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曙+汪熙坤
《今日教育》:基礎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意義重大。您認為基礎教育應該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哪些重要基礎?
陳興蕪: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教師節重要講話中強調,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要旗幟鮮明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因此,基礎教育首先就要給學生打下思想品德的基礎,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樱喂虡淞⑸鐣髁x核心價值觀。這是事關國家利益的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第二是文化知識和能力基礎,除了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習得知識背后的思維方式,學會學習。通過知識應用和展示,實現理解內化、能力轉化,為學生進入更高階段的學習筑牢根基。第三是自我認知和自我管理的基礎,學會自我調控心理、情緒、情感等。最后是適應未來社會的基礎,包括遵守規則,學會溝通和團隊合作等等。
《今日教育》:您的教育經歷中,中小學階段給您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陳興蕪:我的中學階段,正處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學校教育秩序全面調整和恢復,國家進入改革開放迅速發展的時期,那時的我們充滿著早日投身于祖國現代化建設的夢想。當時在學校可以讀到的課外書不多,如饑似渴地讀書又是很多同學的嗜好,所以,一本好書就會被大家反復地看、不斷地傳閱。正是對于閱讀好書的渴望和為了讓更多人讀到更多優秀作品的心愿,讓我不改初心,從大學畢業分配至出版社至今,我已在出版工作崗位堅守了三十多年。
《今日教育》:出版社既是文化、宣傳機構,也是重要的社會教育機構。您認為,出版社在推進素質教育方面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
陳興蕪:推進素質教育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出版機構是責無旁貸的。對于出版社來說,首先要精心做好教材、教輔的出版發行工作,杜絕粗制濫造的教輔圖書流入市場,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供基礎保障。其次,加大原創作品開發力度,推出更多內容健康、形式生動活潑、可讀性強、適應青少年各年齡段特點的優秀紙質圖書和數字閱讀作品。最后,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一方面,加強與教育機構等單位的合作。比如,近年來,重慶出版集團開展了“百社千校書香童年·重慶行動”,深入重慶38個區縣,精心組織開展了優秀少兒讀物捐贈、知名作家進校園、讀書征文、主題演講、經典誦讀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廣受師生好評。今年,我們聯合相關單位啟動了“重慶市中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廣計劃”,實施開展“書香校園行”工程。目前,由集團參與聯建的第一所“起點圖書館”已正式落戶南岸區迎龍小學。另一方面,出版更多更好的家庭教育指導類讀物、親子共讀類讀物等,利用節假日開展“圖書進社區、進商圈”等活動,宣傳推廣科學的教育觀念和方法,緩解家長存在的教育焦慮和攀比心理,引導家長理性看待和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在全社會營造理解教育、尊重教育規律的良好氛圍。
《今日教育》:當下,有些出版機構出版了一些格調不高的圖書,對青少年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您認為出版社在青少年成長中應該扮演好什么樣的角色?重慶出版集團在青少年圖書出版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陳興蕪:俗話說“開卷有益”,但若是閱讀對象、閱讀方式選擇不當,就很可能“開卷有害”。青少年的鑒別能力不強,更容易走進誤區。所以我們在出版工作中,要始終把握好正確的出版導向,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出版物既要面向市場,也要拒絕庸俗、低俗、媚俗,更不能推出一些格調不高的產品。出版社必須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扮演好優秀文化產品提供者、正能量傳播者的角色。
重慶出版集團特別重視青少年讀物的出版,設有專門的少兒出版中心,以“科普讀物”“兒童文學”“幼兒讀物”為主線,凝聚了傅天琳、楊鵬等一大批知名作者,陸續出版了“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中國孩子閱讀計劃”叢書、“中國最美”系列、“中國兒童文學名家原創”系列等一大批暢銷書。其中,“世界名畫樂園”、《苗苗智慧王國》系列益智游戲榮獲冰心兒童圖書獎等重要獎項,《獵犬貝特森林奇遇》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百種優秀圖書書目”。
《今日教育》:“互聯網+”時代,以手機為主要載體的數字閱讀成了很多人的閱讀選擇。在您看來,青少年學生應該怎樣處理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的關系?
陳興蕪:如今“00后”的孩子被稱為“數字時代的原住民”。按照這種邏輯,現在的孩子應該更喜歡數字閱讀。然而,有關調查卻表明,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很喜歡數字閱讀,超過七成的孩子依然喜歡閱讀紙質書。這說明紙質閱讀在孩子們心中仍然占據重要的位置。因此,我們必須全面地來看待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的關系。
數字閱讀的優點是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容易保存、費用更低、易于互動,局限是信息龐雜、真偽難辨、跳躍性強、碎片化特征明顯。孩子們進行數字閱讀的主要目的是搜集信息和娛樂。面對數字閱讀帶來的挑戰,家長和教師應該對數字技術保持開放的心態,謹慎地選擇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數字產品,合理安排時間,培養孩子們的數字閱讀能力,尤其是在電子媒介中整合解釋信息的能力和反思批判能力。
對于數字原住民來說,紙質閱讀的價值需要被重新審視。通過閱讀紙質圖書,大腦學習將各個與閱讀有關的腦組織如感覺、認知、語言、運動等聯系起來,促進人的獨立思考和智力發育。因此,家長和教師應引導青少年把數字閱讀與紙質閱讀有機結合起來,低齡兒童以紙質閱讀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數字閱讀的比重。同時,充分利用數字閱讀產品豐富的拓展功能、交互功能,促進青少年將閱讀、交流、寫作、展示結合起來,向深度學習發展。
《今日教育》:現在不少學校開展了經典閱讀教育,但由于很多經典著作年代久遠,青少年閱讀起來難度較大,興趣不濃。作為出版人,您能為學校有效開展經典閱讀教育提供一些建議嗎?
陳興蕪:閱讀經典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保障。學校在開展經典閱讀時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內容方面,加強與學術界、教育界、出版界和社會各方面資源的有效鏈接,組織編寫好適應青少年各年齡段特點的經典教育教材。重慶出版社與重慶市江北區教委合作開發了“國學經典選讀”系列,自出版以來受到業內外人士廣泛好評。二是在形式方面,選取當下社會熱點角度切入,采取經典繪畫、戲劇表演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學生們逐漸愛上經典閱讀;三是在途徑方面,學??沙浞掷眯@文化、學生社團活動等途徑,多渠道營造學習經典的濃厚氛圍。
推動閱讀工作,非一時之景,而要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我們希望通過出版社、學校、家庭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營造全民閱讀的文化氛圍,讓閱讀真正成為孩子們啟蒙心智、潤澤心靈、奠基人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