用西方的油彩畫中國畫。中國意象油畫體現(xiàn)了東方的意境,是油畫進入中國后產(chǎn)生的獨特文化,它不單單只是單純的繪畫,而追求的是一種精神的超脫。它不拘泥于物象具體的形狀、色彩等的描繪,而是以中國人的特有的對自然的全身心的體味方式,在油畫藝術中表 達對自然的感悟。它區(qū)別于西方油畫藝術的最大特征是它吸收了中國繪畫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可以與宇宙相通相融的“天人合一”宇宙觀,是中國人所獨有的東方民族文化精神,在中國意象油畫創(chuàng)作中表達出了中國人的審美傾向和文化理念。
中國意象油畫的創(chuàng)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手段便是平面化,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考慮傳統(tǒng)繪畫中對創(chuàng)作對象的光影、空間、和轉折,反而更注重的是創(chuàng)作者對被畫物象的直觀感受與理解。簡化了的顏色和造型是的畫面的平面裝飾感更強,這就使得畫家對線、形、色彩、結構和圖案運用的要求更加的高。如同黃菁后期的油畫風景系列作品,他參照物象來進行創(chuàng)作卻不局限于物體的色彩、形狀,他打破傳統(tǒng)的敘事空間和光線秩序,不強調嚴格的明暗關系和色彩的過渡,對畫面形象進行平面化的處理。充分發(fā)揮畫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自己的理解與感受來進行畫面的創(chuàng)作。
二、黃菁油畫創(chuàng)作風格的形成
(一)黃菁灰調子的運用
我們在欣賞黃菁的作品是也可以發(fā)現(xiàn)他尤為的喜歡灰調,而他灰調子的運用也是尤為的好,灰色調是在畫面色彩整體純度降低的情況下得到的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色彩調子。與其它色彩相比,灰色顯得要朦朧一些,含蓄一些,低調一些。它不像黑色那么剛硬,也不像白色那么的耀眼,也不似純色的那么明亮,充滿活力和激情。相較于其它顏色來說,灰色看起來不溫不火,不喜炫耀,但這并不一定就代表灰心喪氣,悲觀失望。它甚至比其他顏色更具潛力,更有彈性,它是退一步的地闊方圓、海闊天空。正如有些人所說,當一個人年齡越長,他越能理解灰色的價值。在這里的灰色當然不是指其他物象的外部顏色,而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哲學,一種思想。灰色調的畫,給人一種純凈,和諧的感覺,淡然有序,溫文爾雅,注重主觀情感的表達。 許多現(xiàn)在主義作品都比較注重視覺上的沖擊力,各種高純度的、強烈的、明亮的色彩,潑灑在畫布上,帶給觀眾視覺的震撼,但黃菁的畫不一樣,他大多使用灰調,偏冷,正如他的人一般含蓄,低調,冷靜,溫文爾雅。
(二)不同時期風格
黃菁作為中國意象油畫的出色畫家,他在繪畫風格上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蘇旅曾在文章中說過:“有時我甚至想,黃菁自己一個人就能開一個也叫‘南方的風景的畫展,而且絕對的風格多樣。”這并沒有夸張,黃菁在油畫風格上的多變,由來已久。而他的繪畫風格的形成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一是從1978年下鄉(xiāng)體驗生活創(chuàng)作出來的《苗嶺艷陽天》至1984年到中央美術學院進修前,全都是為寫實風格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有的超寫實作品令人驚嘆,也有古典主義風格的肖像。而他這期間所創(chuàng)作的《苗山春》卻是個例外,這幅作品為平面裝飾風格,這是他第一次放棄和重構,他采用了當時油畫革新中最常見最流行的色塊壓線的平涂手法,將桂北高山梯田蜿蜒起伏的空間節(jié)奏畫得詩意盎然,清新雅致,具有強烈的形式感,已顯示出他后來注重形式意味的端倪。
二是黃菁在中央美術學院讀研修班期間,正是“85新潮美術”風起云涌的時候,視野的開拓,使得黃菁饒有興味地嘗試了多種西方繪畫風格,有畢加索式的、西蓋羅斯式的、莫迪里阿尼式的,可以說各個風格都嘗試了。這一時期他有兩幅作品《臨窗》和《藝術體操》是相對具象寫實的。
第三階段主要是蠟染風格時期,把中國元素融入西方油畫中的特質更加的明顯,他借鑒貴州民間的蠟染圖案,先是把桂林山水歸納成圖案化、抽象符號化,后來又以此手法畫苗女。這期間他還畫了一系列由蠟染風格逐漸轉向雷東味道的半身女人體,整體風格呈現(xiàn)出一種神秘化的傾向。后由于被兒童畫的天真稚趣所吸引,他開始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具有克利風格的抽象繪畫作品,這些作品以小畫為主。再后來他又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窗口”系列大畫。
第四階段這一時期黃菁主要以風景寫生為主,是“南方的風景”活動主要的干將。作品分兩類,一是現(xiàn)場寫生的,強調形式意味;二是帶創(chuàng)作性的,仍然延續(xù)他的“窗口”符號。第五階段這一時期黃菁以創(chuàng)作為主,先是畫帶窗口的桂林山水系列,漸至畫帶窗口的海邊人物,再后來去掉了窗口,去接表現(xiàn)海邊的女人體。在風格上,按高峻的歸納是“由繁至簡”“由混至純”“以純入淡”。最后黃菁的油畫風格漸趨穩(wěn)定,他放下了主題創(chuàng)作,而主要以寫生為主,積極地參加區(qū)內外各類寫生活動,風格上吸收了敦煌壁畫的精華,在繪畫材料上,也轉向以丙烯為主。
在黃菁的繪畫發(fā)展過程中,他從超強的寫實造型到放棄他超強的寫實功底,一步步形成了他獨特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意象油畫風格。從他最開始的寫實作品《苗嶺艷陽天》到之后的意象風景系列《窗》,從具象到抽象,從寫實到寫意,完美的用西方的油畫呈現(xiàn)除了中國藝術的美。
黃菁說:“我不知道其它行檔怎么樣,反正我覺得繪畫是最令人幸福和快樂的行檔。你甚至可以很清高,不需要和外界溝通,可以無需看別人的臉色,也不用與他人合作就能完成。獨自欣賞自己的手藝和成果,不需要稱贊,也可以免聽批評,在畫布上獨往獨來,自由遐想,自言自語的在內心天地里漫步。”
三、結語
與其他畫家相比,剛開始你會覺得黃菁的作品過于簡單,但你真正的看進去,你會發(fā)現(xiàn),在對物象精氣神的提煉上,在畫面形式趣味的玩味上,在繪畫的純粹性上,在風景的詩意表現(xiàn)上,在文化和精神內涵上,黃菁的作品都是出類拔萃的。他放棄了非繪畫本質的因素,建構了寫意抒懷的意境,放棄和建構都體現(xiàn)了他的高度,他的藝術思想秉承了中國藝術寫心、寫意的精神。相對于那些花拳繡腿的花架子,黃菁使的是內功深厚的內家拳。他充分發(fā)揮了繪畫語言的豐富性和拓展性,使用西方的繪畫媒介,在中國本土文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風格。
參考文獻:
[1]李普文.窗內窗外:一個唯美主義藝術家的視域——黃菁畫評[J].藝術探索,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