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韜
摘 要:話劇表演就是演員在規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里,通過語言和形體動作等塑造人物形象呈現給受眾面前,從而給觀眾藝術審美享受。塑造人物形象要把握人物特性、巧用舞臺語言刻畫人物性格、運用肢體語言塑造人物形象等。
關鍵詞:人物性格;舞臺語言;肢體動作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08-01
話劇表演就是演員在規定的時間、固定的空間里,通過語言和形體動作等塑造人物形象呈現給受眾面前,從而給觀眾藝術審美享受。塑造人物形象是話劇演員重要的問題,人物形象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臺話劇的演出成功與否。
塑造人物形象,必須理解劇情,分清楚人物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性格,而性格是通過語言、動作、表情所展示出來的。只有人物展現得聲情并茂、感情刻畫細膩豐富,才能抓住觀眾的心。
一、理解劇情把握人物特性
話劇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是經過藝術化加工的。演員必須充分理解劇情,把握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并通過舞臺化的語言、動作以及內心感情外露等手段展現出來。
理解人物性格首先要分析人物性格。這種性格是長期發展成的,要去探索人物的成長經歷,這樣可以讓人物形象更加的豐滿。每個人的性格除了先天因素 (主要是遺傳因素)以外,還與人生經歷、家庭背景、教育水平等相關。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獨特性。在藝術創作中,劇作家為了區分不同的人物,一般都會賦予其獨特的人格特征,使其具有典型性。因此話劇演員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必須抓住人物性格的特征,展現人物風采,使人物形象豐滿,從而使話劇達到良好的藝術性和審美性。
理解人物性格就必須分析劇本,了解人物在劇中所經歷的是是非非,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以及他的人生遭遇 ,研究形成其獨特性格的成因。這樣演員才能進入“劇情”,代入“角色”。理解人物性格還必須在整體上把握人物性格,了解人物在 每個階段的典型性格以及體現方式,因為人物是成長的。當然分析劇本的時候也必須了解劇本的人物的時代背景,這樣可以掌握歷史背景,以及塑造角色的社會環境,從而給自己的形象進行定位,有什么樣人生觀、歷史觀、價值觀等,這樣便于在整體上掌握人物性格。
而人物性格的刻畫則可以從語言、動作以及內心情感的外露、與觀眾心靈交流來體現。
二、巧用舞臺語言特征刻畫人物
分析角色的人物性格,理解劇本,掌握人物性格是前提條件。什么樣的人物性格說什么樣的話,這就反應在臺詞上。在話劇舞臺上,劇情的推動要靠演員的言語來實現的。通過富有藝術感染力的語言來吸引觀眾。
語言類藝術廣泛存在于人類社會發展以及社會生活中,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語言藝術越來越豐富和典型。舞臺言語藝術也隨著發展日趨豐富與典型。語言藝術相對形體語言來說,更加的直接、深刻,但是也更加的復雜。因為人類語言是千變萬化的,幾乎包羅萬象。在話劇表演過程中,是要依靠臺詞、大段大段的臺詞推進敘事的。演員通過臺詞來展現人物性格,對人物進行塑造。但是話劇藝術是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進行,因此臺詞是受時間限制的,因此臺詞必須做到精煉、簡潔、準確。
話劇表演中的臺詞要求演員要有專業的素養,要求演員對臺詞要精雕細琢,反復錘煉。要理解人物性格,更要理解劇情。在語言表達時候,不僅要說“臺詞”,而且要理解“臺詞”,知道人物形象中對白所要表達的思想內涵以及潛臺詞。這就要求演員對劇作中的每句話、每句臺詞進行反復思考、錘煉,準確把握每句臺詞的思想內涵以及意義 ,從而準確無誤的塑造人物形象,達到藝術感染力。
三、形體動作塑造人物性格
話劇中少不了“戲劇沖突 ”,而“沖突”必須由動作來完成。舞臺動作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舞臺動作包括語言動作、內心動作以及外部動作。而外部動作就是形體動作。所謂形體動作就是外部肢體的運動,例如五官、軀體、四肢的運動。演員在舞臺上的 形體動作不是機械的、雜亂無章的,而是鮮活有目的的,都是能反映人物性格的。形體動作是人物心理活動的外化。塑造人物必須要求形體動作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人物情感。
形體動作與人物心理情感密不可分的,兩者協調一致才能塑造鮮明的 人物性格。只有內心情感,沒有外部動作,就不能把人物的 心理情感體現出來; 只有外部動作,沒有內心情感,人物就沒有“魂”。人物形象性格是否鮮明,是否有生命力都可以通過形體動作來展現。演員的形體動作 ,直接影響人物形象的表現。不同的人物形象,需要有不同的外型特征。因此,塑造人物形象,形體動作就是有力的武器。
總之,話劇表演是舞臺藝術,需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而想要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必須在理解劇情的基礎下,巧用舞臺語言和形體動作。只有這樣,才能使話劇具有感染力和藝術審美性。
參考文獻:
[1]邵牧君:影視表演跟舞臺表演基本上是兩回事情[A].銀幕形象塑造——第十屆“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文集[C].2005.
[2]楊君榮.淺談話劇舞臺表演人物的塑造[J].群文天地, 2012(13).
[3]祝延平.漫談舞臺表演藝術的美學特性[J].藝術教育,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