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啟會
摘要:本文作者結合自身的工作情況,簡析了造林工作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了一些相關建議,以期對今后的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造林:問題:建議
1目前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種苗培育方面
對于種苗培育的技術方面還不完善,另外優良品種的培育數量不多,無法滿足實際的需要。樹種單一,在開發新品系、新樹種中,你有我優、你貴我廉、你無我有等方面比較失衡。并且主要造林樹種的種源建設上各地發展極為不平衡,還處于基礎發展時期,良種資源匱乏,種源不清的矛盾仍然存在。在壯苗培育方面,基本運用山地臨時苗圃育苗造林,育苗技術較為落后。另外,因為缺少對種苗的嚴格管理。有的地方不重視良種壯苗,造成造林成活率較低。
1.2規劃設計方面
因為我國現代化的林業造林工程起步較晚,在林業評估和林業調查規劃方面與世界同步水平相比還面臨較大的差距。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首先,在林業規劃時便忽略對生態工程全面平衡性方面的考慮,面臨過分傾向于經濟林業效益方面;其次,在規劃過程中未深入實地開展綜合環境生態型評估和意見征求工作;最后,未切實做到因地制宜的規劃需求,導致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
1.3栽培方面
在造林密度上。目前林業發達國家從技術、經濟效益和經營目的的角度考慮,對造林初植密度開始合理控制,不建議間伐和密植。長期以來,我國因為受舊思想的影響,造林初植密度一直較大。初植密度過大,既導致林木生長較差,還提高了造林的費用成本,而且造成林分郁閉提前,提高了間伐作業。在生產中,因為投入大于收入、問伐審批等因素。問伐方法不到位,導致林分過密。林分衛生和林木生長狀況差。
在整地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也比較明顯,首先。個別地方無法按生產季節要求進行預整地,甚者邊造林邊整地,沒有了整地的真正效果和目的。其次,個別地方未根據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點立和地條件合理確定整地方法,不但影響了林木的生長還導致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栽植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未按照本地的氣候狀況采選栽植季節,錯過了栽植良機。在運輸、起苗和假植過程中對苗木保護不夠,損害了苗木。在栽植過程中不除去容器苗塑料袋、栽種不實和窩根的情況經常出現。
1.4人員素質方面
目前。林業生產中,有資質的造林專業公司、隊伍較少,植樹造林的主體是臨時性的專業包工隊和廣大林區群眾。因為其接受外界新技術和新知識的機會較少,導致造林的技術水平和質量意識相對較低。
1.5林地環境方面
在之前的造林中,通常認為造林就是保護環境。可是在造林的過程中。若方法不當一樣會造成環境污染和水土流失。
在撫育管理中面臨著撫育管理落后的問題,澆灌、鋤草、撫育間伐和施肥等方法不到位,特別是防治病蟲害、防自然災害和牲畜破壞等是一個較長的過程。必須投入大量的物、人、財力方可保障,有不少方面的管理力度還未到位。
2提高林業造林質量的建議
2.1科學造林
無規劃就無精品工程,應突出重點,堅持科學規劃,繼續落實造林工程。全面引導科學造林,增加造林質量。特別是在水土流失治理的重點區域,更應增加科技投入,保證治理效果。在樹種采選上,應指導群眾種植本地的常綠闊葉樹種;建議營造混交林,來增加水土保持能力和森林生物多樣性;在整地方法上,為降低水土流失,應運用“品字型”挖穴,采伐剩余物、雜草覆蓋林地。只要合理科學地明確規劃,就必須根據規劃落實造林,確保造林工程的質量獲得較好的成績。
2.2林業工程中應提高人才培養
林業工程需要綜合型的人才,應了解苗木生長習性、森林經營、專業技術、造林成活率以及其他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只有此類綜合型的人才,方可在復雜的林業工程中操作自如。我國的林業技術人員缺少實際工作經驗。因此應該培養大量的復合型、開拓型的技術人才,讓林場與政府可以順利合作,實用地完成簽約、立項組織落實的任務。林業造林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但細致而且龐大,需要每位工作人員具有基本的造林知識,方可增加造林質量,保護生態平衡,為人類打造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在造林工作中,首先應增加員工的整體素質,向基層員工培訓技術知識,讓基層員工熟悉樹苗成長的要求、樹苗培育的方法;增加員工的管理技術,并對員工開展考核,持續增加員工的整體素質。除此之外,應繼續引進專業技術人員,讓造林工作中持續注入新鮮血液,持續增強造林技術,引領時代潮流,持續增加造林質量,改造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2.3提高栽培技術
在苗木的栽植過程中。要結合造林工程的目的、生物環境及社會經濟效益等各方面因素,執行精心管理、科學栽植的原則,制定科學合理的苗木初植密度,來增加林業造林工程的質量。因為苗木的生長習性不同。不同的植株需要的種植密度各不相同,就是同種苗木在不同時期需要的種植密度也不盡相同。其次,要持續優化和改進種植工具,保證林木質量。最后,在苗木栽培的過程中,要做好各項施工工作。在苗木生長期,要馬上進行有效的機械營林作業和管護作業等,控制苗木病蟲害的出現。
2.4廣泛的使用容器育苗
因為容器育苗的苗木,在管理方面易于控制苗木所需要的養分、水分、有機物質和氧氣等,讓苗木的根系處于相對適宜的根系環境,推動生長發育,進而激發更大的生產潛力;在裸根栽植較難成活的樹種和自然條件比較惡劣的栽植地。都有很高的造林成活率。對于提升荒山綠化,以及對一些速生豐產林的培育,是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的,所以要運用容器苗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