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昊琛
摘 要:本文分析了電網風險處置不足的原因,并針對性的提出了改進意見,以提高電網調控應急處置能力。
關鍵詞:電網調控;風險防控;應急處置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6.24.270
1 調控應急處置能力不足問題分析
通過組織對近年來各類異常及故障事件進行穿透性分析,發現地縣級調控中心應急處置能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1)風險辨識不充分。各地縣級調控中心主要針對各類檢修方式、特殊運行方式下開展N-1風險辨識,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綜合安全、調控運行、設備監控管理、技術支持系統等方面的辨識開展不夠,辨識的風險內容、防范要點、典型控制措施和案例分析深度不足,風險辨識存在一定的盲區。
(2)預案體系不健全。各地縣預案編制的要求不一致,什么情況下需出臺預案的標準,以及預案的格式不統一。
(3)反事故演練實效性不足。一是反事故演習頻次不滿足要求,特別是與各級調控機構、電廠或重要用戶開展聯合演習的次數較少;二是DTS應用不充分,演習形式采用桌面推演多,仿真演練少;三是專項演練深度不夠,特別是備用調度綜合轉換演練未覆蓋調控生產業務流程;四是反事故演練未明確完善的評價機制,分析總結流于形式,不利于事故處理水平的提高。
(4)技術支撐系統功能有待完善。一是DTS系統不支持縣調工作站接入地調平臺進行聯調,演練設置的信號與實際情況有較大偏差,影響了事故演習的真實性,影響演練效果;二是保護信息系統、故障錄波系統各地接入情況不均衡;三是輔助綜合監控系統干擾信號頻報,影響監控員故障處理時對信號的分析,視頻點位布置及清晰度影響事故后對現場設備狀態的遠方確認;四是監控系統輔助分析判斷不智能。
(5)保設備與保負荷之間的平衡把握缺失。受保供電優質服務的影響,調控運行人員在處理故障設備的時候存在外部干擾,在優先隔離故障設備進行優先轉移負荷方面決策不果斷,影響了應急處置效率。
(6)變電運維、檢修人員應急響應未能滿足要求。應急處置期間,存在因人員不足導致主控室無人接聽調度電話的情況;對于電網故障及異常,調控通知運維人員后,現場存在因車輛、人員安排不當等原因,未能及時作出響應。
(7)配電網快速轉電能力不足。部分地區,特別是山區變電站間配電網聯絡通道不足,配網開關可遙控操作比例低,在應急處置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等待配電運維人員現場操作,高低壓互補能力不足。
2 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的工作思路
進一步深化調控運行專業應急工作的安全管理,堅持“預防為主”導向,以標準化和流程化為抓手,嚴格按照“事前防控覆蓋全面、事中控制快速果斷、事后分析穿透有力”的要求,深入研究如何提升應急管理的系統性、前瞻性和可控性,全面提高各級調控中心風險辨識防范及應急處置能力。
堅持以風險控制為主線,建立常態化的風險辨識及防控機制,健全預案體系,優化應急處置流程,規范無人值守條件下各類事故及異常的遠方處置標準,加強各級調控運行人員及調控對象業務培訓,提高反事故演習實效性,提高調控應急處置能力,正確、有效和快速地處理應對各級電網突發事件,防止人員責任事故,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3 提高應急處置能力的具體做法
(1)加強調控運行人員業務培訓,提高調控運行人員技能水平
1)加強匯報制度的培訓,熟悉各類事件報告制度,使調控員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與上下級調控機構、本單位相關領導及部門全面、準確地進行信息報告和溝通。
2)加強對系統應用的培訓,包括EMS系統、DTS系統、故障錄波系統、保護信息系統、輔助綜合監控系統應用,具備對異常及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感知、多維信息的快速提取、遠方遙控操作的快速執行能力。
3)加強專業理論知識培訓,地縣級調控運行人員熟悉調度管轄范圍內設備的保護配置,了解保護裝置動作邏輯,能夠根據保護動作信息初步分析故障范圍。
(2)開展風險辨識工作.以防止人員責任事故、保障電網穩定和設備安全為主線,辨識電網調控運行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提出相應的控制措施。主要內容包括綜合安全、調控運行、設備監控管理、技術支持系統等方面。
(3)進一步優化風險預控流程。按照“關口前移、系統管理”的要求加強風險預控管理,強化電網事故風險源頭防控責任,健全專業協同、責任閉環的電網風險管控機制。
1)運行方式專業負責啟動風險預控流程。運行方式專業負責根據電網N-1分析結果,按周預警的方式啟動風險預控流程,并負責協調上下級調控機構、本公司其它職能管理部門的風險預控工作,并及時送達調控運行專業。
2)調控運行專業的風險預控管理在線化。進一步完善OMS系統中的風險預控管理模塊功能,建立風險預控與檢修申請單的關聯管理,確保每個流程節點按要求執行到位。
3)風險預控流程閉環管理。每個風險預警啟動后,應做到風險有評估、預控有措施、執行有反饋的閉環管理。
(4)進一步完善預案編制工作。制定統一預案編制標準及模板,以提高預案的“規范性、針對性、實用性”,各地縣級調控機構應根據統一的標準及模板,做好預案編制工作。
(5)提高應急演練實效性。應急演練是鍛煉調控隊伍,檢驗預案,磨合機制,教育調控運行人員,提高電網事故處理能力的重要途徑。地縣級調控機構應以注重實效為出發點,結合適用性與實用性制定年度、月度演練計劃,明確演練目的,根據資源條件確定演練方式和規模。
(6)規范應急處置行為。應急處置應遵循“保人身、保主網、保主設備、保重點”的原則,重點做好:1)信息報告要快速、準確、全面。2)后臺專業技術支持就位要及時。3)應急決策要果斷。4)措施執行要快速。5)恢復過程要有序。
(7)做好事后分析總結工作。調控中心要對應急處置事件進行“回頭看”,對其進行分析總結。事件處置過程的分析總結應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全面、深入開展,并重點針對事前防控措施是否到位、事中控制是否快速準確、相關專業技術支撐是否及時等進行剖析。對于分析總結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糾正,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對于分析總結中發現好的做法,要及時提煉,作為典型經驗組織推廣。
4 總結
電力調度的工作存在復雜性和突發性。在電力調度工作中需加強對風險的防控,未雨綢繆,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電力調度工作中需要不斷的總結經驗,不斷完善風險防控工作,提升調控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