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護理體會
周杰
目的探討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護理體會。方法6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 隨機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 每組30例。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予以綜合優質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滿意15例, 基本滿意12例, 不滿意3例, 護理滿意度為90.0%;常規組患者滿意12例, 基本滿意8例,不滿意10例, 護理滿意度為66.7%。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12,P<0.05)。結論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采取綜合優質護理措施, 可有效監測患者病情, 提高護理人員服務水平, 使其更加專業、規范化, 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真菌感染;優質護理
老年慢性支氣管疾病多發于寒冷季節, 患者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 會隨著病情加重引發急性感染呼吸道疾病[1]。由于患者為老年人, 常因病情加重影響其他器官疾病, 進而加重病情。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多為喘息性、單純性和阻塞性, 如不及時治療會出現臨床常見的真菌感染, 嚴重時威脅老年人生命[2,3]。針對老年人患有的支氣管疾病, 不能單純依靠藥物等治療, 需要加強對老年人日常生活的護理,對老年人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通過優質的護理掌握老年人病情, 并隨時調整治療方案, 加快老年人康復, 避免真菌感染癥狀發生。本文針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臨床上采取優質護理的體會, 做出以下分析。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常規組與觀察組, 每組30例。常規組男21例, 女9例;年齡61~82歲,平均年齡(75.32±5.72)歲;病程2~6年, 平均病程(4.56±2.33)年。觀察組男26例, 女4例;年齡61~82歲, 平均年齡(75.32±5.72)歲;病程2~6年, 平均病程(4.56±2.33)年。所有患者經確診均患有慢性支氣管炎, 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方法, 對患者的用藥、飲食和生活作息做出合理安排, 并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隨時監測。觀察組患者在常規組基礎上予以綜合優質護理方法, 具體實施內容如下:①掌握所有患者的病情、各項生命指標、用藥情況及治療方案, 并隨時監測, 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及需求, 協助醫生隨時調整治療方案。②護理人員應合理安排患者的住院環境, 掌握室內溫度、濕度, 將其控制在最佳范圍內, 支氣管炎疾病屬敏感性呼吸道疾病, 因此, 也要對患者及時詢問是否存在過敏源等, 加強日常管理[4]。③支氣管炎會伴隨咳嗽、咳痰等一系列的癥狀, 同時也會伴隨病情發展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等現象, 護理人員應及時觀察和預防, 避免患者出現發炎、發熱而引發真菌感染, 加重病情。如患者出現以上情況, 病情較輕者可采取口服用藥或物理降溫的方法, 病情較重者應在主治醫生指導下及時用藥,喘息嚴重者可適當吸取氧氣, 避免病情惡化[5,6]。④患者在治療期間心理及情緒波動較大, 極易焦躁,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耐心疏導, 緩解患者緊張情緒, 鼓勵患者積極治療。此外,因患者對象為年齡較大的老年人, 在護理過程中, 護理人員要本著耐心、良好的態度和心態對待, 避免與患者發生沖突,影響醫患關系。同時, 護理人員可對康復的患者進行相關疾病知識普及, 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病愈后的注意事項, 了解疾病的特征, 及時預防, 及時治療, 樹立正確的治療觀。患者入院期間, 應在專業醫護人員指導下、家屬陪同下, 適當運動鍛煉, 注意開窗通風, 保證空氣流通。合理安排飲食, 忌辛辣、生冷食物。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根據患者臨床上各項指標是否恢復正常, 真菌感染部位是否有所改善, 對患者進行詢問、調查。依據本院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 統計患者對護理人員服務態度的滿意情況, 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滿意15例, 基本滿意12例, 不滿意3例, 護理滿意度為90.0%;常規組患者滿意12例, 基本滿意8例, 不滿意10例, 護理滿意度為66.7%。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812,P<0.05)。
慢性支氣管炎大多發病于中老年人群, 患者多于寒冷季節發病, 出現咳嗽、咳痰, 尤以晨起為著, 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隨著病情發展, 后期常年咳嗽、咳痰不停, 冬春加重。部分患者的發作以呼吸道急性感染為前驅, 此時可能出現發熱、上呼吸道咯痰癥狀等, 繼而咳嗽、痰量增加, 痰變粘稠或黃色膿性, 少數還可見痰中帶血[7]。近幾年, 我國醫學研究將此疾病劃分為單純型、喘息型和阻塞型三種。此疾病在發病早期無體征, 有時可聞及呼吸音粗糙, 肺底部干性或濕性啰音;喘息型發作時有廣泛的喘鳴音;阻塞型呼吸音低弱,呼吸時間延長。患者在患病期間會伴隨發熱、發炎等, 這一系列極易引發臨床常見的真菌感染。因患者為老年人居多,真菌感染已成為老年支氣管炎的常見疾病, 其體內白念珠菌比例減少, 非白念珠菌如熱帶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曲霉等比例增加, 最為常見的治療方法是抗生素的使用。而長期使用抗生素藥物會影響患者身體各臟器器官發育, 降低自身免疫力, 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 降低生活質量[8,9]。
臨床研究表明, 優質護理服務可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也可緩解因疾病帶給患者的緊張急躁的心理和情緒。護理人員結合患者的自身情況和病情發展, 從入院環境、心理干預、日常飲食以及用藥和治療情況逐一了解、掌握, 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措施[10]。與此同時, 護理人員對患者采取隨時巡查和檢測各項生理指標的方案, 可及時觀察和監測患者的病情, 預防患者出現發熱、發炎等并發癥, 避免了真菌感染。此外, 老年慢性支氣管疾病也可因過敏源導致,護理人員對環境及其飲食進行安排, 可降低因過敏源引發的疾病發生率。并在操作過程中, 規范護理流程, 提高自身護理服務質量, 大大改善了護理水平, 提升了患者的綜合滿意度。
根據本文所選的60例患者對比研究可見, 優質的綜合護理不僅調整了患者的心理情緒, 也改善了患者對治療和護理的態度, 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因此在提高治療效果同時, 也提升了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 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采取綜合優質護理措施, 可有效監測患者病情, 提高護理人員服務水平, 使其更加專業、規范化, 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劉佳.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繼發醫院內真菌感染的特點及護理干預分析. 當代護士(下旬刊), 2017, 22(9):55-56.
[2] 張鑫磊.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護理.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6):116-117.
[3] 韓曉麗.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護理.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5):257.
[4] 馮曉菲, 姜麗燕. 延續護理對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出院后生存質量的影響. 健康研究, 2017(5):573-574.
[5] 韓麗安, 錢濃濃, 陳亞萍.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繼發醫院內真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及護理對策.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1,32(6):682-684.
[6] 陳一丹, 周雋, 喻朝寧, 等.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臨床治療.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6, 26(9):1958-1960.
[7] 陳紅, 李丙華, 寧紅紅.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治. 慢性病學雜志, 2010, 12(10):1268-1269.
[8] 杜衛良. 34例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臨床特征分析. 中國現代醫生, 2011, 49(34):130-131.
[9] 姚繼花.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護理. 中國保健營養旬刊, 2014(6):3248-3249.
[10] 夏松磊. 慢性支氣管炎合并肺部感染的臨床治療研究. 醫學信息, 2014(11):50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97
114008 鞍山市老年病防治康復醫院
2017-11-01]