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章
摘 要:本文通過翻閱大量文獻資料,并經合本人多年的基層美術教學經驗,就中學美術教學對學生的影響問題(美術教學可提高學生的整體審美能力、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美術教學可有效緩解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展開了較為深入的分析,希望本文可以在基層教師對教學意義產生困惑時,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中學;美術教學;意義
中圖分類號:G633.9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6-0237-01
一、美術教學可提高學生的整體審美能力
談到美術教學活動對中學生所產生的積極意義,“通過美術教學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審美能力”通常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明確意識到的。咱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審美能力,并非嚴格意義上的藝術鑒賞能力,而大多是對生活中美好事物欣賞和理解能力,當然,藝術鑒賞能力肯定是中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最為的重要一環。所謂的美,并沒有絕對明確的定義,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品味與對事物的理解認知程度,即個人的審美觀。
另外,我個人認為正確審美觀的形成離不開在校期間學生所接觸的相關教育內容及教師的引導,而美術教學活動則恰恰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最為直接、有效的平臺。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常會選擇一些優秀畫作以及雕塑作品給學生進行講解與鑒賞,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當然也會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服裝、發飾的搭配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培養學生不同層次的審美能力,并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二、美術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創造力是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的保障,是時代進步最為顯著的標志,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就成了學校教育最為重要的目標之一。做為一名基層教師,我深知,文化課的教學內容與模式相對固定與保守,要想通過文化課實現對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力度顯然是不夠的,而美術課程因其特有的學科特點,使其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方面有著其他科目所不具備的優勢,我個人認為,在當前的學校教育體系中,美術學科是培養學生創造力最為有效的課程之一,但這一定是要建立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之上的。
據了解,我們有很多學生家長會在課余時間給孩子報興趣班,其中“速成美術班”對很多家長來說還是很有吸引力的。但“速成美術班”的教學方法真的可取嗎?不得不說,這種為了讓孩子學會畫某樣東西而開展的教學活動,過于“急功近利”,不僅對孩子美術功底的培養毫無幫助,反而會限制學生的天性與創造能力的發展。我們的美術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喜好,從他們熟悉的生活、感興趣的事物中提煉觀察、感悟、描繪和表現的最佳素材,注意啟發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與理解創造 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藝術作品發表與眾不同的見解。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及個性的發展。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自由的環境,及時的引導,并鼓勵學生以更多方式對固有內容進行探索與表現,就一些看似不合理的想法與學生進行深入討論,以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引導與糾正,盡可能的保護學生創造力與自信心。
三、美術教學可有效緩解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學校教育體系中的不斷深入,全國大部分中小學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都有了一定的改變,學校開始更多的觀注對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方面的培養,但學生的學習壓力真的就些減小了嗎?我曾經與同事也討論過這一問題,但最終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雖然相關部門出臺了很多有關素質教育的政策,但原有的升學考核制定卻并未發生太大變化,學生在校期間仍舊有很多需要為掌握固有教材內容。可以這樣說,若當前的升學考核制度得不到相應完善,那么,青少年學生所需承受的學習壓力則依然繁重。盡管憑借一己之力,很難改變當前的教育形式,但我們做為基層美術教師,可充分利用美術課程本身的特性,引導學生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充分發揮其想象力,對學生的個性表現及藝術創造給予充分肯定,使其在美術學習過程中身心得以有效放松。
另外,美術不同于其他科目,因其本身尚未被納入升學考核范圍,其自然也不會給學生造成過多的心理壓力,學生在心理上對美術教學課程的認可程度還是非常高的,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往往會教學生多聽、多想、多看、多做,鼓勵學生以美術形式來體現自己的內心世界,而不會特別要求學生掌握某項繪畫技巧,也因為如此,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是非常放松且愉快的,并且我會鼓勵學生將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與壓力以畫做的形式表現出來,并通過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繁重的學習壓力得以有效緩解,當然,我相信,這應該也是大部分基層美術教師的教學常態,
參考文獻:
[1]劉栓栓.“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視角下的我國當代中學美術教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2]向宏年.中學美術欣賞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6.
[3]張麗霞.新課程背景下中小學美術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和方法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