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凱 鐘喨 黃智峰 曾曄 吳松 賴偉業 鄭東翔
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
黃新凱 鐘喨 黃智峰 曾曄 吳松 賴偉業 鄭東翔
目的 探討分析超細經皮腎鏡取石術(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35例采用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分析患者的手術情況及結石清除率。結果 35例患者均通過supermini-PCNL治療, 平均手術時間(32.2±16.1)min, 平均住院時間(2.1±1.1)d, 并發癥發生率為5.7%;術后第1天結石清除率為91.4%, 術后1個月結石清除率為97.1%。當結石≥2 cm時手術時間為(42.6±15.1)min、術后第1天的結石清除率為80.0%, 結石<2 cm時手術時間為(25.6±8.3)min、術后第1天的結石清除率為100.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時結石清除率高, 創傷小, 并發癥發生率低, 且當結石<2 cm時治療效果更佳, 故supermini-PCNL具有顯著的療效及可靠安全性。
輸尿管上段結石;超微經皮腎鏡取石術;安全性;臨床效果
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是臨床治療腎結石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可用于補充治療體外沖擊波碎石無效的患者[1];PCNL對結石清除率較高, 但同時具有較高的出血及胸膜損傷等并發癥發生率, 可達10%[2]。有文獻報道顯示, 經PCNL的并發癥發生風險與通道直徑大小正相關,即通道越細小, 并發癥發生幾率越低[3]。故本文通過研究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及安全性,希望為降低臨床PCNL的并發癥發生率提供更多可靠依據。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月35例采用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患者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25例, 女10例, 平均年齡(50.5±4.6)歲;合并輕度腎積水16例, 合并中度腎積水1例, 無腎積水18例;結石大小計算采用結石最長徑, 結石平均大小為(21.0±6.9)mm;結石類型:腎結石30例, 輸尿管上段結石5例;結石形狀:單發結石22例, 多發結石8例, 鑄型結石5例;結石位置:腎盂12例, 腎下盞7例, 腎盂并腎下盞11例, 輸尿管上段5例。患者術前均常規進行尿培養、尿常規及腎-輸尿管-膀胱攝影(KUB)等檢查, 均未培養出細菌生長, 但5例出現尿白細胞異常, 予以抗生素治療, 恢復正常后行supermini-PCNL。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表示自愿加入本次研究, 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
1.2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后, 首先取截石位, 膀胱鏡引導下經尿道逆行留置F6型號的輸尿管導管;將患者改為俯臥位, B超定位引導下, 采用16G的穿刺針對目標腎盞進行穿刺,如見尿液順利流出表明腎盞穿刺成功, 留置J型金屬導絲,將穿刺點延伸至約4 mm切口, 沿導絲送入F13 型號的超細腎鏡, 最后觀察并尋找結石;發現結石后使用約300~365 μm鈥激光碎石(功率約為20 W), 當結石直徑<3 mm時, 使用之前留置的輸尿管導管人工沖水, 在鏡體前形成渦流, 故將碎小的結石直接通過鏡鞘沖出。治療結束后, 不常規放置腎造瘺管等, 輸尿管導管暫時予以保留, 于24 h后拔除[4]。患者于術后第1天、術后1個月行KUB檢查, 評估結石清除情況, 當KUB檢查示無結石殘留時表示結石清除。
1.3觀察指標 記錄患者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情況及結石清除率。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效果 35例患者均通過supermini-PCNL治療;穿刺位置:經腎中盞穿刺10例, 經腎下盞25例;平均手術時間為(32.2±16.1)min, 平均住院時間為(2.1±1.1)d, 平均血紅蛋白下降(13.8±9.2)g/ L;并發癥發生率為5.7%(2/35), 即1例發熱, 1例尿外滲, 無嚴重出血等并發癥;術后患者均未使用止痛藥, 未輸血;術后第1天結石清除率為91.4%(32/35),術后1個月結石清除率為97.1%(34/35)。
