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是否延遲采收期應視情況而定
據《中國農學通報》2017年第19期《不同采收期“黃金富士”蘋果果實品質分析》(作者孫燕霞等)報道,研究旨在分析不同時期連袋采收“黃金富士”蘋果與常規采收“富士”蘋果的果實品質和香氣組分差異,為適時采收不摘袋蘋果提供理論依據。利用常規果實品質測定與固相微萃取(SPME)氣相色譜-質譜(GC-MS)聯用技術,分析果實品質和香氣組分差別。結果表明,10月16—28日,隨采收時間的延長,連袋采收黃金富士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由12.1%增加到14.75%,維生素C含量由19.2 mg/kg增加到22.2 mg/kg,可溶性總糖含量由10.26%增加到11.09%,而可滴定酸含量由0.318%下降到0.268%,硬度由 8 kg/cm2下降到 7 kg/cm2;于10月23日采收的果實中香氣物質種類總數最多,為29種,其中酯類物質種類和含量百分比均為最高,分別是15個和65.2%,醛類的特征成分2-己烯醛和醇類的特征成分正己醇百分比含量也為最高,分別占19.78%和4.94%,果實口感、風味最好。因此,適當延遲采收期有助于增加果實的糖度和風味物質種類,但會影響果實的硬度和貯藏性,生產上應根據生產和食用目的不同,在10月20日之后適期采收黃金富士。
(王玥雙/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