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楷
摘 要:loft文化的推廣在舊工業建筑的發展中有其必然性。隨著全球現代化、工業化的持續快速發展,城市中舊工廠、廢棄房屋等大量的舊建筑、廢棄建筑成為城市化發展需要解決的必要問題。顯然,直接拆除舊建筑是不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行為,同時對房屋建筑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有不利影響。鑒于綠色環保、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以及對傳統建筑文化的修復與繼承的重要性,對城市舊建筑進行合理的改造利用是當務之急。本文從城市舊建筑的現狀出發,提出loft模式對城市舊建筑改造的推動性,并從中窺探loft模式對于整個城市區域發展可能會產生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loft模式;城市舊建筑;改造利用
中圖分類號:TU984.1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197-01
一、當下城市舊建筑面臨的窘境
隨著工業化的飛速發展,傳統工業向新興工業大邁步,許多舊工業建筑被閑置下來,不僅占地大,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同時也阻礙了新興產業在同一區域的發展。舊工業建筑占據了城市舊建筑的極大板塊。除此之外,城市傳統古建筑的遺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業發展的勢頭。為了減少資源浪費,盤活土地資產,以及能在現代化的同時留住傳統、保護古建筑,對古建筑進行創新性繼承發展,積極在城市舊建筑改造利用中開展Loft模式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二、Loft模式對城市舊建筑改造利用的意義
Loft興起于1950年代,窮苦的美國藝術家將廢舊建筑進行了改造,將破舊的建筑變成了充滿藝術感的房屋。從此,loft模式將藝術帶入工業建筑,在工業中實現了文化藝術與經濟建筑的完美融合。
(一)Loft模式推動了舊工業建筑遺產復興與保護
在國內,北京的798工廠在舊工業建筑的復興與保護案例中是最典型的。1950年代,198工廠作為國營軍工廠,在國家的發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過Loft模式的改造,以落地大側窗、拱形的彎曲屋頂等等特征為典型的包豪斯風格被最大程度上保留,建筑外部畫上的標語等也被保留,傳承著那個年代的印記。對舊工業建筑遺產的復興,必須要站在保留特色、恢復原貌、去粗存精的立場上,保護住每一個建筑中蘊涵的文化底蘊,使其在現代還能綻放光彩,對世人有所啟迪。
(二)Loft模式使得已有的空間范圍獲得了最大的功能需要
Loft模式對工業建筑的改造有其獨特性。傳統的建筑將一定的空間固定得分為幾個區域,工作室就是工作室、住房區域就是住房區域、工業空間就是工業空間,三者互相并無融合性。而Loft文化打破了這一固定模式。它在已有的一個固定范圍內,根據需要,分割成多個功能區,而這些功能區是處在一個連續的環境里的。Loft滿足了現代人對空間分配的多有功能需求,體現了放開拘束、突破傳統、向往自由的現代思想。工業建筑不在拘泥傳統,藝術美感在建筑中獲得淋漓盡致的體現。
(三)Loft模式肯定了群眾在舊建筑的作用,促進了現代建筑的個人化發展
自從Loft模式引入舊建筑改造,進行改造的主題從來不是政府、國家,而是人民群眾從自己的需求角度出發,由個人進行改造的。在張揚個性的現代社會,私人化的Loft模式改造建筑體現了群眾對個人魅力的開放與張揚的需要,為建筑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豐富了現代建筑多樣化的藝術內涵與人文情懷。
三、Loft模式對舊建筑改造利用的成功范例
(一)上海8號橋的成功
如今的上海8號橋,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盧灣區建國中路8-10號,其占地7000度平方米,總建筑面積達到12000平方米。上海8號橋,曾經是法租界的舊工廠,即上海汽車制動器公司的閑置廠房。2003年,Loft模式進入八號橋。建筑的外墻,是用舊房青磚重新組合之后,用凹凸不平的建造方式筑成的;室外、半室外的走廊,則用偏暖色的原木鋪造。經過全新的設計改造,工業老建筑在保留文化底蘊的前提之下,融入了時尚感、創新度、藝術化等現代特性,使得廢舊的工業建筑成為了時尚明亮的高端商業區,吸引了大批歐美、港澳的文化企業入駐。
(二)杭州Loft49創意產業園的成功
Loft49作為“杭派”創意產業園的代表,在杭州具有相當大的知名度。它的原型為杭州藍孔雀纖維股份有限公司,原為占地近萬平米的舊工廠。在Loft模式的引入下,短短幾年時間,Loft49已經發展成了匯聚19家企業、數百名員工、產業內容涉及房地產、網絡制作、攝影藝術與繪畫等等各個方面的大型創意產業園區。在其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對原先的土地規劃進行了修改,將具有意義的工廠區域保留下來,隨后進行改造利用,再將工廠出租給吸引而來的各家企業。應該說,與前文提到的所不同的是,政府在這次Loft模式對舊建筑的改造利用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四、結語
任何事物都有繼承與發展的過程,Loft模式引入舊建筑的改造利用,就是對舊建筑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批判式的繼承與發展。新的生機與活力被注入舊建筑,Loft模式促進了建筑產業的健康發展,也從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其他文化產業的進步。總而言之,Loft對減少資源浪費、張揚建筑個性、維護后工業時期城市產業的平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冀峻.從Loft到城市舊建筑改造利用[J].工業建筑,2005(11).
[2]曹盼宮.Loft文化與舊工業建筑的改造再利用[J].建筑論壇,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