2.2手術時間和結石清除率 根據結石大小分為≥2 cm組(15例)和<2 cm組(20例), ≥2 cm組手術時間為(42.6±15.1)min、術后第1天的結石清除率為80.0%(12/15), <2 cm組手術時間為(25.6±8.3)min、術后第1天的結石清除率為100.0%(20/20),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 cm組術后1個月的結石清除率為93.3%(14/15), <2 cm組術后1個月的結石清除率為100.0%(20/20), 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體外沖擊波碎石、PCNL、輸尿管硬鏡或軟鏡下碎石術和腹腔鏡下取石術均為有效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方法。體外沖擊波碎石為結石<2 cm的首選治療手段, 但對于結石質硬且肥胖的患者, 其碎石效果并不理想;輸尿管硬鏡下碎石術對尿道黏膜損傷較大, 容易使結石逆行入腎;輸尿管軟鏡碎石術避免了硬鏡的缺陷, 且更加微創, 但對于腎下盞結石治療效果不佳;腹腔鏡下取石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相對較大, 一般不作為治療首選[5-8];而PCNL一般為結石≥2 cm的首選治療手段, 但其出血、胸膜損傷等風險相對較高, 但有學者研究顯示, 經皮腎鏡的通道越小, 并發癥風險越低,而且超細經皮腎鏡幾乎不受下盞解剖結構影響, 可快速達到目標腎盞, 對體外沖擊波治療困難、直徑<2 cm的腎下盞結石效果較好[9-12]。
本文通過臨床研究發現, supermini-PCNL處理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術后第1天結石清除率可達91.4%, 而術后1個月結石清除率高達97.1%, 并發癥的發生率僅為5.7%;當結石≥2 cm時, 手術時間顯著長于當結石<2 cm 時的手術時間,而且其術后第1天的結石清除率為80.0%, 低于結石<2 cm時術后第1天的結石清除率100.0%,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supermini-PCNL的結石清除率高, 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較為安全, 對于直徑<2 cm的結石, 治療效果更佳。
綜上所述, supermini-PCNL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時具有顯著的療效及可靠安全性, 其結石清除率高, 并發癥發生率低, 患者術后恢復較快, 且當結石<2 cm時治療效果更佳。但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小, 無法做對比觀察, 未來將進一步研究。
[1] 楊文增, 崔振宇, 安豐, 等.輸尿管軟鏡與微通道經皮腎鏡在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中的對比研究.中國內鏡雜志, 2016, 22(11):11-14.
[2] 宣寒青, 陳奇, 仲海, 等.超細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和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觀察(附32例報告).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16, 37(6):427-430.
[3] 孫紅紅, 王小波, 王亞申, 等.超微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臨床有意義殘石的療效觀察.現代泌尿外科雜志, 2016, 21(4):295-297.
[4] 王艷波, 侯宇川, 王春喜.經皮腎手術的P.D.F和V.I.P原則.泌尿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6, 8(2):8-11.
[5] 曾國華, 李遜, 吳開俊, 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3, 24(10):671-672.
[6] 馬子芳, 陽旭明, 資小龍, 等.輸尿管軟鏡在處理Mini-PCNL術后殘留結石的應用價值.中國內鏡雜志, 2015, 21(7):749-752.
[7] 麻志遠.輸尿管鏡取石與經皮腎鏡取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療效及安全性比較.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9):1568-1569.
[8] 邵怡, 魯軍, 卓見, 等.輸尿管軟鏡鈥激光碎石術處理微創經皮腎鏡術后殘留結石//上海市激光學會201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2015:156.
[9] 陳益民, 楊慶亞, 許清泉, 等.輸尿管鏡取石與經皮腎鏡取石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中國微創外科雜志, 2015(3):235-237.
[10] 毛林華, 陳文軍.PCNL治療腎、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效果與安全性分析.今日健康, 2016, 15(4):56.
[11] 譚小宇, 陳瑤, 唐園, 等.輸尿管軟鏡碎石術與經皮腎鏡碎石術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比較.微創泌尿外科雜志, 2016, 5(3):154-157.
[12] 羅立曠, 湛海倫, 楊飛, 等.經皮腎鏡取石術與輸尿管鏡下碎石術處理輸尿管上段結石的療效.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6, 10(17):2560-256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31
2017-07-06]
528400 廣東省中山市中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