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芳
【摘要】作文的重要性已為所有老師公認,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上,閱讀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學生在大量的閱讀中,積累了大量素材,而教師需要做好學生閱讀的指導工作,讓學生讀有所獲。在課堂閱讀中,結合例文,注重指導學生學會閱讀方法,學習寫作方法。只有教會孩子閱讀文章的內容,閱讀文章寫作的方法,才能創作出精彩的作品。
【關鍵詞】閱讀;寫作;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中考和高考的改革,作文在總分中占有很大比例,大有“得作文者得語文”的勢頭。而在現實作文教學中,很多學生作文生搬硬湊、病句連篇,一提到作文就頭疼。語文老師也頭疼,講寫作技巧,講謀篇布局,收上來后認真批改,再精心講評,一番忙碌下來,不見學生的作文水平提升多少。筆者在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中,也一直受此困擾,并苦尋對策。近幾年,我將學生的寫作建立在閱讀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摸索和探究,我所教學的班級在作文寫作上有了很大進步。
一、大量閱讀,積累素材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積累了大量素材,學生在寫作時才能信手拈來。素材的積累方法不外乎豐富生活閱歷,大量閱讀圖書。兩種方法比較起來,閱讀來得更直接、更快捷、更豐富。
(一)廣撒大網
一提到閱讀,可能大家想到的就是課外書。的確,浩如煙海的課外書籍能給學生提供數不盡的素材,讓學生在書籍的海洋徜徉。但是,我們千萬不能犯“騎驢找驢”的錯誤,學生手中的課本也是不容忽視的素材來源。這里的課本不光包括語文書,還包括數學、英語、地理、政治、歷史等所有書籍,在這里也可以找到科學、文學、社會等各方面的知識,也可以看到道德教育、勵志教育、機智教育等。廣撒大網就是要關注面廣,既要看課外的書,也不能忽視課堂的書;閱讀的量要大,鼓勵學生為了一滴蜜“采百花”。
(二)注重方法
如此大的閱讀量,一定要采用適當的方法。我在引導學生閱讀時常采用以下方法:
①小水滴。把在平時閱讀中遇到的優美語句、精彩案例、引人深思的哲理,摘抄下來,剪裁下來,記錄在“小水滴”上。我們把記錄精彩素材的剪輯本稱為“小水滴”,意為積少成多,每一個素材就是一滴“小水滴”,當無數滴凝聚起時,就能匯成海洋。當然也有“水滴石穿”之意,提醒同學們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②小圈圈。每學期,在大量閱讀的同時,不可能都是精讀,大部分書采用泛讀,每月精讀一本書。在精讀時,對感興趣的內容,或精彩部分,進行圈圈點點,既學遣詞造句,也學謀篇布局。還可以寫上一兩句理解和評價,對文章的選材立意、語言運用、文章結構等方面進行鑒賞,不求全求準,只要求學生能把心中所想流瀉出來。長期堅持做下去,不僅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積累豐富的寫作技巧。
③小練筆。重在一個“小”字,可以是在閱讀時的觸動,或質疑,或思索,立即把當時的所思所想寫下來。不在乎字數的多少。待以后翻閱時,把這些零碎的記錄進行深入思考,就可以整理成文。
④小蜜蜂。蜜蜂貴在勤,勤采蜜,采的多了,自然就有蜜了。我要求學生要像小蜜蜂一樣,經常采蜜。在閱讀中,遇到的一些優美的句段,例如:古詩文中的名句名篇,經典文章中的經典語句,要反復吟詠,充分感受,深入理解,最終背誦下來。只有在平時背誦積累多了,腦中的詞匯自然就豐富了,寫作時也自然會文思如泉。
二、深度閱讀,學習寫法
讀書貴在思考。閱讀的過程,其實也就是與作者對話的過程,一個思維活動的過程。雖說學生僅憑個人興趣閱讀,也可能從中有所收獲,但就作文教學而言,這種自讀若沒有系統的閱讀指導與訓練,極有可能出現低效能。這就需要語文老師上好閱讀指導課,訓練學生思維,從閱讀中學習文章寫作方法。
(一)課堂指導深度閱讀
語文課堂是指導學生學習寫作方法的主陣地,語文課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學習語言的實踐活動課。在教學中,語文教師要把閱讀感悟和學生寫作緊密結合,注重由仿到創,循序漸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學習寫法。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把課堂上的每篇課文都當成習作的范例。以文章的題目為例。讀了文章題目,學生可以先進行審題,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么寫這篇文章,你準備以什么為中心?你準備選取什么樣的材料來突出文章中心?學習完這篇課文后,再回過頭來看一看,自己從課文題目對文章的鋪設做得怎么樣,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還需要向作者多學習。
②由仿到創。學以致用,學習語文是為了用語文,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多寫多練。其一,可以仿寫法。就是以課文的寫作方法為模仿對象進行仿寫,如學習了《濟南的冬天》,可以讓學生創作《家鄉的春天》,學習用比喻、擬人、對比等寫法,將家鄉的景色展現出來。其二,可以仿名段。很多語文課本中的名篇名段,往往給我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這些名段就是很好的試刀石。如學習了《背影》一課,文中有幾處關于父親背影的描寫,刻畫了父親的慈愛形象,表現了父子之間的深情。課后,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的寫法,描寫自己的父親,這樣的練習使學生學會了抓住人物特點進行描寫,避免了學生寫人時千人一面,為他們提高作文水平打下了堅實基礎。
(二)教給方法深度閱讀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作為經典例子的集合,它的篇目是很少的。我們語文老師要以這些經典為例,教給學生欣賞的方法,使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能發現提高寫作的方法,積累必要的素材。
①學會概括。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引導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去概括總結文章的寫作特點,然后有針對性地遷移、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例如在教學《孔乙己》《范進中舉》《口技》《變色龍》等文章時,引導學生突出中心描寫人物、記敘事件。
②學會聯想。在學習課本文章時,從標題、體裁開始,引導學生聯系之前學過的相似文章的寫作技巧,先試著在腦海中組織作文。比如在學習《石榴》時,可以聯系之前學的《海燕》《白楊禮贊》,關于“運用聯想”來創作作品。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孩子們還沒有學會像樣地閱讀,教師卻不顧這一點就教他們寫作文,結果是毫無收獲。可見,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必須要教會孩子閱讀,閱讀文章的內容,閱讀文章寫作的方法,讀懂文章,讀懂作者。只有讀得深入,才能創作出精彩的作品。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