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任秀英,牟洪香,趙玉德,劉金鳳,辛華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
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研究
王莉,任秀英,牟洪香,趙玉德,劉金鳳,辛華*
(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3)
目的:觀察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符合納入標準的5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患者采用化濁解毒方進行臨床治療,對照組采用胃復春片進行治療,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和胃鏡病理學療效,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Hp轉陰率。結果:治療后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88.0%(22/25),明顯高于對照組72.0%(18/25),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Hp轉陰率為68.0%,明顯高于對照組44.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胃鏡病理學檢查療效比較,研究組患者胃鏡病理學檢查有效率達到7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8.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討論:化濁解毒方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臨床療效確切,可以明顯提高患者Hp轉陰率,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化濁解毒方;臨床研究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近兩年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在臨床上常反復出現,又因其與胃癌關系密切,所以慢性萎縮性胃炎也越來越受到醫療研究的重視。該病癥在臨床表現上有明顯差異,部分患者發病時都伴有上腹部灼痛、脹痛,尤其是飲食過后癥狀尤為明顯,常會產生食欲不振、惡心、便秘和腹瀉等癥狀;也有患者表現出消瘦、貧血、消化道少量出血;還有小部分患者無明顯癥狀;給臨床診斷和治療都造成一定影響。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是消化系統的多發病,癥狀更為復雜,胃黏膜的異型增生或者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是該病變的重要階段,此階段的治療也尤為重要[1]。因此,應用有效的藥物治療,阻斷上皮化生和異性增生進一步發展或逆轉其病理改變,對患者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我院在濁毒理論的指導下[2],根據依據該病的病理機制應用化濁解毒方進行臨床治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將具體研究加以總結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50例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患者作為本次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即研究組和對照組,各25例。其中研究組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齡34~71歲,平均年齡(50±2.5)歲;病程0.5~17年;其中僅伴有不完全腸上皮化生9例,僅伴有胃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同時伴有8例。對照組患者男16例,女9例;年齡35~72歲,平均年齡(50±3.5)歲;病程0.5~19年;其中僅伴有不完全腸上皮化生11例,僅伴有腸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同時伴有6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患者或患者家屬均同意此次研究。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病例選擇符合人民衛生出版社《內科學》中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相關診斷標準。
排除標準:患者均經輔助檢查,排除腸道腫瘤、結石、感染以及肝腎功能損害患者[3]。
1.3 方法
對照組25例患者采用胃復春片(批號20090120,杭州胡慶余堂藥業有限公司)進行治療。服用方法:口服,4片/次,3次/d,于飯前30 min服用。
研究組患者采用化濁解毒方進行治療。藥物組成:茵陳12 g,紫寇9 g,黃岑9 g,藿香12 g,佩蘭12 g,白術9 g,苦參9 g,白花蛇舌草9 g,半邊蓮15 g,全蝎9 g,蜈蚣2條,由我院按照煎藥標準代為煎藥,每日1劑,160 ml/劑,于早晚2次溫服。3個月為1個療程,均治療2個療程。治療中患者均停服可能影響本次研究的相關藥物,于治療后比較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4]。
1.4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治療標準,從鏡檢、病理以及各項實驗室指標的改善,結合臨床癥狀進行分析。1)痊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患者腸上皮化生、異性增生及胃黏膜炎性癥狀均消失;2)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患者腸上皮化生、異性增生及胃黏膜炎性癥狀明顯好轉;3)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患者腸上皮化生和異性增生明顯減輕;4)無效:臨床癥狀和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出現惡化。
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取率(%),組間率對比取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8.0%(22/25),明顯高于對照組72.0%(18/25)的治療總有效率,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2.2 兩組患者Hp轉陰率比較
研究組與對照組治療前Hp陽性分別為21例、22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經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Hp轉陰率為72.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4.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Hp轉陰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胃鏡病理學檢查療效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患者胃鏡病理學檢查有效率達到76.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8.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病理學檢查療效比較[n(%)]
從中醫學病理學來看,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病發的內在誘因主要有先天性脾胃虛弱,或者是后天飲食不規律、長期性情壓抑等損傷胃腑,導致人體發生病變[5-6]。在臨床治療中應用化濁解毒法可以改善患者體內脾虛濕熱之癥,黃連、半邊蓮、白花蛇舌草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充分發揮全蝎、蜈蚣對癌細胞的抑制作用,通過多種中草藥的配合應用有良好的抑制腫瘤細胞的作用,多藥合用,發揮化濁解毒、化瘀散結的功效[7]。胃復春片對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有效中藥,結果顯示,應用化濁解毒方的研究組患者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能促進患者胃黏膜的修復,改善患者體內對微量元素的吸收,改善患者出現的貧血癥狀,也能提高患者的抗病自愈能力,增強患者胃腸動力、調節患者免疫功能,經過相同治療時間后,在病理學檢查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檢查療效,遠遠優于采用胃復春片做治療的對照組臨床療效,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思路,也能有效提升患者的生存質量,為患者病情治愈找到有效方法。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研究可得,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臨床療效確切。經過治療后,能明顯提升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和Hp轉陰率,通過對患者的胃鏡病理學檢查,也有較好療效。因此,在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治療中應用化濁解毒方具有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
[1] 張顏偉,郭喜軍,趙見文,等.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研究[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6(6):36-38.
[2] 李蘭芹.骨科患者術后疼痛干預與護理[J].哈爾濱醫藥,2011,11(1):72-73.
[3] 杜艷茹,李佃貴,王春浩,等.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癌前病變濁毒內蘊證患者119例臨床觀察[J].中醫雜志,2012,53(1):31-33,37.
[4] 孔振.化濁解毒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醫臨床研究,2015,7(7):14-15.
[5] 趙美玲,季宇彬,畢明剛.細胞凋亡的死亡受體途徑[J].黑龍江醫藥科學,2013,36(2):96-99.
[6] 黃婷婷,周曉虹.二參三草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觀察及其對PTEN、ERK、AKT表達影響的研究[J].中醫藥信息,2016,33(1):49-52.
[7] 張金麗,王彥剛,周盼盼,等.化濁解毒和胃方對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患者胃液成分的影響[J].中醫雜志,2014,12(5):400-403.
黑龍江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科研項目(No.2016-301)
王莉(1974-),女,主管技師,主要研究方向:消化系統疾病診治。
辛華*(1970-),女,主任技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臨床檢驗診斷學。
2016-06-21
R285.6
B
1002-2406(2017)01-0099-02
修回日期: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