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部分觀眾來說,趙雅芝的面目是模糊的。她可以是《上海灘》里扎著馬尾的馮程程,可以是楚留香身邊香消玉殞的蘇蓉蓉,可以是一襲白衣溫婉完美的白素貞,但拋開角色,趙雅芝這個名字的標簽似乎只剩下“美”,一美就是半個世紀。
年輕時的趙雅芝是矛盾的,家教與成長環境教會她安守本分,而她正值蠢蠢欲動、準備探索花花世界的年紀。空姐的工作將二者完美融合。1973年,無線電視臺舉辦第一屆“香港小姐”選美比賽,19歲的趙雅芝一路過關斬將進入決賽,拿了第四名。比賽結束,趙雅芝選擇回去繼續做空姐——比起穿著泳衣接受審視的娛樂圈,空姐“安全”多了。然而,身體卻和她開起了玩笑。她患上“時差癥”,倒時差時會一直沉睡,即使醒了也昏昏沉沉。“無線”方興未艾,急需新人儲備,趙雅芝順理成章進入了電視臺。
眾多經典角色中,馮程程是不得不提的一個。拍戲時,趙雅芝、周潤發、呂良偉還算新人,三人都憋著一股勁合作。《上海灘》大部分是內景,后來趙雅芝真正踏上了上海的土地,才知道“黃浦江,原來是沒有浪的”。
拍完《上海灘》,趙雅芝很快生了第二個孩子,她不愿將孩子給保姆帶,“生了小孩就有責任照顧他,我希望親眼看到他每個階段的成長。”直到孩子兩三歲、可以講話了,她才重新接戲。
趙雅芝的第一段婚姻以離婚告終,這對她打擊不小。多年后,趙雅芝回憶這段婚姻,“兩個人的性格相差很大,我那時就發覺,事業再怎么樣都沒有用,生活不幸福,什么都沒心思做的。整個人很辛苦,心也苦。”
1985年,趙雅芝和黃錦燊結婚。黃錦燊是美國名牌大學碩士,歸國后不時在無線演出,曾出演過《山水有相逢》。再次進入婚姻的趙雅芝,幾乎將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家庭上。至今她引以為豪的一件事是:三個兒子都是自己帶大的,沒有保姆幫忙。
外界對趙雅芝的好奇大多集中在“如何駐顏有術”上,她也在不同場合將之歸功于“作息規律,脾氣好,生活習慣好”。如今,她依然是樂于活在“安全領域”的人,熟悉的環境、自己能夠掌控的事讓她過得從容。在從容的日子里,連時光流逝都變得緩慢。置身陌生環境時,她也會像其他人一樣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